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0岁,男性。头痛持续性发作,左颞部明显,右侧肢体乏力,睡眠差。舌澹暗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涩。既往有皮肌炎、痛风病史。中医诊断为中风、头痛,证属气虚血瘀痰阻,脾肾两虚。舌象澹暗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细涩。病程中舌象转为薄黄,脉象弦细。
中风头痛气虚血瘀脾肾两虚痰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左侧颜面部、颈胸及上肢内侧痒痛伴局部潮红1年。面部色红如醉酒状,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而略微。证型为风邪化热,稽留荣卫。主要症状包括瘙痒、心烦急躁、口干口渴、后颈强直、下肢浮肿、小便不利。
皮肌炎风热郁肤营卫不和荣卫未和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全身皮肤紫红斑,面部明显,关节破溃,肌肉萎缩,剧烈疼痛。脉濡数,舌红苔白。诊断为皮肌炎,辨证为风热犯营,脉络瘀阻。
皮肌炎风热郁结营血热盛脉络瘀阻
查看详情 →
23岁男性,四肢末端发冷、溃烂,冬季加剧2年,两上肢乏力1年,面部红斑、双手指溃疡2年,指端皮肤僵硬,指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涩。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指端皮肤僵硬,指甲苍白,面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触之稍硬,蜡样光泽。四肢不温,肢体倦怠,精神不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肾阳虚弱,血瘀脉络。
皮肌炎系统性硬皮病肾阳虚弱血瘀脉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面部水肿性红斑伴四肢无力半年余。中医诊断肌痹,证型中虚气陷,湿热蕴阻。纳差,少寐,口苦,大便溏稀,腹胀,心悸,面色潮红,满月脸,形体肥胖,前胸V区紫红色斑疹,下蹲站立困难,上肢抬举无力。舌稍红,舌体胖有齿痕,苔黄厚腻,脉沉弱。
面部红斑四肢无力肌痹中虚气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间断性发热半年,皮肤丘疹,面部及手足浮肿,皮肤黑褐色,眉发脱落,形体消瘦,活动困难,头俯不能抬,吞咽困难,全身肌肉酸痛。中医病名:皮肌炎。证型:营阴受损,气血两伤,阳气衰微,寒邪留连,血涩筋肌失养。病因病机:温邪外受,内损营阴,药毒克伐正气,气血两伤,阳气衰微,寒邪侵凌。望诊:皮色黑褐,鼻部及两颊色素黑斑,眼围发青,目胞浮肿,口轮及上下唇肌肉萎缩,皱褶深纹显见,眉发稀疏,手指肿胀皮色变青。闻诊:未提及。问诊:间断性发热,皮肤丘疹,浮肿,肌肉酸痛,吞咽困难,形体消瘦。切诊:四肢厥冷,脉象未提及。
皮肌炎气血两伤营卫失和阳气渐衰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恶寒发热,面部红斑肿胀,四肢肌肉疼痛无力,吞咽困难。面部发红肿胀,眼睑明显,颈、肩、上肢有可凹性水肿,全身肌肉疼痛无力,活动受限,吞咽呛水,语音鼻音,舌质红,苔黄糙,脉浮滑数。中医诊断痿证,证型肝热阴虚。病程20余天。
皮肌炎肝热阴虚肌肉疼痛面部红肿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主诉腹部发胀,腿脚无力,抬足困难,病程7年。中医病名属肌痹、痿症。证型为气阴两虚,血热妄行,毒瘀阻络。病因病机为血热与邪毒交结。舌暗苔白,脉弦。舌质红苔薄腻,脉细。低热,丘疹呈紫红色,伴有痒感,常发口疮,牙龈肿胀。肌电图提示肌炎,肌肉活检确诊皮肌炎。
皮肌炎肌痹痿症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曹恩泽在临床诊疗中注重疗效析理,总结肾病治疗经验,撰写论文发表于《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皮肌炎,将病例分为热毒炽盛型、肝肾阴虚型、脾肾亏虚型,以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地肤子、生地黄、赤芍、白芍、甘草为主方随症加减,配合泼尼松治疗。
多发性皮肌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学
查看详情 →
女,33岁,咳嗽咳痰伴气急一月余。皮肌炎并发间质性肺炎,咳白痰,咳出不畅,乏力,关节酸痛,偶有胃脘不适。舌偏红,苔厚腻,脉细。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肺脾两虚,痰瘀互结。
