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8岁。主要症状为肝脾肿大、全身发黄、腹水肿胀、黄疸指数高、腹水、两胁及肝区疼痛。面色黄黯晦滞无光,皮肤深黯黄色,干枯瘙痒,舌苔白滑厚腻带黄,少津。脉沉取弦劲而紧。中医诊断为阴瘴证。病因病机为阳虚水寒,肝气郁结,脾虚失运,湿浊阻遏中焦,胆液失降,溢于肌肤。
胆汁性肝硬化阴瘴证阳虚水寒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46岁,脘腹胀满,嗳气呃逆,胃痛,食欲不佳,面色发黄,乏力懒言,大便干,舌苔薄白,舌质澹,脉细缓,脾胃虚弱,饮食、情志、劳逸失调致脾气虚而不运,胃气弱则不降,气机失畅
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胃痛痞满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月经淋漓不尽一个月。初潮14岁,月经频发,周期15~25天,经期5~7天,经量多,色红有血块,伴痛经、腰酸、腹部不适、手足不温。现病史示经血持续一个月,色红有血块,伴腹冷痛、腰酸、手足凉、面色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轻度腹泻,舌黯苔薄,脉细弱。中医诊断为经漏,辨证属气虚血瘀,冲任不固。
经漏气虚血瘀冲任不固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男性。主诉包括胃脘痛、泛酸、欲呕、吐白沫、头痛、腹胀。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胃痛,证型未明确。舌苔白根腻,脉弦。
十二指肠溃疡胃气上逆饮邪上犯腹胀满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呃逆频作,呕吐痰涎,胃纳呆,不寐,大便不爽。舌澹胖、苔白,脉细缓。中医诊断呃逆,辨证中焦虚寒,浊阴上逆。望诊舌澹胖、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呃逆、呕吐、纳呆、不寐、便不爽,切诊脉细缓。
胃食管返流病呃逆胃纳呆呕吐痰涎
查看详情 →
男,58岁,间断胃脘胀痛20余年,加重1周。胃脘胀满,食少嘈杂,消瘦,五心烦热,面色萎黄,动则气喘。舌黯红,少苔,有瘀斑,脉弦细。胃痛,脾胃虚弱,气阴两虚。
胃痛脾胃虚弱气阴两虚胃溃疡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妊娠40天后胚胎停止发育,曾自然流产3次。月经周期正常,时感腰酸。就诊时表情焦虑,轻微恶心,呕吐清涎,神疲乏力,口干。舌澹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滑胎,证属肾虚。
习惯性流产肾虚胎元不固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婚后3年未孕,经期推迟,3~4个月一行。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颜面散在痤疮,带下量少。舌暗淡、苔薄,脉细。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发性不孕症。证属肾气不足,冲任失养,痰瘀交阻,经血不下。病程较长,月经周期紊乱,伴有腰酸、小腹坠胀。性激素检查示睾酮升高,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比值升高。
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发性不孕症肾气不足冲任失养
查看详情 →
女,59岁,胸闷1年余,加重伴心悸半月余。胸痹,肾阳不足,水饮湿浊上犯。面色偏黄滞,舌体胖大,舌下络脉迂曲粗紫,脉弦偏涩,两尺稍沉细。头昏沉、身重乏力,纳食一般,口不渴,小便浑浊、排尿不畅,大便成糊状粘腻臭秽,睡眠不佳,易醒。双下肢浮肿,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心脏彩超示左室功能减退,主动脉弹性降低,主动脉瓣轻度舒张并微量返流。
胸痹肾阳不足水饮内停湿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素有肝气,发则脘腹痛,胀满攻撑,食入阻窒。脉弦右濡。中医诊断为肝木乘于中州,辨证为肝气郁结,影响脾胃功能。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示病程反复,症状包括满腹小痛、火升颧红、心悸震跃、肝阳扰攘、寒热、满腹轰灼、耳后胀疼。脉弦左甚。
