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右上腹胀痛半年,病程较长。右上腹胀痛呈持续性,伴体胖、动则汗出、肢体困重、头昏、纳少、食后腹胀。舌象暗有瘀斑,苔黄腻,脉滑数。中医病名属痰证、瘀证,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痰浊内盛,痰瘀湿浊积于肝内。
痰浊内盛脂肪肝瘀阻经脉脾运呆滞
查看详情 →
女,28岁,婚后一年未孕,78年5月闭经,体重增加19市斤,形体肥胖,咯白稠痰,皮肤瘀斑,阴道排出黑色分泌物,质清稀、味腥臭,腰骶痛,舌质紫暗,舌苔淡黄微腻,脉细数,诊断为血瘀阻胞,湿痰阻络,二次就诊证见月经未潮,阴道分泌物转为白色清稀,口苦口干,手足心灼热,心烦多梦,小便淡黄,舌质淡,舌苔黄腻,脉弦细数,诊断为痰热阻胞,三次就诊舌质淡红,舌苔黄腻,脉弦细数,诊断为舒肝解郁。
闭经血瘀阻胞痰热阻络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咳嗽气促,病程久,脉左滑数,右寸浮。痰湿郁于上焦,风邪犯于肺络。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胁痛,痞满,气逆咳甚,脘痛按之有形,脉细软,重按无力。
左三阴大疟痰湿郁上焦风邪犯肺络咳嗽痰腻
查看详情 →
女,49岁,不寐1个月,加重7天。夜寐欠安,心情郁闷,兴趣低落,情绪不宁,胸闷胁胀,悲伤欲哭,咽部不适,脘胀,纳食不佳,大便不爽。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弦。中医诊断郁证,证型肝郁痰阻型。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痰浊内生,蒙蔽神窍。
抑郁肝郁痰阻失眠
查看详情 →
女性,56岁,主诉头晕、乏力、胸闷、心慌,病程1周。眩晕,证属痰浊上蒙,病因病机为饮食劳倦致脾损痰生,痰浊中阻,升降失司。舌质澹,苔白腻,脉弦滑。水平眼震(+),颈椎生理曲度变浅。血压178/90mmHg,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血脂异常。
痰浊上蒙眩晕高血压脾虚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鼻塞、流涕、咳嗽1天,干咳少痰,咽干咽痒,无发热,纳少眠可,二便正常。口唇红,鼻腔浆性分泌物,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舌红,苔薄白,指纹浮红。感冒,寒热错杂。
痰浊壅肺感冒寒热错杂肺失宣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1个月。腰背肌紧张,广泛轻压痛,L4、5压痛、叩击痛明显。潮热盗汗,身倦乏力,食纳差。舌质红、苔薄白。脉滑数、滑弦。腰椎结核。阴虚血瘀,痰瘀互结。病机为阴虚火旺,虚火煎熬津液,聚为痰浊,痰浊阻于骨,与水互结而致气不通。
腰椎结核肾精亏虚阴虚火旺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左侧肢体麻木,吞咽困难,痰粘白而多,大便溏泻,日行10余次,病程3天。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肺脾气虚、痰浊内阻。病因病机为久病耗损肺脾之气,痰浊内阻,津液转输失常。望诊见舌偏红、少苔,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提示病史及症状,切诊脉细数而滑。
痰浊内阻脑梗塞假性球麻痹肠功能紊乱
查看详情 →
80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1年,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痠痛,食欲不振,夜寐不安,大便不爽。舌质黯红,苔根薄白腻,脉沉细。胸痹心痛,心肾阳虚,胸阳不振证。病位在心肾,证属阳气不足,胸阳不展。
