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1岁,男性。反复胸闷、气促7年,再发1天。舌质紫黯,苔薄白,脉沉涩。高血压病史12年,脑梗死病史2005年。中医诊断为胸痹病,辨证为血瘀气滞。
胸痹病血瘀气滞原发性高血压脑动脉硬化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腹部攻冲作痛,神气倦怠,食欲纳差,大便稀溏。病程为术后4天。中医病名虚寒腹痛。证型属虚寒。病因病机为术后体质虚弱,虚寒内生。面色黄色消瘦,舌质澹光剥无苔,脉迟弱无力。腹痛喜按喜热。
虚寒腹痛脾虚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胃痛病史10年余,伴柏油样便,头昏乏力,心悸气短。病程10年余。中医病名:便血。证型:脾气亏虚,气不摄血。病因病机:脾气亏虚,气不摄血。望诊:面色及唇甲苍白,面部及双下肢微肿,舌体胖,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胃痛隐隐,空腹时痛甚。切诊:脉沉细无力,后诊脉细,脉和缓。
胃溃疡脾气亏虚气不摄血便血
查看详情 →
女,26岁,阵发性精神痴呆近二年,脘冷、唇口面部麻木不仁、语言蹇涩、昏昏然不知饥饱寒暖,病程二年余。中医病名:病毒性脑炎后遗症,证型:中阳亏损,病因病机:暑温后屡进寒凉,苦寒伐胃。面色苍白,精神痴呆,四肢逆冷,唇舌淡白,苔白滑,关脉沉缓无力。
病毒性脑炎后遗症营卫不调中阳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面部痤疮1年,伴眠差多梦,左少腹痛,腰酸,白带多清稀,早晨咯血,咽干苦,食欲差,四逆,大便2-3d一行,苔白,脉细。辨证为厥阴太阴合病,后转为厥阴病。望诊见苔白,切诊脉细弦。问诊见咳血、咽干、纳差、便结、白带异常。闻诊未提。未提其他四诊信息。
面部痤疮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李××,女,62岁。高热寒战,右上腹剧痛,牵引肩背,身黄目黄溲黄,纳差便秘。苔质暗红,苔灰黄厚腻。残余湿热未化,少阳枢机不利,中阳郁遏不达。面色少华,右胁隐痛,纳少腕痞腹胀,口干苦,不思饮水,小溲黄,舌苔灰黄腻,脉细弦滑。
胆囊炎胆石症湿热内蕴少阳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胃脘疼痛三天。病程三天。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食气相挟,阻于中焦,胃失和降。面色正常,舌苔薄白。脉沉弦。上腹部疼痛拒按。嗳腐吞酸,脘腹胀满,牵引两胁作痛,不思饮食,恶心。
胃痛食积肝气郁结气滞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腹胀、乏力、双下肢浮肿伴食欲缺乏1个月余。腹胀、乏力、口苦咽干、胸闷气短、咳嗽吐痰、四肢无力、手心发热、心烦失眠、腰膝酸软、大便糊状每日2次、尿少色黄。舌质红,苔薄腻略黄,舌边有齿痕。右手脉弦,左手脉细弱。中医诊断为积聚并发臌胀证。病因病机为水湿、痰浊、瘀毒相兼,湿瘀互结。
积聚臌胀脾虚湿瘀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妊娠56天,少腹坠胀痛且漏红,恶心纳呆,周身不适。面色晦暗,舌见紫斑,脉弦细。辨证属血瘀气滞,胎元不固。子宫肌瘤,早孕合并,子宫大小与停经天数相符,宫颈口闭合。
妊娠腹痛血瘀气滞胎盘不固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失眠半年余。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早醒、醒后难入睡、心慌耳鸣、烦躁易怒、口干苦、下肢软弱、抽筋、大便干结。舌澹暗,苔薄黄腻。脉沉弦偏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型为肝郁化火。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神明受扰,气郁生火,燔灼胆胃,清阳不升,火灼津伤。
不寐肝郁化火心慌耳鸣
查看详情 →
女,25岁,自汗不止2年,伴心胸发烦、口干唇燥、夜寐欠安、烦渴欲饮、面部烘热。舌红苔薄而燥,脉洪大有力。自汗,心烦,口干唇燥,夜寐欠安,烦渴欲饮,面部烘热。阳气偏盛,外感邪气,补气壅塞,阳热内郁。
自汗郁热内闭心烦口干唇燥
查看详情 →
女,34岁,眩晕,如坐舟中,卧床不起,病程较长,眩晕甚,颇欲吐,呕吐频繁,吐出大量清涎,头晕似天旋地转,恶寒、咳嗽、无汗,头胀痛,面色苍白,舌苔白滑,脉沉紧,太阳证,寒邪闭阻,水饮内停,表邪未尽,阳气尚虚
眩晕寒邪闭阻水饮内停表邪未尽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面色萎黄,头昏心悸,精疲力倦。脉虚大,舌薄苔白。诊断脾虚血亏。脉迟缓,舌苔白腻。诊断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外浸肌肤、内阻肠胃。
钩虫病脾虚血亏水湿内阻面浮脚肿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婚后五年流产两次,主诉胸闷不饥、大便溏泻、少腹冷疼、阴道出血。体征见腹满食少、呕吐酸水、少腹不温、大便时溏、舌苔厚腻不化、脉沉细而迟。诊断为中宫虚寒,脾胃不和,化源不充。妇科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胎元不固脾胃不和中宫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久嗽多年,感受冬温后发热喘咳。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温邪化热,与宿饮相搏。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温邪与宿饮相搏。舌苔微黄,脉浮滑数。症状包括低热、咳嗽气喘、痰稠而黄、喉中痰鸣、胸脘满闷、心烦少寐、口干渴、小便频短。
久嗽胸闷痰热壅肺肺气肿气虚有火
查看详情 →
女,27岁,下腹部疼痛2天。下腹部疼痛、下坠感,大便清稀,小便色清,阴道少量出血。面色微黄,舌淡暗,水滑苔黄腻虚浮,脉沉细弦。腹痛,崩漏,证属脾虚肝逆,土木俱陷。
腹痛崩漏脾虚肝逆
查看详情 →
男,58岁,胸憋闷时痛6年,胸骨后绞痛牵引左肩及左上肢内侧,心悸气短,体倦乏力,头昏耳鸣,畏寒肢冷,纳谷不香,舌质淡紫,脉沉缓细涩,证型为气阳不足,心脉瘀阻。
冠心病心绞痛气阳不足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眩晕3个月,自觉周围景物旋转,不敢睁眼行走,无呕吐。胃脘不适,饮冷受寒则痛,畏食苹果、花生米及不易消化之物3年,活动后胸闷气短。头颅CT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血压17.29/13.3KPa。诊断为眩晕、胃脘痛。眩晕伴胃脘痛与受寒有关,得热则减。
眩晕肾阳虚胃痛寒邪内侵
查看详情 →
患者男,37岁。主诉双耳发胀,流脓,左耳鼓膜穿孔,耳鸣,头晕。病程2年。中医诊断耳鸣,眩晕。证型为脾虚生痰,肝风内动。舌体稍胖,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
耳鸣眩晕脾胃虚弱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 主诉左侧手足麻木,有时掣痛,病程约3个月 中医病名:肢体麻木 证型:肝风夹痰,壅塞经络 病因病机:肝风内动,痰浊阻络 望诊:舌红边黯,苔黄滑厚 闻诊:无明确描述 问诊:头晕目眩,咯痰稠黏,胸中满闷,心烦易怒,小便色黄灼热 切诊:脉弦滑数
手足麻木肝风夹痰痰热壅塞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