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4岁,双眼视物不清,似有飞蚊2月余,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弱。中医诊断云雾移睛,证型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病机为肝肾阴虚,目窍失养。
云雾移睛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视物不清
查看详情 →
女,29岁,胃痛腹胀5个月。胃下垂(阳虚下陷),病程1年,体质较瘦,面色淡白无华,舌淡苔薄,脉沉缓。腹胀明显,饮食减少,疲倦乏力,夜卧少寐,舟状腹,触有痛感。病因病机为饮食劳倦,久病多产,体质虚弱损及脾阳,中气下陷,升举无力。
胃下垂阳虚下陷脾阳虚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诉胃痛、胃胀,病程数月。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胃郁热。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伤伐胃气,肝胃气机不和,郁滞化热。望诊舌澹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胸骨柄下酸痛、烧心、反酸、大便稀薄不成形、夜寐欠安,切诊脉弦滑。
胃痛肝胃郁热胃胀烧心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主诉右胁痛3年余,胁痛向后背放射,常有剧烈绞痛发作,伴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中医诊断胁痛,证型为肝胆气滞,湿热内蕴。舌质澹红,苔黄腻,脉沉弦。
胁痛肝胆气滞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主诉胃脘部胀痛不适6年,加重6月余。平素症状包括胃脘胀痛、恶心、少食,多食后加重。近半年出现胃脘胀坠疼痛、嗳气、偶有呕吐、食欲减退、全身乏力、心悸、失眠及体重下降。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身疲懒言。大便溏,日2~3次。舌澹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胃缓,西医诊断胃下垂。
胃下垂脾肾不足舌苔薄白脉平和
查看详情 →
女,54岁。右手指乏力、活动不灵活、手部肌肉萎缩、肌束震颤,两下肢僵硬、拘急、行走不便。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证属肝、脾、肾三脏俱病,又偏阴虚。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肝肾阴虚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男性。主诉两眼上睑下垂10年。病程10年。中医病名上睑下垂,证型中气下陷。病因病机脾虚气弱,肾阳亏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上睑下垂脾虚气弱肾阳亏虚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口渴多饮,易饥,多尿,身体消瘦,病程3年余。消渴,气阴两虚型。口干欲饮,多食,夜尿频繁,自汗潮热,消瘦乏力,自汗不止,大便干燥,视物模糊。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空腹血糖11.6mmol/L,尿糖阳性(++),眼底动脉硬化。
消渴气阴两虚眼底动脉硬化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主诉乳房肿块疼痛10月。病程较长,左乳外侧曾被外力踩踏,后出现双乳及腋下肿胀疼痛,喜暖,得揉按则舒。舌澹红,苔白腻,脉沉弦。中医诊断为乳癖,辨证为肝气郁结,气血瘀结,阳明气血闭阻。病因为情志抑郁,外力伤及乳络,致气血瘀滞,不通则痛。
乳癖情志抑郁气血瘀结肝胆失调
查看详情 →
女,28岁,呕吐半年,每饭后常呕吐,吐物糟杂酸苦,兼有头痛失眠,口苦咽干。脉弦数,舌瘦苔黄。中医诊断:肝气郁逆,胃失和降。病因病机:情志不遂,肝气郁逆,胃失和降。
呕吐肝气郁逆胃失和降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7岁,男性。主诉双下肢麻木乏力,站立、行走不能。病程三个月。中医病名多发性神经炎后遗症。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舌质红,苔薄,脉细数。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膝、腱反射减弱,股四头肌及腓肠肌萎缩。
多发性神经炎下肢痿软肾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22岁男性,面部、背部痤疮5年余,有痒感,搔抓破溃后有粉状物和脓血流出。舌澹,边尖红,苔白腻,脉弦滑。辨证为脾胃湿热,营卫失调。面部痤疮散在,颧部集中,凹凸不平。大便偏干,纳食可,睡眠安,小便调。
痤疮脾胃湿热营卫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产后耳鸣不止,伴有腰膝酸软、倦怠乏力、夜尿甚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既往有肾虚证,产前下肢浮肿。中医诊断为肾精亏损证。
产后耳鸣肾精亏损腰膝酸软倦怠乏力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右颞部疼痛2年余,下午右眼睑下垂,伴右眼斜视、复视。面色虚浮,满月状,四肢无力,脉滑带弦,舌质胖大,苔薄腻,大便溏。证属脾肾不足。
重症肌无力脾肾不足眼睑下垂右颞疼痛
查看详情 →
本医案未提供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诊断、四诊信息等病情特征,仅介绍针刺治疗痔核的常用穴位及其取穴方法与针刺操作。未涉及患者年龄、性别、主诉、病程、中医病名、证型、病因病机、四诊内容等信息。
痔疮漏疮便血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腰背痛伴低烧、消瘦1年余。腰椎4~5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阴影,血沉80mm/小时。面色黄颧红,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沉细无力。腰椎4~5棘突压痛明显,双下肢软瘫,腱反射消失。诊断为骨痨(腰椎结核合并全截瘫),证属阴虚骨蒸、气阴两伤型。
腰椎结核气阴两伤阴虚骨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膝踝壅肿酸痛4年,脘宇不舒,胁肋隐痛,心惊胆怯。脉象细濡,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胃气失和,痹居经隧,后转为营卫不和,脉络空疏,风邪外袭,中气衰颓,脾运失健,中气下陷,寒袭下焦。望诊见苔薄白,舌象未明。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脘胀、纳呆、肢节酸冷、畏风、腹泻、腹胀、神疲、腰尻酸楚、背膂酸楚、四肢酸软、目花头晕等。切诊脉象细濡、濡细、弦数、脉濡转力。
胃下垂营卫不和风邪外袭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半,女性。厌食4个月,伴有干呕、睡眠时出汗、烦躁易惊、大便干结如羊粪、小便黄。形体消瘦,颧红,毛发稀黄无光泽,舌红、花苔剥,脉细而数。中医诊断小儿消化不良,证型胃阴不足型。病位涉及脾、胃、大小肠。病因病机为胃阴不足,胃失滋润,胃纳失权,肠道失润,胃火亢盛,表现为舌脉等体征。
消化不良胃阴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黄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胃脘疼痛,腹部胀满,嗳气吞酸,呕吐频作,大便干结,神疲乏力,消化不良史多年。慢性病容,营养不良,消瘦体型,上腹正中有剧烈压痛,大便潜血强阳性,胃小弯龛影。脾胃虚弱肝郁化火。面色萎黄,舌苔黄腻,脉弦且大。腹部凹陷,心音低弱,两肺呼吸音减弱。
胃溃疡病脾胃虚弱肝郁化火便干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产后乳汁自出。体征见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诊断为肝郁化火证。患者产前精神抑郁,胸肋胀闷,急躁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乳汁自出,伴气短自汗,易于感冒,乳房不胀,饮食减少,腹胀,大便溏薄,时有脱肛。体征见舌质色淡、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气虚不摄证。
产后乳汁自出肝郁化火气虚不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