痰浊壅塞胸痹心痛心肾阳虚胸阳不展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男性。主诉头晕间作3年余,伴咳嗽、咳痰1月,加重1日。中医诊断为痰瘀互阻风眩(高血压者)。舌暗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腻。脉弦滑。病程较长,既有高血压病史,兼有痰瘀互阻之机。
高血压痰瘀互阻脾虚湿聚风痰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诉尿酸升高5年余,刻下症见左腿膝盖疼痛,纳可,尿急,大便不成形,眠可,不怕冷。舌质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痹证,属络脉失利。病因病机为湿热内生,闭阻经络,气血不通。病程5年余。
高尿酸血症痹证脾虚湿蕴痰湿内蕴
查看详情 →
1.5岁女童,夜间哭闹1周。形体虚胖,舌质澹红,舌苔薄白,指纹澹。主证夜啼,证候肺脾不足。形体虚胖,大便稀,平素易感,纳食尚可,无呕吐。肺藏魄,脾虚湿痰,痰浊扰神。
夜啼肺脾不足
查看详情 →
鲁某,女,47岁。咽痛、痰多,病程四五年。喉头疼痛,痰附丽于喉头难豁,痰上移至鼻咽腔,排出以鼻腔为主,进食热食时清涕自淋,寒冷环境中症状加重。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增生,舌薄苔,脉细。诊断为痰涕同源,中州失健,痰浊易生。咽后壁污红,伴充血,舌薄苔,脉细。
咽炎脾虚痰湿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盆腔多个巧克力囊肿5年余,每次经期腹痛剧烈。体征见左侧附件处包块,舌淡暗,苔薄,脉弦滑。诊断为癥瘕,辨证为痰瘀互结。
癥瘕痰瘀互结气滞血瘀瘀血形成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午后发热、咳嗽、盗汗持续2月余。中医诊断肺痨。证型为感受痨虫,侵蚀肺脏,阴虚火旺,气阴耗伤,痰浊结聚。望诊见形体消瘦,舌质红,苔白。切诊脉沉缓。病程2月余。
痰浊结聚肺痨阴虚火旺气阴耗伤
查看详情 →
5岁男性,肝脾肿大1年,食欲不振、消瘦,精神不振,体型偏瘦,面红,智力发育偏缓。舌质澹紫,苔白,脉沉。病机为肝瘀气滞,血行不畅,脉络受阻;脾虚湿蕴,聚湿成痰,痰浊与气血相搏,血脉不通而发为症积。中医病名为肝脾肿大,证型为痰瘀互结。
尼曼匹克病肝瘀气滞脾虚湿蕴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反复头晕2年,加重1个月,伴视物旋转、头痛、头重如裹,上午发作较甚,午后减轻,偶有上肢麻木,血压波动,夜寐欠安,大便隔日一行,头颅MRI示双侧额叶缺血灶,颈动脉超声示椎动脉走行异常,脑超示BA、VA供血不足。舌红,苔薄白腻,脉缓。中医诊断眩晕,证型痰湿阻窍。
眩晕痰湿阻窍脑供血不足
查看详情 →
5个月,阵发性咳嗽,时有喘憋,精神状态欠佳,二便可,风热痰浊犯肺,痰热壅肺,咳嗽痰多,舌苔薄黄,脉数
风热痰浊犯肺咳嗽喘憋精神欠佳
查看详情 →
女,25岁,颈部增粗,颈前正中肿大伴压迫症状,病程1年。中医病名:瘿瘤。证型:气痰瘀交结。病因病机:气痰壅结。舌质暗红,苔黄略腻。脉弦滑。口干不欲饮,大便稀溏,吞咽困难,胸部憋闷,心慌。
瘿瘤气滞血瘀痰凝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主诉舌强不灵,言语蹇涩,持续二月余。舌强硬不灵如木,勉强外伸抵门齿,舌质淡暗、苔白滑且腻,两侧颊车肌肉紫黯僵硬,张口艰难,口涎外溢,身汗颇多,脉弦滑有力。证属风痰挟脾经之湿浊上窜太阴之脉,痹阻舌本。
舌强语蹇风痰湿浊脾经痹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