患者女性,80岁。反复咳嗽二月,伴胸闷气促一周。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形寒怕冷,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肺气虚弱,阴盛阳虚,寒痰伏肺,肺气郁闭,失于宣肃,寒湿中阻,脾失健运,三焦水液运化失常,湿聚为饮,饮留胸中。
肺癌胸腔积液肺气虚弱阴盛阳虚
查看详情 →
女,68岁,失眠伴日夜颠倒半年余,加重2周。昏沉,时时欲睡,反应迟钝,畏寒肢冷,口淡不欲饮食,双下肢浮肿。舌淡胖、苔白润,脉沉细。中医病名属失眠,证型为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病因病机为阳气虚衰、阴寒内盛。
阳气虚衰阴寒内盛失眠昏沉
查看详情 →
男性,58岁。胸闷气短反复发作2年,加重伴水肿1个月。胸闷气短,头重如裹,肢体沉困,食少倦怠,夜寝难安,大便不畅,小便频数。面色晦暗无泽,唇色暗发紫,舌质暗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涩。中医诊断为心衰病,证属心肾气虚,水瘀互结。
心力衰竭心肾气虚水瘀互结阳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主诉胸胁胀痛、头晕而痛、二便不通、失眠、精神困倦、体乏无力、无食欲、恶心欲吐。舌苔垢腻,脉沉滞,两关均盛。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脾胃虚弱,气机不畅。病因病机为暴饮暴食,积滞难消,肠胃壅阻,胃不和则卧不安。望诊见舌苔垢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胁胀痛、头晕、二便不通、失眠、恶心,切诊见脉沉滞,两关均盛。
脾胃虚弱胃肠不和气机不畅二便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坐立不宁、睡眠欠佳、多梦善呓、饮食偏食。面色晦暗,舌红苔白,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肝旺脾弱,痰瘀互结,心窍不开,神守不宁。望诊见面色晦暗,舌红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好动少静、做事不专心、语言表达尚可但易急躁。切诊见脉弦滑。
儿童多动综合征肝旺脾弱痰瘀互结心窍不开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发热恶冷身痛,气冲上逆撞心,疼痛甚剧,昼夜烦躁不宁。病程10余日。中医诊断为伤寒厥阴证,阴盛格阳,兼有太阳表邪未净。望诊颜面潮红,舌黑,边尖俱红。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咽干喉痛,呕吐痰涎,四肢厥冷,昏厥不省人事。切诊脉弦细微浮。
伤寒厥阴证阴盛格阳太阳表邪未净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边某,49岁,女性。双膝关节肿痛,右膝更甚,发软,难以行走,病程2个月。口干多饮,入夜更甚。舌体胖大,舌质暗,舌苔薄白。脉数。证属风湿热痹,阻滞脉络。病因病机为风湿热邪侵袭,郁而化热,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痰浊痹阻经络。
湿热痹证关节肿痛舌质暗脉数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周身关节疼痛10余年,手指关节疼痛为甚,晨起手指僵硬,活动后减轻,近端指关节肿大变形,胸闷心慌,失眠多梦,大便干,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辨证为气阴两虚,风湿痹阻。舌象舌红少苔,脉象脉细数。
类风湿关节炎气阴两虚风湿痹阻关节疼痛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头昏痛、眼花耳鸣、眼睑浮肿、疲乏无力、突发昏厥,病程十余天。面色萎黄,双下肢中度浮肿,精神萎靡,食少腹胀,腹痛便溏。舌淡微暗,苔薄白,中心稍黄,脉沉细无力。诊断为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肾气不足肝肾阴虚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左侧肩颈冷痛10天,症状放射至前臂和手指,偶有麻痛,颈部活动受限。寒湿阻络,气血不足。面色苍白,舌苔白滑,舌质淡红,脉弦紧而滑。颈项肌肉紧张,左侧第5、6、7颈椎压痛,牵拉试验(+),压颈试验(+)。大便溏泄,小便清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体后缘增生,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寒湿阻络气血不足肩颈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心动过缓、阵发性心慌、心房颤动。病程三年,阵发性心慌逐渐频繁。体征见心率慢,夜间38~50次/分,昼间48~56次/分,心房颤动发作时间延长。舌胖澹,苔白,脉沉细缓结代,心律绝对不整。辨证为气虚阳虚,以心肾阳虚为主。
