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7岁,胁痛腹胀,不欲食,厌油腻,乏力头眩,大便稀薄,精神萎靡,舌赤苔白腻微黄,脉沉细。乙肝五项表面抗原、e抗原阳性,肝功能转氨酶升高,B超提示脾大。证属气滞血瘀,脾虚失运。
乙肝慢性气滞血瘀脾虚失运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全身乏力一年余,浮肿尿少、恶心呕吐一周。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腰膝酸困,肢冷畏寒,纳食减少,大便溏薄,小便量少。血压140/110毫米汞柱,肝脾肿大,上腹部可扪及囊性包块。肾功能异常,尿毒症。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毒潴留,气血瘀滞。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脾肾阳虚水毒潴留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上腹胀,腰酸5年,伴下肢浮肿,脾大。肝血管瘤,早期肝硬化。脉弦细,舌红苔中黄。中医辨证为肝经症积。病程5年,病史中提及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肝内回声不均匀,门脉增宽,脾大。
脾大肝经症积下肢浮肿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四肢倦怠,纳呆,口苦,寐差,肝区疼痛,体重下降。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疲倦。舌暗红,有齿印,苔微黄干。脉弦大数。乙型肝炎病史10年,确诊早期肝硬化。症瘕-气滞血瘀。病因平日劳碌,熬夜应酬,感受湿热之邪。病机脾肾亏虚,肝气郁结,瘀血阻络。
传染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脾肾亏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幼小腹部胀大,肝脾肿大,腹积水,巨脾症。面色萎黄,消瘦,腹部膨大无痛,小便不多,大便正常,胃口尚好,行动不活泼,舌苔薄腻,脉象细缓。中医诊断为脾虚湿困,痰瘀互结。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气血瘀阻。
肝脾肿大腹积水巨脾症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张某,65岁,男性。腹胀1月余,倦怠乏力,右胁胀痛,皮肤粘膜及巩膜轻度黄染,面胸部蜘蛛痣,肝掌,腹部膨隆,脾大,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大便色黄质稀,小便量少。肝硬化,门静脉增宽,脾大,腹腔积液。肝功能异常。中医辨证为肝脾气滞,水湿泛滥。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弦滑。
肝硬化肝脾气滞水湿泛滥脾肿大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水,肿从下起,渐次腹胀,伴有高热。病程一年多。中医病名鼓胀。证型为下虚中满,虚实互结。病因病机为肾气虚乏,浊阴凝聚,肠胃满胀。望诊见颜面四肢轻度浮肿。舌苔白。脉象缓大。问诊见精神紧张,行动迟缓,思食不敢进食,食后胀加,大便溏而量少,尿量少而溷浊。切诊脉象缓大。
鼓胀肾气虚湿热虚实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腹满胀大1.5年,加重3月余。腹大如鼓,倦怠喜卧,下肢浮肿,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腹胀纳差,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迟。体征示腹部液波震颤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浮肿。中医诊断臌胀病,证属脾肾阳虚,阴寒水湿内停。
臌胀病脾肾阳虚阴寒水湿内停腹水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面色萎黄,巩膜稍黄染,食欲不振,腹胀,肝大肋下2.5厘米,脾大肋下2厘米,小便色深,舌苔白腻,脉弦滑。慢性肝炎活动期,辨证为肝胆郁热。
脾大慢性肝炎肝胆郁热食欲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发冷发热断续发作,左上腹痞块坚硬八、九年,逐渐增大,体力渐弱,头晕,食欲不振,面色黧黑,舌苔白浊,腹胀大,卧床不起,每日便稀四、五次。脉象数中带虚。肝脏肿大5厘米,脾脏肿大27厘米(过脐向右伸)。血色素55%,红血球271万,白血球9,200,中性51%,淋巴40%,嗜伊红9%。