咳嗽痰多气急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发热怕冷,全身不适,面部、四肢红斑疹,病程7天。中医病名:皮肌炎。证型:湿毒蕴结,熏灼肌肤。面色通红,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体征见面部、眼睑红斑水肿,皮疹全身散在,肌肉压痛明显,体温38.6℃。
皮肌炎湿毒蕴结胃热脾湿肌肉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皮疹、瘙痒、脱屑、皮肤变硬、四肢活动受限、吞咽困难、音哑、低热。病程自1979年冬季开始。中医病名为肌痹,证型为阳明湿热,外发肌肤。舌红苔剥边黄,脉濡细。二诊舌质红苔剥根黄,脉滑细。三诊舌红苔中剥边黄,脉细弦。四诊舌红中剥,脉弦细。
皮肌炎气阴亏虚阳明湿热肌肤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10岁,女性,主诉全身乏力,颜面及两手红斑2年。颜面、前胸、后背紫红色斑疹,表面有细鳞屑,两手掌明显充血,雷诺综合征(+),四肢肌肉压痛,肌力Ⅳ级。舌质红、苔白,脉弦滑。中医诊断温毒发斑,辨证热毒炽盛,灼伤皮表,内蚀脏腑。四诊见颜面红斑、舌红苔白、脉弦滑。
皮肌炎温毒发斑热毒炽盛气营两燔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8岁。全身关节肌肉皮肤痛1年,伴有手足发冷或发热,体温37.5℃~38℃,血沉108毫米/小时。舌质胖澹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痹症,属气虚、寒湿痹。病因病机为寒湿侵袭,气虚无力祛邪,导致经络阻滞。
痹症气虚寒湿血沉快
查看详情 →
皮肌炎,病程18天至15年,面部水肿性紫红色红斑,四肢肌肉疼痛无力,上肢高举困难,下肢抬腿无力,伴有高热或不规则低热,舌质红绛或紫暗,舌苔黄或腻,脉弦滑或数。寒湿凝滞证见皮损紫红或暗红,轻度水肿,肌肉酸痛无力,四肢沉重,舌质暗淡或有齿痕,脉沉缓或沉迟。阴阳失调气血两虚证见肌肉萎缩酸痛,头昏,睡眠差,腹胀便溏,脉沉细,舌干红少苔或舌质淡。皮肤红斑水肿,肌肉炎症病变,白细胞增高,肌酶谱升高。
皮肌炎毒邪化热气血瘀滞寒湿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咳嗽气促、气短5年半,加重1年。咳嗽气逆,咯吐稀白痰涎或黄白相兼,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鼻翼扇动,口唇紫暗,手指杵状,双下肢微肿,颜面、双耳潮热,心悸自汗,长期低热,胸闷脘胀,纳少口苦,右胁痛放射至右肩背,阵发性心前区刺痛,下肢肌肉痛,视物不清。舌澹红略暗,苔薄白润,脉细弦数。中医病名为阳虚痰饮证,病机为脾肺虚,脾阳不运,停湿成饮,肺失宣降,清肃不司,肺脾气虚,肺脾无制,下焦冲气上逆,心气虚,肝胆湿热,肝肾阴虚。
间质性肺炎阳虚痰饮肺气不足脾阳不运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怕冷、发热、头胀痛、胸闷不适,病程自10月3日开始。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初为热毒蕴于肌肤,后转为风湿入络,再辨为脾主肌肉。望诊见眼睑红斑、水肿,皮疹为全身散在澹红色充血性斑丘疹。舌象苔薄黄,舌质红,脉洪数,后转为小弦、濡数。未提及具体病机描述。
皮肌炎热毒蕴肤风湿入络肌痹
查看详情 →
78岁女性,全身红斑半年,颜面四肢关节为主,伴下肢麻木无力、纳少、疲劳乏力、头昏、烦热、口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皮痹、肌痹,辨证为气阴两虚、湿热内蕴。体征见眶周水肿性红斑,颜面、躯干、四肢关节伸侧红斑,压之不退色。
皮痹肌痹气阴两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主诉两侧眼睑肿胀潮红,张口受限,颊部肌肉疼痛,四肢关节活动受限,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咳吐唾液。病程2年。皮肤呈满月面容,胸背有痤疮,前臂及背部有色素改变。肌肉萎缩,压痛明显,触之如揉面感,活动受限,颈部肌肉压痛,不能支起头部。尿肌酸升高,肌酐升高,血钾、血钠异常。诊断为脾肾亏虚,肝阴损耗,致皮肤肌肉萎缩,宗筋弛张,骨节不利。
皮肌炎脾肾亏虚肝阴损耗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2岁。主诉发热、乏力、眼睑皮疹、浑身肌肉疼痛,持续半个月。发热退后出现低热、胸胁满闷、心烦、寐差、乏力、皮肤暗红伴丘疹、行走欠稳。舌质红苔白,脉细弦。辨证为少阳气郁发热之证。病因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气郁不疏,肝胆郁热不得宣畅。
发热乏力气郁发热少阳气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