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胸闷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心慌间作半月,伴有胸闷、胸部隐痛,活动后明显。病程为半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胆气虚证。望诊见舌黯红,苔薄白或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慌、胸闷、胸部隐痛。切诊见脉细弦或不调、细、沉细迟。病因病机包括气阴不足、痰浊血瘀、心神失宁。
心悸心胆气虚气阴不足痰浊血瘀
查看详情 →
男,65岁,心慌1个月,清晨为甚,头部汗出,动则气促,神萎,寐差。舌胖,苔薄白,脉细,偶见结脉。证属阳气不足,血脉不和。心电图示室性早博,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早搏1393次,三联律8串。高血压、冠心病史10年,心功能Ⅲ级。
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级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眼眦痛剧,性急,咽中如有物阻,腰酸腿软,头沉感,心慌,焦急,口干舌燥,咽喉不利,疲乏,胁痛胀波及乳房,眠差,胸部憋闷,情绪不稳,大便略干,咳嗽痰多,色白,喷嚏流涕,头晕,音哑,尿偏黄,怕风怕冷,头部不适,大便不成形,饮多。舌淡红或淡暗,有裂纹,苔少、白腻或黄腻。脉细或弦滑或细滑或弦数。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眼痛肝气郁结痰湿内阻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女,61岁,胸闷心慌1周,加重1天,病程1天。心悸病,阴虚火旺证。胸闷,心慌,烦乱难安,夜间明显,轻度乏力,头晕,活动后加重,入睡困难,多梦。心率90次/min,律不齐,室性早搏,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悸病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女,48岁,发作性心慌8年,加重伴胸闷半个月。高血压13年,子宫切除20年。心慌、胸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纳差。面色微黄,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厚腻,脉弦细偶结。胸痹心痛,胸痹心悸,眩晕。证属心脾气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劳累思虑过度,耗伤心脾,脾失健运,气血乏源,气滞血瘀,心脉瘀阻。
心脾气虚气滞血瘀心悸胸痹
查看详情 →
女,48岁,胸闷痛连及后背间作2年,舌暗红,苔薄黄腻,脉细弦,气阴两虚,心脉不畅,寒热错杂,胃失和降,头昏或头麻感,胃脘部痞满不适,时有干呕,纳差神疲乏力,心电图提示ST段改变
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症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要症状为反复口眼干燥、咽部不适。中医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证型为肺肾阴虚,病机为肾阴亏虚,肝失涵养,肺失濡润,脾胃失充。舌红干有裂纹少苔,脉细数。
胸闷气滞干燥综合征肺胃阴虚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反复胸闷、心慌2年余,加重1个月。心悸,气阴两虚证。舌质红,苔少,脉弦细。病程较长,症状以心慌、胸闷为主,伴乏力、口干、夜间汗出、寐差。病机为劳心过度,损耗心气心阴,心失所养。
心悸气阴两虚心气不足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11岁男性,胸闷乏力5年余伴多汗,舌红少苔,脉促而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虚劳,证型为中气大陷。主症为胸闷气短、多汗、乏力、活动后需蹲下休息。病程长达5年,曾有心肌酶谱异常、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等表现。病机为气阴两虚,宗气下陷。心电图示多发室性早搏,ST段改变,频发房性早搏。心脏B超未见明显异常。
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胸痹虚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女性。反复胸闷、乏力5个月。胸闷时作,偶叹息,头晕,心慌,活动后尤甚,多汗,纳眠可,大便偏稀。面色少华,口唇澹白,咽红,心率100次/分,律不齐,心音欠有力,舌红,苔少,脉结代。中医诊断为心痹,辨证为阴阳两虚。
胸闷心痹阴阳两虚乏力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主诉胃痛1年,昼轻夜重,夜痛如刺,固定胃脘不移,食后气短,时心悸。面色沉着,舌红苔薄黄,脉沉弦。病程较长,症状持续,疼痛固定,伴气短、心悸,舌象脉象提示内热与气滞。
胸闷胃痛气滞血瘀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余,胸闷气短,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夜间或晨起发作,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神疲乏力,四肢欠温。高血压病史5年,动态心电图示心绞痛发作时V3-V5导联ST段下移0.1mv。胸痹心痛,胸阳不展,心脉痹阻。面色晦暗,舌暗,脉沉弦。
胸痹心痛胸阳不展心脉痹阻舌暗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急躁易怒,绝经1年,阵发性心慌、胸闷、气短,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加重。中医病名郁证,证型痰气交阻,心神不宁证。舌边尖红,苔白根部微黄,脉沉细。心烦、失眠、多梦、纳差、脘腹胀满、晨起口苦、小便黄。心率90次/min,血压145/90mmHg。
郁证痰气交阻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儿8岁,喜叹息,胸闷,心慌,活动后加重,纳少,体瘦,乏力,自汗盗汗,夜寐多梦,记忆力差,烦急易怒。面色苍白,舌质澹,苔白,结脉。心率每分钟104次,第1心音减弱,早搏12次/分,ST段下降,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肌酶谱升高。中医辨证为气血不足,阴阳两虚。
胸闷心肌炎气血不足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反复心悸、气喘、胸闷3年。胸痹,心气不足型。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结代。心悸、气短、动则气喘、胸闷隐痛。
胸痹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心慌伴胸闷1年余,加重1周。病程1年余,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主要症状包括心慌、胸闷、头部麻木感、眼前发黑、全身乏力。舌红,少苔,脉沉弦。中医诊断为心悸(气阴两虚兼心肾阳虚证)、眩晕。
胸闷心悸气阴两虚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心慌,胸背痛,心烦急躁,情绪紧张,焦虑,汗出,偶有胃胀。病程1月余。中医诊断心悸病,证属痰瘀滞络、心肝火旺证。望诊见舌尖红,舌质黯,苔薄白腻。舌下脉络粗,脉沉细。
心悸病痰瘀滞络心肝火旺心烦急躁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胸痛、心悸6年,加剧半月。胸痛、心悸、五心烦热、不寐多梦。糖尿病3年。舌体瘦,舌质红,脉弦细数。中医诊断心悸、胸痹、消渴。辨证为阴虚水亏,水不制火,心火过旺。
冠心病糖尿病心悸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5岁。主诉间断胸闷痛、心悸、气短2年余,近3天加重。心率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舌质澹白,质暗有瘀点。脉数散涩。中医诊断心悸,证型心阳虚衰。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气血运行不畅,致心律紊乱,血行瘀塞。
心悸心阳虚衰心肌缺血
查看详情 →
女,48岁,形体消瘦,脘痛加剧,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胃阴亏耗,肝郁气滞。病因病机:胃之气阴两伤,肝郁不疏。舌边尖红,苔薄,脉细弦。神疲乏力,脘腹鼓胀,时感灼痛,嗳气稍舒,纳谷不馨,口干欲饮,偶感嘈杂,大便干结。
胃阴亏耗肝郁气滞气阴两伤脘痛加剧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