肝气郁结脾胃失调肝阳上亢心悸震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男性。主诉两手掌脱皮数月,近日加重,伴有乏力,大便不成形,每日2~3次。中医病名鹅掌风,证型脾肾气虚,痰湿阻滞,郁阻经络,掌络失养。舌苔薄白,脉象沉。
鹅掌风脾肾气虚痰湿阻滞掌络失养
查看详情 →
张某,女,76岁。体重下降10余kg,右上腹闷胀痛,肝癌并肝内转移,AFP升高,转氨酶升高。面色萎黄,乏力神疲,右上腹胀闷隐痛,饭后明显,纳呆无食欲,嗳气,消瘦,身目无明显黄染,大便1次/日,小便可。脉沉弦,舌质淡暗、苔薄黄。肝大,肝区轻压痛。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肝癌肝内转移脾气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反复腹泻一月,大便稀溏,完谷不化,面黄体瘦,食纳不佳,腹胀,舌质淡,苔白稍腻,脉濡缓。中医诊断脾气不足,运化失职。病因病机为脾虚日久,气血生化不足,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升降失调。
反复腹泻脾气不足运化失职面黄体瘦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大汗淋漓,面色潮红,口渴,烦躁,脉数。中医病名:汗证,证型:阴血被扰,虚阳外浮。病因病机:放疗伤阴,阴伤阳浮。望诊:面色潮红。舌象:舌红,有薄黄苔。闻诊:无明显气味描述。问诊:汗出频繁,烦躁,口渴,胃中发酸,恶心,呕吐,心慌,乏力,大便不畅。切诊:脉数,脉弦数,脉细滑,脉细数。
乳腺癌阴血被扰肝阳外浮胃中发酸
查看详情 →
男,45岁,周身困倦易疲劳伴胃脘堵闷感2年余,加重半月。周身疲乏无力,周身困重,胃脘痞满,口中粘腻,心烦闷,纳少,口气臭秽,大便粘腻,小便黄。舌苔厚腻黄,脉滑数。慢性疲劳综合征,湿热内阻。
慢性疲劳综合征湿热内阻胃脘痞满周身困倦
查看详情 →
女,46岁,心悸半月余,面色皖白,神疲乏力,善太息,气短懒言,饮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午后两脚肿胀。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心脾两亏)。
心悸心脾两亏气血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口腔及外阴部溃疡反复发作19年。中医诊断为狐惑病。面色皖白无华,舌质澹,苔白,脉沉细滑无力。四肢关节疼痛,胃痛纳差,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60×109/L,血沉110mm/h。
白塞氏综合征狐惑病脾虚
查看详情 →
女,43岁。主诉胃痛20余年,清晨空腹时恶心呕吐,胃脘疼痛,腹胀,便溏,怯寒喜暖,口干不欲饮,口淡乏味不思食,头昏乏力。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弱。诊断胃脘寒痛,属虚实夹杂证。舌红苔白薄腻,中心微黄,脉沉弱稍数。
浅表性胃炎胃痛虚实夹杂证寒滞阻中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胃脘不适,怕冷喜温,偶感口干、口苦。舌质淡白,苔厚腻欠津,脉弦滑。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脾虚湿滞。病因病机为脾虚湿滞,阻滞气机。
胃脘痛脾虚湿滞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
30岁女性,主诉晕厥3年余,加重9月。眩晕、头脑空痛、神志恍惚、胸闷、心烦易怒、多梦易醒、畏寒怯冷、腰痠肿痛、不思食、大便溏泻、夜尿频、月经量少血澹白、小腹清冷绞痛、口唇青紫、气短心慌、头目眩晕、昏仆倒地、项强腰痛、手足厥冷。面色暗黄,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缓,两尺尤弱。中医病名气厥,证型为精血亏虚,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清气下陷,浊气上逆。
气厥血气亏虚精血亏虚肝失滋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