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5岁,男性,反复头晕头痛一年余,伴头昏蒙不适、心悸失眠、疲乏无力。舌红,苔薄白,脉沉细。眩晕,证型为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长期忧思劳累过度,导致气虚清阳不升,血虚清窍失养。
气血两虚眩晕高血压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男,50岁。主诉肝硬化腹水,腹部膨隆,纳食衰少,口中起紫泡,腹不舒,鼻衄,面色晦暗,面颊项颈有蛛蜘痣。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气滞血瘀,脾不健运,水湿停聚。望诊面色晦暗,舌质偏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纳食衰少、腹胀、鼻衄、口干、情绪波动。切诊脉弦数。
气血两虚肝硬化腹水气滞血瘀脾不健运
查看详情 →
张某,女,44岁,反复失眠多梦10年余,急躁易怒,喜叹息,时有心慌胸闷,月经量少,经来腹痛,色紫黯,夹有血块。舌质黯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失眠,辨证为木郁不达,血脉瘀阻。
失眠肝气郁结血瘀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刘某,男,3岁半。右上肢瘫痪2年多,右上肢肌肉明显萎缩,肌力降低,右手不能握物。发育营养稍差,消瘦,面黄少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弱。证型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经络失养。
气血两虚痿证肝肾不足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左眼视力下降,视直为曲、视物变色近2个月。既往头部外伤失血较多。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动则心悸汗出,腰腿酸软,形寒怕冷。舌苔薄白,脉细无力。中医辨证为气血双亏,心脾两虚。西医诊断左眼中浆病。
左眼中浆病气血双亏心脾两虚视瞻昏淼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乏力、胸部隐痛、频发室性早搏。病程20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血两虚,心阳不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气短、头晕、失眠,切诊见脉搏68次/分,脉结代。
气血两虚心悸心阳不通
查看详情 →
女,47岁,红斑狼疮近一年,面部红斑,灼热、麻辣、痒感,怕光,头晕痛,烦躁出汗,夜不安寐,手足心热,关节痛,腰痛,面浮脚肿,神疲肢倦,食欲差,大便结,闭经。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脉细弱。
红斑狼疮血虚瘀阻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嗜睡,每日超过12小时,头昏沉,懒动,肥胖,心悸,月经后延,困乏疲倦,精神不振,畏风寒,四肢不温,纳呆,面色虚白。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白,脉沉弱濡缓。诊断为嗜睡,辨证为气血两虚,湿困脾阳。
气血两虚嗜睡湿困脾阳头昏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胃脘部隐痛、胀满反复发作数年。慢性浅表性胃炎兼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脘部冷凉,嗳气,食欲不振,口黏腻,疲乏,溲清便溏。形体瘦长,面色萎黄无华,精神不振,唇甲色澹。舌质澹白,白厚润滑苔。脉濡弱。辨证为肝胃不和,中焦虚寒,脾湿气滞,运化呆顿,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伴齿衄4年余。睡眠质量较差,入睡困难,困倦乏力,头晕耳鸣,面色萎黄,胸闷心悸,夜间盗汗,舌淡苔白,脉细。气血两虚,心失所养。
气血两虚心肾不交心失所养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背部麻木如蚁行感3~4年,伴头晕头痛,面色澹白无华,容易疲乏,睡觉后上肢发麻,腰酸痛。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中医诊断痹证,证属气血两虚,肝风夹痰。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督脉痹阻,阴血虚弱,阳亦衰微。
气血两虚痹证肝风夹痰腰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癫痫发作频繁,发作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每次持续10-20分钟,伴有纳呆、气短、乏力、头晕、月经周期提前、量多色淡暗、白带多质如稀水。面色萎黄,舌尖红,苔白,脉细。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血不上荣。病因病机为气血渐衰,痰浊不化,正气愈衰,互为因果。
气血两虚癫痫痰浊不化脾虚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产后湿温,发热弛张,胸闷烦渴,红疹白满布胸部,病程半月。脉细数,舌黄腻。湿邪深蕴于募原,产后气血两虚,正气不胜抗邪。病机为湿热之邪乘虚而入,营阴内损。
气血两虚产后湿温湿热蕴结正气不足
查看详情 →
男,58岁。无明显症状。原发性肝癌。气血不足,肝脉瘀阻。面色少华,舌质偏澹,舌脉偏黯。脉象未详。肝区右半下方实质占位病变,符合肝癌肝硬化。肝右叶实质占位,第二肝门区实质占位,腹水大量。肝光点增粗密集,分布均匀,血管显示清晰。肠络瘀阻。气血两虚,气不摄血。
气血两虚肝癌肝硬化气血不足肝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心慌心悸2月,加重2天。胸痹气阴两虚证。症状包括心悸不安、气短、自汗、口干少津、心烦不安、头晕耳鸣、体虚胖、大便干结。望诊见面色稍红润。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体虚、大便不畅。切诊示脉细数结代。心音减弱,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博、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
胸痹气阴两虚心悸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经行腹痛1年多。现症见小腹绵绵作痛喜按,腰酸痛,经色澹红,量偏多,头晕、心悸、少寐,食不甘味,面色萎黄有褐斑,大便二日一行。舌苔薄白,舌质澹胖有齿痕。脉弦细弱。辨证为气血不足,胞宫失养。
经行腹痛气血不足腰酸痛头晕乏力
查看详情 →
姜某,26岁,月经周期40~60天,经量可,经色鲜,有血块,倦怠,舌淡红,苔薄白,脉细,闭经,慢性子宫颈炎,慢性盆腔炎,子宫略小,宫颈中度糜烂,附件压痛,经血有血块,脉细涩,子宫内膜7mm,B超显示子宫三径11.2cm,未提及妊娠,无痛经,无乳房胀痛,带下黄。
气血两虚闭经肝肾不足湿阻
查看详情 →
女,26岁,疲乏、食欲不振、腰背酸痛不适,病程四年。胸10、11、12与腰1骨结核,椎体破坏严重,后突与侧弯畸形,椎旁脓肿存在。血色素4克,血沉138mm/小时。X光片示胸腰段脊柱后突畸形。贫血、盗汗、恶心、停经。
气血两虚骨结核腰背酸痛疲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75岁,性别男性48例,女性30例。主要症状包括倦怠乏力、腹胀纳少、胃脘冷痛、胃脘及两胁痛、口干苦、气短、头晕、便溏、舌澹胖、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弦。中医病名包括胃溃疡、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等。证型包括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肝胃不和、气阴两虚、脾虚湿蕴、脾失统摄。病因病机涉及脾虚、肝胃不和、湿热、虚寒等。望诊见舌澹胖、苔白或黄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腹胀、纳差、便溏、口干苦、心烦急。切诊见脉沉细、弦或滑。
脾虚肝胃不和气血不足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女,33岁,主诉左侧小腹隐痛,包块反复发作,病程四年。症积日久,气血两虚。面色萎黄,体倦乏力,纳差,心慌,失眠多梦,小便频数,大便不调,月经提前,量多色淡。左下腹有拳头大包块,按之痛甚。血常规示红细胞减少,血色素低。
气血两虚宫外孕症积小腹隐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