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个月,主诉惊搐,病程4个月,发作频繁,神志迷煳,四肢抽搐,两目上翻,痰鸣吐涎。喉中痰多,下颌时颤,眠中作惊,便秘溲黄,唇朱干裂,舌红苔薄。诊断痰火惊痫,病因病机为痰火动风蒙窍。望诊见唇朱干裂,舌红苔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便秘溲黄,口渴喜饮,睡眠略安。切诊未提及脉象。
痰浊内盛痰火惊痫阴液已伤气阴两耗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咳嗽2年,痰多。中医诊断咳嗽,证型痰热郁肺,肺失宣肃。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咳嗽、痰多,病程2年。切诊未提及。
慢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肺失宣肃肺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顺产后10天乳汁少。病程10天。中医病名产后缺乳,证型痰湿阻滞。病因病机痰湿阻滞。望诊舌澹红,苔白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无特殊描述。切诊脉滑。
产后缺乳痰湿阻滞气血不足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成年,性别男。主要症状为神志不清、昏迷、语言謇涩、目视欠清、额颞疼痛、四肢结节、入寐后四肢抽动。病程较长,昏迷3周。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风痰蔽阻,清窍失清。病因病机为风痰蔽阻,清窍失聪,气血逆乱,经脉被痰浊阻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语言謇涩、目视欠清、头痛、神志模煳。切诊脉弦,复诊脉细弦。
痰浊内生脑囊虫病风痰蔽阻清窍失清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咳喘三年,冬重夏轻,痰中带血,近一年加重,伴鼻塞流涕,咳喘气急,胸闷气憋,不能平卧,痰不易咳出,体乏纳差,夜寐易醒,大便干燥,小便短赤。体瘦,面黄,舌质红,苔黄稍腻,脉沉滑。辨证为痰浊内蕴,肺失宣降。
痰浊内蕴咳喘肺肾亏虚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胃脘部隐痛间发5月。病史有胃脘部隐隐空痛,反酸,饮水及汤类食物时易上逆,纳呆,大便溏每日一次。舌红苔薄黄腻,脉细弦。中医证属胃气不和,内有痰浊。电子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
内有痰浊慢性胃炎胃气不和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头晕目眩,精神恍惚,头重脚轻,如行雾中,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风眩证,证型为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阴不养肝,肝风内动,风邪上扰。望诊见舌红少苔,闻诊未提,问诊见眩晕、耳鸣、头重脚轻、情绪激动则加重、口苦咽干、少寐多梦,切诊见脉弦细而数。
头痛眩症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刘某,65岁,男性。咳嗽伴右侧胸胁疼痛5~6天,恶寒发热,神昏。恶寒阵作,身热不衰,寒重热轻,无汗,头痛,微咳无痰,呼吸气粗,右胸疼痛,胸闷,恶心,口中粘腻,不欲饮水,口喷秽气,大便少行,尿少色黄。面色潮红,舌苔厚白浊腻,脉浮滑带数。风寒外束卫表,痰湿蕴阻肺胃,湿遏卫气,痰浊阻于上中二焦,邪伏少阳,湿浊内蕴,痰湿秽浊之邪伏于少阳、膜原。
类疟证痰湿蕴阻少阳湿郁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王某,女,58岁。右侧牙龈肿胀疼痛,纳可,眠差,大便难,舌质澹红,舌苔黄腻,脉弦细。中医证型为脾虚湿瘀互结。舌质澹红,舌苔黄腻,脉弦细。
脾虚湿瘀互结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反复头昏、头痛20余年,加重伴有口眼歪斜7天。眩晕,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化风。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阴不涵阳,虚阳上亢,风阳上扰清空。望诊见舌淡红,苔白腻,舌质干,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昏、头痛、口眼歪斜、口渴、腰酸、大便日一行、纳可、睡眠差、口干;切诊见脉沉,脉弦。
高血压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背至颈部拘急,全身抽搐,昏倒不省人事,几秒后恢复。病程8年,发作频率由每年1~2次增至3~5次。性情急躁易怒,口内粘腻,舌红有裂纹,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痰浊阻滞。
厥证肝气郁结痰热阻滞项背拘急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左侧肢体无力、麻木,左侧面部麻木,左侧上下肢肌力Ⅳ级,伴左半身感觉减退,左鼻唇沟略浅。舌质紫,体略胖,舌苔黄厚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辨证为痰浊郁阻,经络不和。
痰浊郁阻中风经络不和舌质紫
查看详情 →
男,41岁,耳鸣数月,嗜酒,耳鸣如轰,伴听力减退,面色潮红,目赤,心烦,口干苦,舌红苔黄腻,泛恶。病属肝胆热盛,痰浊内阻。
痰浊内阻耳鸣肝胆热盛
查看详情 →
30岁男性,右侧睾丸肿大、坠胀、疼痛,病程数月。苔白,脉弦。中医病名:子痈,证型:厥阴络伤,气逆,痰浊阻滞。望诊: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小便黄。切诊:脉弦。病程长短:数月。病因病机:厥阴络伤,气逆,痰浊阻滞。
痰浊阻滞慢性子痈气逆肝经
查看详情 →
患者87岁,男性,主诉慢性咳嗽数10年,加重1周。咳嗽,咯白黏痰,痰量多,流清涕,恶风寒,纳差,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结代。中医诊断为咳嗽·久咳(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证型为内有夙疾,外感风邪证。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虚,正气亏虚,外感风邪,肺卫失宣,气道不畅,肺窍不利,脾胃虚弱,胃失和降,脉结代为心气不足。
痰浊内阻慢性咳嗽肺气不利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主诉胸闷胸痛间断发作3年,加重半年。病程3年。中医病名胸痹,证型脾胃虚弱,痰浊痹阻。望诊舌质澹红、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胸闷胸痛、咽喉堵塞感、双上肢酸胀、胃脘胀满、咽中有痰。切诊脉沉细。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
痰浊痹阻胸痹脾胃虚弱高血压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主诉腰痛、全身浮肿、腹水、尿少、头昏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病程半月。中医病名:狼疮性肾炎。证型:肾气不足,气化失职,脾肾两虚,血脉瘀阻。舌质干红,无苔,脉沉细微数。神志朦胧,全身高度浮肿,一般情况差。
狼疮性肾炎尿毒症肾气不足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头痛,病程5月。头痛剧烈,日重夜甚,痛如锥刺,畏寒,需热敷缓解。脉细涩而滞,舌色紫晦苔少。中医诊断为内伤头痛,证属寒邪久客,脉络瘀阻。辨证为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舌色紫晦,脉细涩而滞。
头痛血虚寒客脉络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9岁。主诉发作性右肢瘫痪、语謇3天,每日发作3-4次,每次持续10-20分钟。中医病名暂未明确,证型为肝风夹痰浊横窜经络,病因病机为痰浊壅盛。望诊见舌淡红、苔黄稍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心烦、胸院满闷、恶心呕吐,切诊见脉弦滑。血压220/120 mmHg。
短暂性脑缺血痰涎壅盛肝风内动脉弦滑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恶心呕吐、头晕、纳少、全身浮肿。糖尿病史20余年,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曾有脑梗死病史。中医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辨证为气阴两虚,水湿浊瘀内阻。舌红少津,苔黄腻,脉细。二诊时舌干少津,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病机为气阴两虚,水湿停聚,痰凝瘀阻。
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气阴两虚水湿浊瘀内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