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腰椎第一节压缩性骨折、右胫骨粉碎性骨折、尿潴留,病程较长。面色㿠白,神疲乏力,懒言音低,纳食欠佳,大便干结,小腹胀满而坠,腰部时酸。舌苔黄腻而质谈,脉弦滑。诊断为中气下陷,脾气虚弱,湿热互结,气滞于下。
尿潴留尿道感染中气下陷脾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1岁。主诉右侧肢体麻木、活动不利伴尿失禁13天。现病史示右侧半身不遂、麻木,肢体瘫软,口舌歪斜,气短乏力,小便失禁。舌质暗澹有瘀斑,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瘀),小便不禁。病位在膀胱,涉及肝、督脉、三焦。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膀胱气化失司,肾气不固,水液代谢失常。
中风气虚血瘀尿失禁肾气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12岁,女性。主诉突发性失神及左侧肢体抽搐反复发作6年。病程6年,刻下症见表情淡漠,双目无神,性情急躁易怒,每日癫痫发作多次,以失神为主,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持续数秒后恢复。纳食不香,睡梦咬牙,大便干如羊屎状。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滑。中医诊断痫证,病机为风痰阻络,蒙蔽清窍。出生时曾有窒息。
痫证风痰阻络蒙蔽清窍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腰痛3年,伴双下肢疼痛麻木3个月。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四肢发凉。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3~腰5节段椎管狭窄,压痛阳性,叩击痛阳性,腰椎活动受限,双侧小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左侧膝腱反射减弱,脉象沉细无力,舌象澹微白苔。腰椎管狭窄症。肾气亏虚,慢性劳损,外感风寒湿邪。
腰椎管狭窄症肾气亏虚腰腿部疼痛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荣某,女,58岁,主诉术后尿闭12d。病程12d,小便点滴不出,腹部膨隆,需导尿。面容疲惫,头汗大出,手足发凉,唇口焦干。舌澹苔白,脉沉弱。诊断为癃闭(尿潴留),证型为肾阳衰惫型。
尿潴留肾阳衰惫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下腹部疼痛1年,痛连腰骶,近一周加重。倦怠乏力,胸闷纳呆,月经规律,经前乳胀,带下量多黄稠有异味。中医诊断气滞血瘀型兼湿热蕴结。面色晦暗,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子宫压痛,双侧附件区压痛。盆腔积液,双侧输卵管阻塞。
继发性不孕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输卵管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主诉全身红色丘疹,双上肢明显,瘙痒持续4天。病程4天。中医病名:湿疹。证型:湿热内壅,复感外风。病因病机:湿热内壅,复感外风。望诊:舌质红、苔薄白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纳食可,眠差。切诊:脉弦。
湿疹湿热内壅外风侵袭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胃痛四年,近因生气、饮冷诱发,伴右下腹隐痛,牵掣背部,纳差。舌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运化失司。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致胃气中阻,不通则痛。
胃痛脾胃虚寒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双眼睑下垂伴四肢无力半年。形体消瘦,发育较差,语言低微,双眼睑下垂,眼裂变小,眼球活动灵活,四肢肌肉萎缩,肌力减弱,肌张力低下,生理反射低下,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痿证,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中气不足。
痿证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心悸伴剑突下疼痛15天。高血压病史十年。舌质紫暗、舌边有瘀斑,脉结代。心律不齐,ST-T段改变。辨证为心血瘀阻型。病位在心。病因病机为心气渐衰,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脉。
心悸心血瘀阻心气不足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诉胃脘作痛,牵引胛背,病程17年。嗳气,泛酸,便秘,头重,夜梦不宁。舌苔白腻,脉弦细。诊断为寒饮在胃,肝气易逆,木乘土。病机为寒饮内停,肝气犯胃,脾失健运。
消化性溃疡阳虚证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月经不规则,周期30~45天,经行7~8天,量少,色暗,血块(+),经期腹胀,头晕、气短,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月经先后无定期,气血不足
月经不规则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经血不止,淋沥不断2个月。经期错后,经量少,色澹红,每次行经1周至10天。情绪紧张诱发。形体消瘦,面色白,大便溏薄,时有心慌、头晕。舌质澹,脉细小数。崩漏,脾气虚弱,气不摄血。
崩漏脾气虚弱气不摄血肾气未充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肘、指关节疼痛缠绵不休且剧烈1月余,伴长期失眠、心悸、无汗出、欲呕。舌淡苔黄浊,脉细。诊断为郁证,证型为肝郁化热,心肾阴虚。舌淡而暗,脉弦,关尺滑,重按弱。舌淡脉沉弦。诊断为心肝之火尚存,心肝火已除,但肝气仍郁。舌苔薄黄,脉沉细。
郁证肝郁化热心肾阴虚心肝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主诉直肠癌术后尿闭15天,导尿失败。面色泛白,精神气怯神倦,少腹胀急,尿道如刀割样痛,创口愈合迟缓,纳呆食少。脉细弱,舌白滑。证属高年重病耗伤,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
直肠癌术后尿闭肺气虚水蓄下焦膀胱气化不行
查看详情 →
3岁女性,间歇性腹泻1年,伴发热9天。神志清楚,热性病容,舌苔薄白,脉弦滑。腹泻呈水样便,夹未消化食物和黏液,每月发作3~4次,每次持续5~6天。发热呈周期性,体温38℃~40.2℃,伴呕吐、精神不振、面色晦暗。久病伤阴,脾肾两虚,运化失常。
消化不良脾肾两虚运化失常
查看详情 →
杨某,女,46岁。主诉肩部、背部、双侧腿红色丘疹,夜间巨痒难耐10年。中医诊断马疥,证型湿毒郁结。现症情绪烦躁,面容焦虑,舌澹有齿痕,苔薄有花剥,脉沉濡,重取则无。查体肩部散在红点,背部、双腿红色丘疹较密,小者如粟米,大者稍大于黄豆。望诊舌澹有齿痕,苔薄有花剥。闻诊未提及。问诊情绪烦躁,睡眠差,大便时黏。切诊脉沉濡,重取则无。
结节性痒疹湿毒郁结营卫失和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月经错后,半年来潮一次,病程三年。经前乳房发胀,小腹坠痛,两胁满闷,嗳气稍畅,腹胀纳差,腰部酸困。舌苔薄白,脉弦细而涩。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辨证为肝郁气滞,血淤肾虚。
月经后期肝郁气滞血淤肾虚
查看详情 →
女,29岁,下腹部疼痛2月余,疼痛为胀痛伴刺痛,舌有淤斑,脉弦。证属气滞血淤。
气滞血淤下腹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产后大出血及昏迷,继发腹泻、无乳、消瘦。病程6年。中医诊断为虚劳。病因病机为气血暴损,五脏俱虚。望诊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皮肤枯藁,毛发脱落。闻诊见声低懒言。问诊见畏寒发热,腹泻如水,月经不潮,乳房萎缩,腋毛、阴毛、眉毛脱落,神志迷惘,表情澹漠,二便自遗。舌澹红,苔前半光剥,后半黄腐。脉细弱。
产后大出血虚劳气血两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