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鼻衄、齿衄、月经量过多及瘀斑。病程2年。中医病名鼻衄,证型气虚,气不摄血。面色萎黄,舌澹,脉沉弱。血小板计数70×10⁹/L。
气不摄血鼻衄血燥心火血不归经
查看详情 →
60天婴儿,大便黑色或黑血,病程1周多。气不摄血、血不归经。面色皖白,倦不思食。大便先干后稀,次数多,便血多在大便外围。
气不摄血便血脾胃虚弱面色皖白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反复鼻衄,面色萎黄,两颧潮红,四肢清冷,精神萎顿,舌苔薄白,脉迟细。中医诊断为先天不足,气不摄血,络伤血溢。病程自1958年至1962年,反复鼻衄伴紫血斑,血象异常,西医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病因病机为肾元亏虚,虚阳上泛,火不归元。
气不摄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斑先天不足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咯血多年,症状包括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头目眩晕、纳少便溏、气短声微,舌光无苔,脉虚细。病因病机为五志之火损伤肺津,扰动肺络,兼中土疲惫,气不摄血。中医病名为咯血,证型为气阴两虚。
咯血气阴两虚肺阴伤中气虚
查看详情 →
女,49岁,阴道不规则出血14天,月经7~8/15~30天,量多色红夹血块,经前乳胀,经前半月头昏怕光,四肢肿胀,经净后肿消,舌红苔薄,脉72次/分,心脾两虚,气不摄血,舌红苔薄,脉72次/分,舌红苔白,脉72次/分,舌澹红苔灰有裂痕,轻度齿痕,脉紧弦,舌澹红苔灰薄,脉数,舌澹红少苔,脉76次/分。
气不摄血月经不调心脾两虚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女性,31岁,主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伴高热,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元气大虚,气阴两伤,中焦衰微,无权运化,热伤血络,气脱为主,高热属气虚发热,腹泻为中气下陷。望诊见面色苍白无华,面部虚浮,舌质淡白,无苔,少津液。闻诊语言低微。问诊见口干不欲饮水,身不冷,气短乏力,心悸,双下肢水肿,恶心欲呕,腹泻频繁,精神极差,卧床。切诊脉细无力。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元气大虚气阴两伤中焦衰微
查看详情 →
男性,54岁,咳嗽十余年,曾咳血两次。咳血色红量多不断,气短神疲,颜面苍白,四肢不温,汗出,胸中空虚。脉沉细无力。诊为气不摄血,阴阳离诀,气血将脱。舌象因血染难辨。
气不摄血咳血阳气受损气血将脱
查看详情 →
患者12岁,女性,右下肢紫斑半月,神疲乏力,懒言气短,面色苍白,面颊虚浮,头晕眼花,食欲不振,鼻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脾肾两虚,气不摄血。病因病机为脾肾虚损,气血不足,血不归经。望诊见面色苍白、面颊虚浮,舌淡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见神疲乏力、懒言气短、头晕眼花、食欲不振、鼻衄。切诊脉细弱。
气不摄血脾肾两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口腔出血伴皮肤红点四天。中医病名气阴两虚,证型虚火上炎。面色气怯面黄,唇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头昏而晕,心悸不宁,口干而不欲饮,齿痛而无红肿。出血情况衄血如注,满嘴鲜血,周身红点及紫癜密布。
气不摄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阴两虚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女性。月经不调,流血过多,病程5年。初潮即月经不规律,周期7~10天,量多,伴少腹痛胀。现病史见头晕心悸,面色白,心烦自汗,纳差口渴,腰酸疲乏。舌苔澹黄腻、中微剥尖刺,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气不摄血型崩漏,病因素体肾气虚弱,经期努力伤气。
崩漏肾气虚弱气阴两虚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诉双眼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1年余,加重半年。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黄斑出血(暴盲)。证型心脾不足,气血两虚,气不摄血。病因病机气不摄血,血溢脉外。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心悸头晕,少寐多梦,大便不实。眼底右眼玻璃体混浊,视乳头狭长,颞上方脉络膜萎缩斑,黄斑鲜红色出血,中心凹反光不见。
气不摄血黄斑出血心脾不足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15岁,男性。皮肤紫癜反复发作3个月,紫癜出则胃痛,紫癜消则痛止。双下肢皮下出血,咽部充血。舌质红、苔薄白,脉滑数。中医诊断紫斑;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毒热蕴结,迫血妄行。病因病机为毒热蕴结。望诊见舌质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紫癜、胃痛、便正常。切诊脉滑数。
过敏性紫癜气血亏虚脾不统血热毒未清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黑便9天,病程9天。面色苍白无华,舌质黯澹有瘀斑,苔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便血(远血),证型脾气亏虚,气不摄血,兼瘀血留蓄。病史中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行胃次全切除术30年。头晕,乏力,口干,夜寐欠安。
气不摄血便血脾气亏虚瘀血内留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多岁,主要症状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10×10⁹/L,牙龈渗血,双下肢紫癜。病程3年。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血常规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抗体(+)。辨证为脾胃气虚,病机为气不摄血,血溢脉外。症状包括面色萎黄、胃纳欠佳、头晕心悸、腹胀便溏、双下肢紫癜色暗澹,时发时现,遇劳加重。
气不摄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胃气虚血溢脉外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反复头晕伴乏力5年,再发加重2天。主症为头晕、乏力、精神欠佳、月经量多、纳差、寐欠佳、大便溏。体征见睑结膜苍白、面色少华。舌澹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虚劳,辨证为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虚气血生化无源,血不养神,导致头晕乏力、寐差、纳差、便溏。
缺铁性贫血心脾两虚气血亏虚脾虚
查看详情 →
男子,面色萎黄,内痔便血,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内痔便血,证型:中气不足,病因病机:中气不足,不能统血。望诊: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便血。切诊:脾脉虚而无力。
气不摄血内痔便血中气不足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月经提前,淋沥不断,血色澹,头昏腰痛足软,精神疲倦,心累心跳,头昏眼花。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证型为心脾两虚,冲任不摄。病因病机为气不摄血,冲任亏损。望诊见舌质澹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月经异常及全身症状,切诊脉象细弱。
月经提前冲任不摄心脾两虚头昏眼花
查看详情 →
女,36岁,带经10~20余日不止近4个月,经量多,色淡红。月经来时少腹冷,呈空痛,头晕、胸闷、气短、心悸,活动后加重,畏寒,四末发凉,脱发,两前臂酸痛,失眠,入睡困难,心烦燥热,口干。舌质淡,苔少,脉芤而数。崩漏,冲任虚寒,气不摄血证。
气不摄血崩漏冲任虚寒血虚
查看详情 →
女,44岁,腹胀便溏,浮肿,经水过多,病程较长。中医病名:脾阳不振,证型:命门火衰,病因病机:脾阳不振,统摄无权。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提示经水过多,病程较长。
月经过多脾阳不振命门火衰浮肿
查看详情 →
王某 女 34岁 月经不调 半月未净 量多色淡质稀 头晕 心悸 肢困乏力 面色少华 舌淡苔白 脉沉无力 气血虚弱 气不摄血 病机为气血两虚 精血亏虚 气虚失摄 临床表现为经血量多色淡 脉沉无力 舌淡苔白
月经不调气血虚弱心悸乏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