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2岁。主诉人工流产出血较多后出现头昏乏力,腹部气胀,大便次数增多。病程反复,慢性腹泻5年。诊断慢性腹泻。辨证血虚气耗,脾肾为伤;病机湿热结于曲肠,脾肾阳虚。舌苔薄,脉细软。
慢性腹泻脾肾不足血虚气耗脾伤气弱
查看详情 →
男性,28岁,腹泻不止,脘腹胀满,按之心下坚,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挟有不消化食物,泻而不爽,恶心呕吐,嗳腐酸臭,舌苔淡黄厚腻,脉滑。泄泻(食滞肠胃)。病因病机为食滞肠胃,邪实内结。
食滞肠胃泻泻不止脉滑心下坚
查看详情 →
女性,慢性结肠炎病史,大便次数增多,黏冻血痢,腹痛隐隐,里急后重,形神俱衰,神疲乏力,消瘦,食谷不馨。舌苔微腻,脉细软。辨证为肝脾失和,脾虚胃弱。舌苔薄腻,脉弦滑,脉弦。病机为寒热交错,虚实夹杂。
慢性结肠炎脾虚胃弱风邪入肠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25岁男性,腹痛、腹泻2个月。腹痛,肠鸣,大便清稀,水样便,脘闷纳少,肢体酸楚,手足欠温,小便短少。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沉缓无力。诊断为暴泻(急性腹泻),证属寒湿型。
急性腹泻腹痛寒湿型肠鸣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腹痛、腹泻3天,腹泻黄色水样便,便后痛减,伴肛门灼热、发热口渴、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泄泻,证型湿热内蕴,传化失常。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伤及胃肠,传化失常。四诊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腹痛,腹泻频繁,发热,精神差,体征下腹压痛,肠鸣活跃。
湿热心蕴泄泻发热便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腹痛腹胀,日渐消瘦。检查见消瘦,痛苦貌,疲倦乏力,畏寒,腹部怕冷,不思饮食,大便量少,小便清长,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脾肾不足,肠道寒气凝滞。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脐腹胀痛,病程1周。检查见体型瘦,腹部鼓胀,无压痛,脐周轻度不适,苔白,脉细弦。诊断为脾虚不运,气机阻滞。
脾肾不足肠道寒气凝滞脾虚不运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怀孕5个月未感胎动,腹部未见膨大。胸闷纳呆,精神不振,腹痛阵作,秽带连绵。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舌澹苔薄腻,脉虚弱而稍带滑,后转细滑,再转滑数,舌薄黄、薄腻。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胎失养。
腹痛胎萎不长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反复腹泻伴目暗。病程数年,1965年因食生冷致泄泻腹痛,后饮食不慎则腹痛溏泻,带有白涎。1973年左眼视物出现阴影,视力下降,诊断为“中心性视网膜炎”,治疗后视力恢复。1975年腹泻再作,伴身软乏力,视物模糊。面色淡黄,苔白,脉沉缓。中医诊断为视瞻昏渺,证属脾胃气阴两伤,气血生化不足,肝失血养。
腹泻脾胃气虚目暗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慢性腹泻10余年,饭后腹痛,每日腹泻4~5次,遇冷食加重,急躁易怒,口苦,乏力。舌润胖大有齿痕,苔薄微黄偏腻。脉寸关略数,重按无力,尺脉沉。辨证属脾肾阳虚兼郁热。
慢性腹泻脾肾阳虚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脐周持续性疼痛伴血便2天。腹痛剧烈,腹胀,暗红色糊状鲜血便,腥臭难闻,畏冷发热,口干口臭。体温38.5℃,急性病容。腹胀明显,脐周压痛,肠鸣活跃。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急性出血性小肠炎热毒瘀结迫血下行湿阻气滞
查看详情 →
男,58岁,主诉大便黏冻带血7年。病程7年,因饮食不洁致细菌性痢疾,乙状结肠镜示肠腔充血水肿、痉挛,杨梅样颗粒及脓血性分泌物,多处溃疡,诊断为浅表性肠炎。症状包括大便日行2~3次,带黏冻及脓血,腹痛,胃纳不佳,夜寐不酣,神疲乏力,口渴喜饮。舌红,苔腻,脉弦数。病因食入秽浊,积滞肠中,传导失司,日久伤阴。
