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2岁,男性。周身起荨麻疹十余年,发痒时轻时重,热天加重,抓后呈片状疹。夜寐多梦,健忘头晕。舌苔白厚、质红,脉沉滑。辨证为阴虚血热,兼感外邪,风湿相搏,营卫失调。
荨麻疹阴虚血热风湿相搏营卫失调
查看详情 →
女,45岁。全身游走性酸痛10余年,近三四年来加重,伴腰酸心悸、头晕眼花、胃纳不馨、嗳气泛恶、大便秘结。舌质偏红,苔薄白,中微剥。寸口脉沉细带数,太冲脉弦大,冲阳脉沉细,神阙有动悸,腹部弛缓。久病元气不足,气阴两亏,肝气郁结,木乘脾土,反侮肺金,中气虚陷,治节不行,气痹而厥。血不养肝,肝气横逆。肝木之邪渐平,脾胃之气稍振。太冲脉静,冲阳脉转强,神阙压痛渐减,精神转佳,惊惕得除,头昏眼花减,颈项牵掣舒。
气痹肝气郁结气阴两亏脾虚
查看详情 →
女,55岁,胃痛1周,胃痉挛性疼痛反射到后背,偶伴腹痛泻下,苔白少津,脉弦滑,有痔疮病史。面色正常,舌象示苔白少津,脉弦滑。尺泽下2寸压痛、有结块,脾经多处压痛点,心经有隆起点,手三里有小结节,阳谷有结络,太阴经、阳明经、手少阴经、手太阳经异常。病在太阴经、阳明经。
胃痉挛脾胃虚肝气郁结阳明经阻
查看详情 →
女,59岁,腰腿痛8个多月。腰骶椎两侧压痛,膝关节凉痛,伸屈时疼痛麻木加重,行走不便。体弱消瘦,神疲,面色萎黄,脘闷纳呆,饮食无味,大便软,2~3日1次。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素体虚弱,风寒之邪痹阻经络。
腰腿痛风寒痹阻体虚乏力舌淡苔白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面胸部痤疮2年。面部密集痤疮伴脓头,胸部散在丘疹。面色红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病名为痤疮,证型属肺胃湿热、痰瘀互结。病因病机为肺胃积热,外发肌肤,痰瘀阻络。
痤疮肺热血瘀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上腹部疼痛三年余,伴消瘦、怕冷、四末不温。舌苔薄腻,脉细微。中医诊断脾胃失健。病因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临床表现包括空腹痛、得食缓解、大便隐血。
胃溃疡脾胃失健胃酸过多体重减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腹泻3个月,加重3天。腹泻日行3~4次,伴黏液及血丝,晨起腹痛,泻后痛减,纳差,夜寐欠佳。舌体微胖,边有齿痕,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肠鸣音亢进,左少腹隐痛,叩击痛(+)。中医诊断泄泻,证型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泄泻缠绵。
泄泻脾肾阳虚肠鸣音亢进左少腹隐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脘腹坠胀而痛1年余。病史包括胃病多年,饮食甚少,形体渐瘦,饱食后坠胀痛甚,喜温按,大便或干或溏,精神疲乏,面色萎黄。舌质澹,苔白腻而滑,脉细弱。中医病名为胃缓(胃下垂),证型为中气虚弱,清阳下陷。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澹,苔白腻而滑。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包括脘腹坠胀、饮食减少、精神疲乏等。切诊见脉细弱。
胃下垂中气虚弱清阳下陷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咳嗽、咳痰半个月,加重1周。主要症状为咳声重浊,痰多,胸部满闷,纳呆腹胀,体倦。病程为半个月,加重1周。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型为痰湿阻肺。舌澹,苔白腻,脉濡滑。体格检查示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啰音。既往有哮喘病史,过敏体质。
急性支气管炎痰湿阻肺舌白腻脉濡滑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主诉胃脘胀痛3年,食后吞酸、脘痛、腹胀,入夜尤甚,怕冷喜温,便色黑。中医诊断虚性胃脘痛。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中阳不足。面色澹白,舌澹有白腻苔,脉来沉弱。