心肾阳虚心律不整心慌舌胖淡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咳嗽、喘病,病程七日。中医病名外感咳嗽,证型外感风寒,肺气被阻。主要症状夜间咳嗽、喘病加重,不能卧,痰涎黏稠色白,壅盛。舌苔白厚,口干而渴,尿黄,便秘,脉浮有力,寸部较甚,一息五至强。
外感风寒肺气被阻寒热化热肺失宣肃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为煤气中毒后昏迷不醒,两目呆直,呼之不应,牙关紧闭,两手握拳,全身僵直,汗出甚多,四肢震颤痉挛,体温波动,二便失禁。中医病名为一氧化碳中毒症,病机为毒入心包,蒙闭清窍,肝失疏达,神明不彰。望诊未见舌象,闻诊未见声音描述,问诊见昏迷、汗出、体温波动、二便失禁,切诊见脉搏迟数不匀,乍大乍小。
煤气中毒心包闭阻肝气郁结神识昏迷
查看详情 →
女,28岁,间断性呕吐伴胸闷、乏力4年,加重10天。呕吐:肝胃不和,心悸:心肝阴虚火旺。舌质澹红,苔薄黄腻,脉细弱。全身软弱无力,胸脘闷塞,胃脘疼痛,恶心纳呆,呕吐频繁。舌质澹,尖红,苔薄白,脉细弱。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弱。
呕吐心悸肝胃不和心肝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刘某,男,38岁。主诉为胸脘痞闷,气塞腹痞,二便不爽,食不得下,寐不安。病程半年有余。中医病名属痞满。证型为痰湿浊邪郁滞,与气互结。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食停气阻,痰气交结。望诊见舌色晦滞,苔腻罩灰。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情绪遏抑,腹满作胀,二便不爽。切诊见两手脉弦滑。
伤食病痰气阻滞胸脘胀满气塞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经前小腹胀坠剧痛,腰腿冷痛,腹部喜暖,经量不多,经期6~11天,初至色澹质稀,后半色稍红,杂有小血块,症状冬重夏轻,两经中间腰腿酸痛,腹部坠胀,带多清稀,食少,不欲饮水。中医病名为痛经,证型为脾肾两虚,寒凝湿滞。望诊见面容戚苦、色黄,鼻旁黑斑,眼周发暗。舌苔白润,舌下轻瘀。脉沉细稍弦。
痛经脾肾两虚寒凝湿滞脾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自汗一年多,病情发展始于2003年夏天,因午饭后汗出未干下海捕鱼,导致自汗不止。皮肤湿润,神情疲惫,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浮缓弱,重按无力。辨证为表虚伤风,营卫失和。病因病机为腠理空虚,水湿入侵营卫之间,致使卫气开合失常。
自汗不止表虚伤风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为不孕,病程2年。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大便稀溏,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月经量少,经行下腹坠痛。舌苔薄白,舌稍暗,脉沉无力,两尺细弱。中医诊断为肾阳虚亏,胞脉血瘀。
不孕症肾阳虚亏胞脉血瘀
查看详情 →
女,29岁;主诉:眼睑浮肿、面胀、下肢脚踝轻度水肿、畏寒恶风、动则汗出、四肢酸困、疲惫乏力、饮食不佳、小便不利;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慢性肾炎;证型:脾肺气虚,外感风寒,营卫失调,水湿内停;舌质澹暗,苔白而润;脉沉弦略滑;尿检:隐血(+),蛋白(++)。
慢性肾炎脾肺气虚外感风寒营卫失调
查看详情 →
39岁女性,主诉小腹疼痛,阵发性加剧,伴尿频、腰痛、白带多色白、盗汗。病程自1978年12月8日术后开始,持续至1979年4月。中医病名盆腔炎,证型寒凝血瘀,病因病机寒凝肝脉,瘀血疼痛。望诊见舌质暗,舌苔薄或灰白,舌体胖有齿印。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小腹疼痛、尿频、腰痛、白带异常、盗汗、月经量少、口干、纳食少。切诊见脉沉弱或沉弦软。
盆腔炎寒凝血瘀瘀血疼痛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