慢性结肠炎脾肾阴虚湿热蕴结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主诉大便干燥、排便不畅,病程较长,自1991年起有心慌、胸闷,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舌澹暗、苔薄白而干,脉弦细不齐。中医诊断为气虚瘀血便秘,心悸,辨证为气虚血瘀,传化失职。
腹胀腹痛气虚瘀血便秘心悸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岁,腹泻2年半。面色黄,精神困倦,目珠溷浊,腹痛,里急后重,大便黄色夹黏液,日十余次。脉细弦,舌澹无苔。中医诊断为腹泻,证型为脾胃阳虚,兼有虫积。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脾阳伤则泻,肾阳虚则脾失温煦。体征见肠滴虫(+++),蛔虫卵(+)。
腹泻脾胃阳虚虫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两侧少腹疼痛、小腹坠胀、大便干结、口干、恶心欲呕、气短咳嗽、痰多、心慌、腿软无力。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胰腺癌,证型为湿热瘀毒互结,脾虚不健,腑气不通,虚实夹杂。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澹紫,苔澹黄薄腻。闻诊未明确提及。问诊包括形体瘦弱、气短、咳嗽、痰多、心慌、腿软等。切诊见脉小弦滑时有不调。二诊、三诊、四诊、五诊中舌象仍为澹黄、质澹紫,脉象小滑数或小弦滑。
胰腺癌湿热瘀毒脾虚不健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女,45岁,反酸嗳气伴大便时溏时泄1年余,上腹部胀满不适,嗳气,反酸,口干口苦,大便时溏时泄,日行3~4次,情志不畅时加重,腹痛、腹部冷感,泄后痛减,得温则缓,乏力倦怠,形体消瘦,善太息,纳呆,夜寐不佳。舌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吐酸病,泄泻,证属胃肠热脾寒证,病机为肝脾不调,肝木乘脾,肝郁化热,胃肠热脾寒。
腹痛吐酸病泄泻胃肠热脾寒证
查看详情 →
杨某,女,47岁。胃脘部胀痛,纳差40天,加重伴胸骨后疼痛3天。胃脘部胀痛,胸骨后烧灼样疼痛,泛酸,纳差,口干口苦,乏力,夜眠差。舌红,苔薄黄。脉弦细。糜烂性胃炎。胃脘痛。肝胃郁热。肝郁脾虚夹湿热之象。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胃脘痛肝胃郁热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男,5月,腹泻月余,每日腹泻10余次,大便稀黄水样,奶花瓣少,稀水多,阵阵哭闹不休,腹痛不安。指纹紫,面色青白,舌红苔薄黄,肛门红晕。证型为食积阻滞,湿热蕴结。
腹泻湿热食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颜面及双下肢浮肿5天。主诉颜面及双下肢浮肿。体征颜面浮肿,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度肿大,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水肿,证型脾肾两虚,风热外袭。病因病机外感风热邪毒,肺失宣降,肾气阴两虚,肾关不固,水湿内停。望诊颜面浮肿,舌质红,苔薄黄。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咽痛、咳嗽、痰黄、乏力。切诊脉弦细。
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风热外袭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腹痛下痢黏冻3天。腹痛阵作,痛即欲便,便下白多赤少,里急后重,口不渴,神倦思卧,纳呆口黏。舌苔白腻,脉濡。腹柔软,右小腹轻压痛。中医诊断为寒湿证。病因病机为时属深秋,多进生冷瓜果,中阳受损,运化失权,湿浊阻滞,伤及阳明气分。
腹痛欲便急性菌痢寒湿证便白夹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5岁。主诉为急性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证见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喉中痰鸣、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抽搐。病情变化表现为腹痛、呕恶、脐周条索状物。分析认为毒物致脏腑功能紊乱,寄生虫活跃。
有机磷中毒脏腑功能紊乱寄生虫活跃蛔虫作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