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60岁,头晕、听力下降半年,病程半年。眩晕,耳鸣,恶心欲呕,纳差,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脾虚湿困,清窍被蒙。精神差,痛苦面容。
眩晕脾虚湿困痰浊中阻肾精不足
查看详情 →
刘某,女,28岁。眩晕反复发作多年,近3日头晕目眩,动则晕剧欲吐。精神倦怠,四肢乏力,纳食量少,前胸及胃脘部时有冰冷感,常泛清涎,大便稍干。舌澹红苔白,脉细。诊断为气虚眩晕。病因病机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展,清气不能上荣于脑。
眩晕气虚脾虚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头痛,病程短。中医病名子痫,证型阴虚火旺,病因病机阴虚火炽,经脉空疏。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神迷、肢掣、目吊、口噤、呕吐、汗淋,切诊脉虚弦劲急。
子痫阴虚火旺虚风内动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下肢行步蹒跚、麻痹不仁、肌肉抽动、颈以下无汗、眼睑下垂、复视、全身乏力、气短、眩晕、头汗、脉虚数。中医病名为嵴神经受损,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详述。望诊见面色皖白、带倦容,闻诊见语音低微,问诊见气短、眩晕、乏力,切诊见脉虚数。
重症肌无力嵴神经受损气短乏力肌肉抽搐
查看详情 →
82岁男性,头晕10天。眩晕,肝肾阴虚。肾水不足,虚风上扰。舌暗红,舌体胖大,苔薄黄,脉弦滑。血压升高,无肢体活动障碍。年届八旬,肾中空虚,脾气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
眩晕肝肾阴虚高血压脾虚
查看详情 →
42岁男性,头晕乏力月余,头晕阵作,身困乏力,倦怠,纳食可,大便偏干,夜寐欠安。舌质黯淡,苔白腻,脉弦滑。形体肥胖,腹部膨隆。中医诊断眩晕(痰浊中阻)。血脂增高,脂质代谢紊乱。
眩晕痰浊中阻血脂增高脂质代谢紊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痛胸闷6年,加重1个月。刻下症见胸痛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倦怠,面色晦暗,舌质暗澹,苔薄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眩晕,消渴。证属心脾气虚,气滞血瘀型。望诊见面色晦暗,舌质暗澹,苔薄腻。闻诊声音清晰。问诊见劳累过度,性情急躁,饮食肥甘咸辣。切诊脉弦细滑。
胸痹心痛心脾气虚气滞血瘀头晕倦怠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术后失眠2个月余。主要症状包括心悸盗汗、忸怩恍惚、头目眩晕、咽干口燥、失眠多梦、惊惕不安。面色苍白憔悴,右下肢局部皮肤可见搔抓痕,肤温较左侧为低。诊断为失眠,证型为气阴两虚型。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2个月,因车祸致右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术后引起。
失眠气阴两虚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间歇性排尿时晕厥1年。病程2年,发作时突然晕厥,伴冷汗、意识丧失、形寒肢冷、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象细缓。中医诊断为晕厥,证型为中气下陷,肾阳亏虚。
排尿性晕厥中气下陷肾阳亏虚少气懒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眩晕4年,加重1月。病史包括高血压10余年,伴有头晕脑胀、烦躁易怒、口苦、纳呆、少寐。近期症状包括眩晕加重、右侧肢体麻木、心悸、气短。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痰浊内生、瘀血阻滞。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高血压、饮食不节、七情劳倦。
眩晕高脂血症脾胃失调痰浊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头晕1月余,伴昏仆。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属少阴病。证型为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弱血寒。病因病机为气血不相接续。望诊见面色萎黄少华,舌质澹嫩苔白润。闻诊语言断续而清晰。问诊见头晕、畏寒、气短、心悸、胸中闷塞、说话短气不续。切诊脉迟缓而结代频繁。
心悸气短头晕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反复发作2年,加重5天。眩晕,肝寒犯胃,浊阴上扰。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滑厚腻,脉弦细。畏寒喜暖,四肢欠温,吐涎冰凉,食入即吐,大便3日未行。
美尼尔氏综合征肝寒犯胃浊阴上扰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
男,46岁,头痛眩晕数年,冬轻夏重,上午轻午后重,面色通红,烦躁不安,口渴喜饮,大便微干,失眠,喉中不利,黏痰不断。脉弦数,左关尤甚,舌质绛,舌苔薄白。证属肾水不足,阴虚阳亢,水不涵木,肝火上炎。
梅尼埃病肾水不足阴虚阳亢水不涵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主诉咳嗽气逆,吐痰清澈,心悸眩晕,肢冷困卧,胸闷不欲饮食。病程近一月。中医诊断为脾虚生痰,肾虚生饮。病因病机为肾阳虚弱,脾失健运,湿聚成痰饮。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而滑。
脾虚生痰肾虚生饮痰饮内动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反复头痛、眩晕近10年,逐渐加重1年余。主证为眩晕,中医诊断为阳虚血瘀证。症状包括头剧痛、昏眩、头项强硬、手足厥冷、全身水肿、四肢麻木、心悸气喘、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大便先秘后溏、经期紊乱、色黯黑、血块多。舌质黯淡,苔白滑浊腻,脉微细。面色苍白,眼胞双颧水肿,眼圈乌黑。
梅尼埃病阳虚血瘀证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男,31岁,阳痿半年,神疲乏力,面红,口干口苦,耳鸣,晨起口臭,食欲下降,难以入睡,胁肋部隐痛,阴囊湿痒骚臭,小便黄,大便黏臭秽,舌红苔黄腻,右脉濡数而有力,左脉弦,肝经湿热,宗筋失养
阳痿肝经湿热宗筋失养肝胆实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主诉胸骨后阵发性疼痛反复发作2年,加重1周。现病史见胸痛、胸闷心悸、夜甚、气短、眩晕恶心、大便艰涩、烦躁不安、幻觉及反应迟钝。体征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辨证为痰瘀交阻,清阳不升。心电图示Ⅱ、Ⅲ、avFST段下移,T波低平、倒置。
胸痹痰瘀交阻清阳不升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痛、胸闷半年。病程半年。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刻下症见面色晦黄,舌质暗澹,舌体偏大有齿痕,舌苔厚腻,脉沉细弦。辅助检查示冠状动脉多发钙化及斑块形成。病因病机为形体偏胖,劳累过度,性情急躁,喜食咸味,致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胸痹心痛肝郁脾虚气滞血瘀高血压
查看详情 →
女性,52岁,睡眠欠佳2年余。精神疲倦,面色萎黄,口稍苦,大便欠爽,舌边尖红,薄白苔稍干,脉略弦。肝郁血亏,心神失养。
更年期综合症肝郁血亏心神失养失眠心悸
查看详情 →
徐某,男性,68岁。头痛头重,头颈部搐痛,情绪急躁,眩晕,夜寐不佳,口干欲饮,记忆力明显减退,心烦不宁。舌紫暗苔薄黄,舌脉瘀紫。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心肝火旺,痰瘀阻窍。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存在。舌象紫暗,苔薄黄,脉弦滑。病机为心肝火旺,痰瘀阻窍。
血管性痴呆心肝火旺痰瘀阻窍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