脾大腹胀乏力便溏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消瘦、不思饮食、午后发热、畏寒、腹胀、夜寐难、气怯、语言低微。面色嫩红如涂油彩,唇紫暗,舌胖大,两尺浮大。腹水、肝内巨块型转移癌,多发胆结石,脾大,右肾囊肿。太阴、少阴两本动摇,肾不纳气,元阳浮越。
脾大肠癌肝转移肾不纳气元阳浮越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鼻衄3年,双侧鼻孔流血,牙龈出血,皮下散在出血点,头痛头晕,心烦不舒。脾大,血小板减少。脉弱,皮肤血泽不足。外耳轮颜色污黑,夜间咳嗽,脉沉弱。肾阴大亏,不能摄血。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明确。
脾大鼻衄齿衄肾阴虚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高热缠绵逾月,初病倦怠违和,寒热体痛,继后热升39℃以上,午后尤甚,自汗热不衰,不思饮,左耳后核累累,脾大,肋弓下困闷,心中时烦,不思饮食,既往有类似发热史。中医病名属伤寒,证型为寒束于表,失于温散,表证不解,里热未实,盘据于半表半里之间。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倦怠、寒热、体痛、自汗、不思饮、肋下困闷、心中烦,切诊未提。
脾大伤寒发热半表半里少阳证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疲乏无力、食少纳差、腹胀满、小便少。病程自1997年发现乙型肝炎,1998年起出现下肢水肿,2003年3月病情加重。中医诊断为瘀血阻络、水湿内停型。体征见肝掌、巩膜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下肢水肿3度。辅助检查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大量腹水,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肝功能异常。
肝炎肝硬化瘀血阻络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鼻衄三年,双侧鼻孔流血,牙龈出血,皮下散在出血点,伴头痛头晕、心烦不舒。脾大,血小板减少。脉弱,皮肤血泽不足。舌象未提及,外耳轮污黑。脉沉弱,夜间咳嗽。中医病名为鼻衄,证型为肾阴大亏,病机为肾阴不足,不能摄血。
鼻衄齿衄肾阴亏虚血不归经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腹胀、纳差、乏力、重度黄疸。病程6年。中医病名:慢性重症肝炎。证型:肝瘀脾虚,湿热内阻。病因病机:肝瘀脾虚,湿热内结。面色晦暗,白睛轻度黄染,唇色暗红,肝掌可见。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慢性重症肝炎肝瘀脾虚湿热内阻重度黄疸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食欲减退、精神疲惫、肝区疼痛、四肢发麻、头晕、腰酸、肠鸣。舌苔薄白,中有裂纹,脉左小右弦滑。肝肿大至肋下4厘米,有压痛;脾肿大至肋下2厘米。中医诊断肝郁气滞型。
慢性肝炎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7岁。主要症状为咳嗽、腹胀腹痛、食少纳呆。病程自2012年1月起,持续数月。中医病名为肝癌,证型为脾虚湿困,瘀毒内结。望诊见舌红,苔薄黄或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胀腹痛、食少纳呆。切诊见脉弦。
肝癌脾虚湿困腹水瘀毒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诉两手不自主震颤1年,加重3个月。病程3年。中医病名颤证,证型阴血亏虚,肝风扰动。望诊舌象质正常,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五心烦热,急躁多动,睡眠不宁,易惊醒。切诊脉象弦细数。体格检查见两手扑翼样颤动,四肢肌张力增高,眼科检查见K-F环。实验室检查血铜蓝蛋白降低,肝功能异常,B超示脾大,CT示小脑低密度区。
颤证阴血亏虚肝风扰动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8岁。主诉肝癌切除术后1年,乏力、右胁不适半年余。病程较长,右胁及上腹部胀顶不适,腹胀纳少,眠差,口干,尿黄便溏。舌质稍红,苔澹黄稍腻,脉沉细弦滑。中医诊断为癌病:肝癌,证属气滞血瘀,毒结肝络。望诊见舌质稍红,苔澹黄稍腻。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见乏力、右胁不适、腹胀、纳少、眠差、口干、尿黄便溏。切诊脉沉细弦滑。
肝癌切除术后气滞血瘀毒结肝络乏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