胃溃疡脾胃虚弱中阳不足胃痛喜温
查看详情 →
男,37岁,反复上腹部隐痛5月余。上腹部隐痛,喜温喜按,进食冷饮冷食后加重,餐后脘腹胀满不化,畏寒,面色黄少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纳少,大便稀溏。舌澹,苔白腻,舌边有齿痕,脉沉。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脾胃虚寒)。病因为饮食不节,病机为脾胃虚寒,运化失调。
脾胃虚寒食积中焦运化失调舌淡苔白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胃脘疼痛,腹部胀满,嗳气吞酸,呕吐频作,大便干结,神疲乏力,消化不良史多年。慢性病容,营养不良,消瘦体型,上腹正中有剧烈压痛,大便潜血强阳性,胃小弯龛影。脾胃虚弱肝郁化火。面色萎黄,舌苔黄腻,脉弦且大。腹部凹陷,心音低弱,两肺呼吸音减弱。
胃溃疡病脾胃虚弱肝郁化火便干苔黄
查看详情 →
男性,62岁,呃声频作,病程2个月,舌质澹,苔白水滑,脉沉缓,呃逆(寒阻中焦),寒邪阻滞中焦,胃气上逆。
呃逆寒阻中焦胃气上逆舌淡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主诉胃脘部胀痛不适6年,加重6月余。平素症状包括胃脘胀痛、恶心、少食,多食后加重。近半年出现胃脘胀坠疼痛、嗳气、偶有呕吐、食欲减退、全身乏力、心悸、失眠及体重下降。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身疲懒言。大便溏,日2~3次。舌澹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胃缓,西医诊断胃下垂。
胃下垂脾肾不足舌苔薄白脉平和
查看详情 →
女,54岁。右手指乏力、活动不灵活、手部肌肉萎缩、肌束震颤,两下肢僵硬、拘急、行走不便。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证属肝、脾、肾三脏俱病,又偏阴虚。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肝肾阴虚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李某,48岁,男性,主诉胁肋痛10余日。胁肋痛伴胸膈满闷,脉弦有力。病因因情志而致,辨证为肝气郁结。舌象、面色未见异常,体征及检查未见肝异常。脉弦而有力。
胁肋痛肝气郁结胸膈满闷脉弦有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间断腹痛腹泻两年余,近三个月加重,大便每日3~4次或5~6次,不成形便或水样便挟粘液,左少腹隐痛胀满,伴倦怠乏力、纳少。舌体胖舌边齿痕,舌质澹苔白微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
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便常规异常舌体胖大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口渴多饮,易饥,多尿,身体消瘦,病程3年余。消渴,气阴两虚型。口干欲饮,多食,夜尿频繁,自汗潮热,消瘦乏力,自汗不止,大便干燥,视物模糊。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空腹血糖11.6mmol/L,尿糖阳性(++),眼底动脉硬化。
消渴气阴两虚眼底动脉硬化
查看详情 →
男,34岁,胃脘疼痛6年,劳累或激动加重。脘痛、嘈杂、吞酸、泛酸、纳呆、食后饱胀、嗳噫、面色少华、乏力。舌苔白腻,脉沉细。胃脘部压痛。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脾胃不和,肝气郁结。
十二指肠溃疡胃脘痛脾胃不和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半,女性。厌食4个月,伴有干呕、睡眠时出汗、烦躁易惊、大便干结如羊粪、小便黄。形体消瘦,颧红,毛发稀黄无光泽,舌红、花苔剥,脉细而数。中医诊断小儿消化不良,证型胃阴不足型。病位涉及脾、胃、大小肠。病因病机为胃阴不足,胃失滋润,胃纳失权,肠道失润,胃火亢盛,表现为舌脉等体征。
消化不良胃阴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