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胸闷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诉梦游证已4年,夜间睡梦中走动,梦话多。病程4年。中医病名梦游证,证型心胆郁热,心神不宁。舌质红,苔白,脉沉数。
梦游证心胆郁热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女,61岁,胸闷心慌1周,加重1天,病程1天。心悸病,阴虚火旺证。胸闷,心慌,烦乱难安,夜间明显,轻度乏力,头晕,活动后加重,入睡困难,多梦。心率90次/min,律不齐,室性早搏,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悸病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女,48岁,发作性心慌8年,加重伴胸闷半个月。高血压13年,子宫切除20年。心慌、胸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纳差。面色微黄,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厚腻,脉弦细偶结。胸痹心痛,胸痹心悸,眩晕。证属心脾气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劳累思虑过度,耗伤心脾,脾失健运,气血乏源,气滞血瘀,心脉瘀阻。
心脾气虚气滞血瘀心悸胸痹
查看详情 →
女,48岁,胸闷痛连及后背间作2年,舌暗红,苔薄黄腻,脉细弦,气阴两虚,心脉不畅,寒热错杂,胃失和降,头昏或头麻感,胃脘部痞满不适,时有干呕,纳差神疲乏力,心电图提示ST段改变
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症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男,72岁,胸闷心悸数年,情志不畅,夜寐不安,颈部强直,汗出多。舌红苔薄黄,脉缓结代。中医诊断心悸,辨证肝郁血瘀。舌红苔薄白,脉弦。舌红苔薄黄,脉缓而率齐。
冠心病心悸肝郁血瘀气血乖违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要症状为反复口眼干燥、咽部不适。中医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证型为肺肾阴虚,病机为肾阴亏虚,肝失涵养,肺失濡润,脾胃失充。舌红干有裂纹少苔,脉细数。
胸闷气滞干燥综合征肺胃阴虚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男,60岁,冠心病史10年,胸闷、气短乏力,脉细结代。气阴亏虚,血脉不和。心率80次/分,心律不齐,每分钟早搏6次,血压160/10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
胸闷冠心病气阴亏虚血脉不和
查看详情 →
67岁男性,胸痛固定,体力活动易诱发,解二便时加重,形体偏胖,腹部膨隆,舌紫暗有瘀斑,苔薄腻,舌下脉络迂曲,脉细缓。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型为心气不足,痰瘀阻络。
胸痹心痛心气不足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冠心病八年,近月胸膺憋闷隐痛,遇风冷加重,嗳气呃逆频作。形体不衰,神色困顿,少言寡语,声音微弱,畏风冷,避电扇空调。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薄微滑,脉沉濡略滑。中医诊断胸阳式徽,阴寒水饮凝着不化,心络痹阻。证型属胸阳式徽,阴寒水饮凝着不化,心络痹阻。病机为阴寒水饮凝着,胸阳不振,心络痹阻。
胸闷隐痛冠心病胸阳式徽阴寒水饮
查看详情 →
11岁男性,胸闷乏力5年余伴多汗,舌红少苔,脉促而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虚劳,证型为中气大陷。主症为胸闷气短、多汗、乏力、活动后需蹲下休息。病程长达5年,曾有心肌酶谱异常、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等表现。病机为气阴两虚,宗气下陷。心电图示多发室性早搏,ST段改变,频发房性早搏。心脏B超未见明显异常。
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胸痹虚劳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上腹部胀痛,右肋缘压痛,腰酸重,心悸半年,加剧2天。舌澹而暗晦,苔薄白中根稍厚腻,脉弦缓。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为肝胃气滞血瘀,寒湿中阻。病因病机为肝气犯胃,气滞血瘀,夹有寒湿。病程2年,近半年症状加重。
胃脘痛肝胃不和气滞血瘀寒湿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发作性胸闷或隐痛10余年,劳累诱发,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伴头晕,疼痛放射至背部、肩或左臂内侧。中医病名胸痹心痛,证型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舌淡红,脉细弦。病程10余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病史,BMI28.34kg/m²,体重偏胖,运动少,家族史有冠心病。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胸阳不振。
胸痹心痛气阴两虚痰瘀内阻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1岁。主诉失眠10年,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睡后易醒、梦多。伴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目涩、手足心热、易紧张、汗多、畏冷、便溏、脐周痛。舌澹,苔白。中医诊断不寐,证属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虚失运,肝阴不足,卫气营阴失调。
失眠肝郁脾虚脾虚肝旺脐周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寒热间日,热炽汗少,懊闷不眠,渴饮五热水瓶,脉数,舌干。主诉为伏热将内袭。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伏热,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伏热内袭。望诊见舌干,闻诊未提,问诊见寒热、懊闷、渴饮,切诊脉数。
伏热内袭湿象脾土虚虚象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余,胸闷气短,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夜间或晨起发作,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神疲乏力,四肢欠温。高血压病史5年,动态心电图示心绞痛发作时V3-V5导联ST段下移0.1mv。胸痹心痛,胸阳不展,心脉痹阻。面色晦暗,舌暗,脉沉弦。
胸痹心痛胸阳不展心脉痹阻舌暗
查看详情 →
女性,48岁,形体消瘦,脘痛加剧,神疲乏力,脘腹膨胀,时感灼痛,嗳气稍舒,纳谷不馨,口干欲饮,偶感嘈杂,大便干结,舌边尖红、苔薄,脉细弦。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亏耗、肝郁气滞。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亏耗肝郁气滞胃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儿8岁,喜叹息,胸闷,心慌,活动后加重,纳少,体瘦,乏力,自汗盗汗,夜寐多梦,记忆力差,烦急易怒。面色苍白,舌质澹,苔白,结脉。心率每分钟104次,第1心音减弱,早搏12次/分,ST段下降,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肌酶谱升高。中医辨证为气血不足,阴阳两虚。
胸闷心肌炎气血不足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4岁。心前区不适,胸闷发憋,气短喘促,面色苍白,口唇澹而暗,大汗淋漓,身冷四肢发凉,血压60/40mmHg。心肌梗死。心肾阳虚,真气不足,心阳虚弱,本虚标实。舌澹,脉微欲绝。面色苍白,身寒肢冷,大汗淋漓。声音低微,气息微弱。胸闷气短,胸痛发憋,身寒肢冷。脉象微弱。
心肾阳虚心阳欲脱真气不足寒盛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19岁,男性。主诉为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病程1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胸中大气下陷。病因病机为外气挤压胸中大气,兼开胸手术耗伤胸中大气。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细数较弱。胸中窒闷,呼吸不畅,气短,右侧胸部胀痛,呼吸停顿。右肺呼吸音弱,右胸叩诊鼓音,喉气管左移。
自发性气胸宗气虚衰胸中大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心慌伴胸闷1年余,加重1周。病程1年余,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主要症状包括心慌、胸闷、头部麻木感、眼前发黑、全身乏力。舌红,少苔,脉沉弦。中医诊断为心悸(气阴两虚兼心肾阳虚证)、眩晕。
胸闷心悸气阴两虚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