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55岁。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阵发20年。心前区隐痛,伴心悸、胸闷、喘息咳唾。舌暗红,苔薄白,舌下青紫。脉弦细。痰瘀痹阻心络。舌暗苔黄,舌下青紫。脉弦滑。
胸痹心痛痰瘀痹阻气机不畅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胸憋闷痛3年,加重半年。主症为胸憋闷痛,每日发作2次,伴心烦失眠,易惊善恐,头晕气短,脘痞呕恶,纳呆食少,大便溏薄,肢体沉重,口苦。形体丰腴,舌胖淡暗、苔黄腻,脉细弦而滑。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辨证属痰浊壅塞,心脉痹阻。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痰浊壅塞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闷、胸痛5年,加重1个月。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心气虚弱,气滞血瘀型。现症见胸闷、胸痛、头晕、神疲乏力、健忘、易怒、善太息、胁痛、左腋麻木、汗出畏寒。舌红体胖、苔厚腻、脉缓无力。病程5年,因劳累、情志刺激诱发。病因病机为心气虚弱,气滞血瘀,肝郁气滞,痰浊痹阻心脉。
胸痹心痛气滞血瘀心气虚弱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痛胸闷、心慌头晕10年余,加重20天。形体肥胖,素日经常饮酒。面色㿠白,神志清醒,声音清晰。舌质暗,舌体大,舌苔厚腻,脉象沉迟细结。心率50次/min,律不齐,血压122/90mmHg。冠脉CT示左前降支多发软斑块,管腔狭窄75%;颈动脉彩超示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左侧壁心肌缺血、频发房早。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气滞痰瘀型。
胸痹心痛心脾虚弱气滞痰瘀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胸闷、胸骨后隐痛6年,近月加重,日发3~4次,每次持续2~5分钟。伴随头晕、气短、乏力、腰酸、畏寒、夜尿多、睡眠欠佳。舌体胖质暗,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心肾两虚,气滞血瘀,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心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冠心病心绞痛5年,辛劳、怫逆易诱发。舌苔薄,质紫。脉细涩。诊断为气虚血瘀,心脉痹阻之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赵某,54岁,男性。胸闷气短,心前区隐痛放射至肩背,头晕,双下肢无力,口喜热饮,眠食俱差。舌质暗红,苔薄白带腻,脉弦带涩。胸痹心痛。气虚心阳不振,血行不畅。病因劳累受寒。
胸痹心痛气虚心阳不振血行不畅心供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吴某某,50岁,主诉胸闷、神疲乏力、纳谷欠香,病程未明确。舌质暗紫,苔薄腻,脉细。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阴虚气机郁结,病机涉及气滞、痰凝、血瘀。望诊见舌质暗紫,舌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含胸闷、神疲、纳差,切诊脉细。
胸痹心痛气阴虚气机郁结痰凝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头晕5年,加重1周,伴胸闷、胸痛,劳力加重,睡眠差。中医诊断眩晕(肝火上扰)、胸痹(痰热郁闭)。病因病机为情志恼怒,肝火上炎,痰热内扰。望诊舌红苔黄,切诊脉弦数。
胸痹心痛高血压肝火上炎痰热内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女性。主诉胸闷痛反复发作5年余。现病史见胸闷痛,倦怠乏力,身重,纳呆。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诊断为痰瘀互阻之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痰瘀互阻胸闷痛倦怠乏力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患者主诉胸闷胸痛、心悸短气、头昏乏力、喉间多痰。面色白光白,口唇紫绀,舌黯红,苔根黄腻,脉沉弦。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胸痹心痛心阳不振痰浊内阻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59岁女性,发作性胸闷胸痛10年,加重1个月余。胸闷胸痛,心慌气短,面色萎黄,神志倦怠,舌质暗澹,舌苔薄腻,脉弦细。胸痹心痛,证属气虚血瘀,心脉瘀阻型。面色萎黄,舌质暗澹,舌苔薄腻,脉弦细。
胸痹心痛气虚血瘀心脉瘀阻广泛心肌缺血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胸痛、胸闷反复发作3年,加重半年,伴有头晕乏力、心前区疼痛、腰酸肢软、大便欠畅、小便黄。舌质黯红有瘀斑,苔稍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之痰瘀互阻、肾气不足证。冠状动脉狭窄45%伴痉挛,心电图ST段缺血性改变或异常Q波。
胸痹心痛痰瘀互阻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男性。反复心悸10余年,近2个月频发,伴左胸刺痛、出汗。心动悸,中医病名,证型为气阴不足,心脉失调。病因病机为心气阴耗伤,气虚血瘀,心脉失养,心神不宁。面色黯红,舌苔薄,脉小数。心率不齐,血压波动。心悸伴汗出,身半以上为主,易疲倦乏力。脉小缓,未见结代。
胸痹心痛心动悸气阴不足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主诉发作性心前区不适半年,胸痛10天。高血压2年。心前区刺痛,心慌乏力,胸闷气短。面色晦暗,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苔厚腻,脉弦细滑。心率50次/min,心律不齐,血压150/62mmHg。心电图示下壁心肌缺血。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肝郁气滞,湿瘀内阻。
胸痹心痛肝郁气滞湿瘀内阻心悸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胸痛隐隐、胸闷气短、后背疼痛、倦怠乏力、少寐多梦,舌质澹紫、苔薄白,脉弦滑,有糖尿病史10余年,心电图提示ST段下移。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型为气阴两虚、心血瘀阻。望诊见舌质澹紫,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见胸痛、胸闷、倦怠、少寐;切诊见脉弦滑。
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脾胃不足
查看详情 →
78岁女性,胸闷间作半年余,加重1周,伴乏力、气短、左下肢水肿,昼轻夜重,纳少,大便干,舌暗红,苔白腻,脉弦细,血压140/90mmHg,冠心病PCI术后,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脾肾亏虚、痰浊阻滞证。
胸痹心痛脾肾亏虚痰浊阻滞
查看详情 →
男,56岁,发作性胸闷2年余,舌苔根薄白腻,脉小弦,胸痹心痛,痰瘀痹阻,痰瘀内结,胸阳不振
胸痹心痛痰瘀痹阻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女,47岁,阵发性胸闷胸痛10年余,加重半年。胸痹心痛,不寐。证属心气不足,湿瘀内阻。面色微红,舌质澹红,舌体偏大,舌苔薄白,脉弦细。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失眠多梦。心肌缺血。病因病机为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心脾损伤,气血乏源,心气不足,湿瘀内阻。
胸痹心痛不寐心气不足湿瘀内阻
查看详情 →
刘某,男,48岁,头晕胸闷,胸痛掣背,心悸时烦,动则气短,形体瘦削,面色黯红,睡眠欠佳,口唇微紫,舌质澹红,苔薄白润,脉沉细涩。张某,男,39岁,疲乏无力,睡眠欠佳,口唇微黯,舌质黯红,苔薄白,脉细涩。李某,男,40岁,胸闷、气憋、心悸,咳吐黄稠痰,口唇微青紫,舌质黯红,苔薄黄腻,脉细濡数。中医病名包括胸痹、心悸、眩晕,证型为气阴两虚,痰瘀凝滞,心肝失调,气滞血瘀,胸阳不振。望诊见面色黯红、舌质澹红、黯红、红,苔薄白、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心悸、气短、头晕、咳吐黄痰。切诊见脉沉细涩、细数、细濡数。
胸痹心痛气阴两虚痰瘀凝滞心肝失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