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7岁,间断胸痛3年,加重5天,胸痛气短,后背沉,肝区沉痛,食欲不振,胃脘胀满,偏头痛,咯白痰,面色晦暗,形体偏瘦,舌暗苔薄黄,脉弦细,胸痹(气滞血瘀),痞满(胆胃不和),肝郁气滞,瘀血阻脉,痰浊内生,胆胃不和。
胸痹气滞血瘀胆胃不和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心悸,阵阵发作,入夜尤甚,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气阴两虚,风湿痹阻,瘀热阻滞。舌象舌尖略红,苔薄黄,脉滑数。体态体胖,面色红润,唇红。
胸痹气阴两虚瘀热阻滞性风湿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主诉包括胸痛、心慌、怕冷、口干不欲饮、失眠、腰膝酸软、下肢静脉曲张、夜尿频多、大便质软。病程近7日,既往有冠心病、房性早搏史。舌红,舌下络脉青粗,苔薄白微腻。脉左寸细稍短、关弦、尺脉沉细略紧。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心阳不足、脾肾亏虚、寒凝心脉。
胸痹心阳不足脾肾亏虚寒凝心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诉口干渴、乏力、胸闷憋气、左肩背沉重疼痛、胸胁胀满、口苦、寐差。既往史有2型糖尿病10年余。舌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滑。中医诊断消渴、胸痹,证属心脾两虚,痰瘀互结证。
胸痹消渴心脾两虚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女性。主诉胸闷、胸痛间发5年,遇冷加重,向左上臂放射至肩背,喉中有痰。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阳亏虚,痰瘀互结,痹阻心脉。舌质澹红略紫,苔白腻,脉细弦。病机为痰浊瘀血痹阻心脉,胸阳不振。
胸痹心阳亏虚痰瘀互结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颜某,56岁。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劳累后加重。心气不足,血行无力。面色㿠白,舌质澹暗有齿痕,脉缓滑无力。心电图示V4~V6ST段下降。舌质澹,苔薄白,脉细。脉较前有力。舌略暗。
胸痹心气不足血行无力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阵作心前区疼痛2年,胸痹,气阴不足,血脉瘀滞。乏力,不欲睁眼,口干喜饮,胸闷,眼干,夜眠梦多,鼻干,左肩背隐痛阵作,口腔溃疡,鼻干,小便不黄,大便不干,夜眠欠佳,困倦,偶头痛,鼻塞而干,咽干发紧,眼圈发黑,夜眠少,眼微酸胀,二便可,鼻炎减轻,咽干,阴天时自觉胸闷,口鼻干燥,夜眠欠佳。脉象未提及,舌象未提及。
胸痹气阴不足血脉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8岁。胸闷胸痛反复发作,活动后心悸神疲,面红,痰白,纳可,便调。舌澹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胸痹,病机为本虚标实,痰瘀内蕴。
胸痹痰瘀内蕴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阵发胸闷胸痛、乏力3年余。主诉为阵发胸闷胸痛、乏力3年余。中医诊断为胸痹,属气虚血瘀痰阻。舌紫红有裂纹,苔白腻。脉寸脉、尺脉沉弦紧,关脉弦浮。既往有脑梗死、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左房增大、主动脉瓣及二尖瓣钙化反流、室间隔及左室前壁及部分侧壁运动减低,室壁瘤形成,EF:20%。
胸痹冠心病气虚血瘀心衰
查看详情 →
赵某,女,56岁。主诉心前区憋闷疼痛,向左肩放射,伴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病程4年,近1个月加重。舌质暗澹、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心气亏虚,因虚致瘀,心脉瘀阻。
胸痹心气亏虚气阴两虚脉络瘀阻
查看详情 →
女,56岁,胸部闷痛2个月,痛处固定不移,两胁胀闷,气短乏力,善太息,忧郁寡欢,纳差,睡眠不足。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弦。胸痹,气滞血瘀。病因为气郁日久,瘀血内停,络脉不通。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心阳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间断胸背痛8个月,加重5天。胸闷胸痛,时攻后背,善太息,心烦易怒,怕冷,失眠盗汗,大便先干后溏,解不净。面色晦滞,舌暗,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肝气郁结、心血瘀阻、阴阳两虚。病因病机为心情郁闷,肝失调达,阻于脉络,肝郁化火,热扰心神,病久伤及肝肾之阴,阴阳俱虚。望诊见面色晦滞,舌暗苔薄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包括胸闷胸痛、善太息、心烦易怒、怕冷、失眠盗汗、大便异常。切诊见脉沉细。
胸痹肝气郁结心血瘀阻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胸闷胸痛7年,心累胸痛发作2周。反复胸闷胸痛7年,冬季易复发。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形体矮胖,满面红光,精神略不振。舌质红,舌苔薄白呈花剥状,脉滑数。气阴两虚、痰瘀阻滞胸痹。舌质红,苔薄白而花剥,脉弦滑略数。气阴两虚、痰瘀阻滞、夹肝郁阳旺。
胸痹气阴两虚痰瘀阻滞肝郁阳旺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夜间左前胸刺痛1月余,伴心胸憋闷、咽喉不利。病程1月。中医诊断胸痹,证型心脾不足。望诊舌暗红,胖大,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形体偏胖,纳佳,眠可,大便溏;切诊脉细,稍弦。
胸痹心脾不足痰结脉弦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胸部、心前区疼痛2周,痛甚彻背,伴心悸气短。病史有冠心病。体征形容憔悴,精神倦怠,动则汗出。舌澹苔白,脉细缓。中医诊断为心气不足、血滞心脉。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心脉运血乏力,血行瘀滞。
胸痹心气不足血滞心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胸闷、左胸疼痛牵及肩臂、头晕、心悸、气憋、四肢麻木、夜寐不安。病程4年,反复发作。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气滞血瘀,心血瘀阻。望诊面色晦滞,舌质紫暗有瘀斑,苔白。闻诊未提。问诊见饮食欠佳、神疲懒言。切诊脉弦涩。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心血瘀阻
查看详情 →
女,37岁,心前区疼痛不适2天,胸痹,郁证(肝郁脾虚),肝郁气滞,痰湿内阻,痰瘀互结,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弦
胸痹肝郁脾虚气机不畅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乏力胸闷1个月,体型肥胖,近来减肥15kg。舌质淡黯,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胸痹,证属脾肾阳虚、寒凝血瘀。病机为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阴寒内盛,血脉失于温煦,瘀血内阻。
胸痹脾肾阳虚寒凝血瘀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女,62岁,胸闷,胸部针刺样疼痛,气短,乏力,大便黏滞不爽,口唇紫暗,面色黧黑。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略涩。心血瘀阻,气阴不足。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略涩。
胸痹心血瘀阻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胸闷、胸痛间发6年。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气阴两虚,心脉瘀阻。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心阴亏损,血行不畅,心脉瘀阻,阴气凝滞,肝肾亏虚。望诊舌质稍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部憋闷、梗塞感,时有胸痛,腰痛,视物模煳,口干,疲乏。切诊脉细。
胸痹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腰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