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4岁,女性,主诉痛经,经期少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黯澹,量少质稀,头晕耳鸣,疼痛剧烈时需服止痛药。面色皖白,口唇发青,四肢不温,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而紧。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精亏血少,阳气不足,肾虚脑失所养,阳虚寒凝,脾肾阳虚宫寒凝滞。
痛经脾肾阳虚宫寒凝滞精亏血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7岁,女性。主诉两小腿水肿,加重两月,精神疲乏,面色皖白,饮食无味,不饥不馨,空腹嘈杂,口渴喜热饮,入夜难寐且眠浅易醒,时喜悲欲哭,心烦急躁。中医诊断水肿、不寐,证型脾气阴亏虚,运化失司,水液不行兼虚烦不宁。舌红绛少苔,舌刺痛,舌中前端有裂纹,脉弱细数。
水肿不寐脾虚阴亏运化失司
查看详情 →
44岁男性,腰痛,小腹痛,小便混浊,B超提示左肾结石3mm×4mm。面色红润,舌质红紫,苔黄腻,脉弦滑有力,小便如茶,大便干燥。湿热久蕴下焦,氤氲而成结石。
肾结石湿热下焦小便混浊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恶寒,背冷,脘胀纳差,气短倚息,胸痛心悸,腰痛,尿频便溏,小腹冷,闭经4年。面色紫黯,舌有瘀点,脉沉细涩。中医病名属恶寒证,证型为寒湿稽留筋骨,脾肾两虚,瘀血内生。望诊见发枯无泽,肤燥多屑,面色紫黯,舌有瘀点。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寒、背冷、脘胀、纳差、气短、胸痛、心悸、腰痛、尿频、便溏、小腹冷、闭经。切诊脉沉细涩。
恶寒证寒湿稽留脾肾两虚瘀血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神疲乏力,眼睑浮肿,时有咳嗽咯痰,眠欠佳,多梦,小便有泡沫,夜尿1次,大便成形不干。形体肥胖,面色红,面部痤疮。舌澹有齿痕,苔黄厚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为慢肾风,病机为湿热血瘀水停。病程有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轻度脂肪肝病史。
慢肾风湿热血瘀肝经湿热正气受损
查看详情 →
女,45岁,面色少华,乏力明显,易汗,反复感冒,舌澹,苔薄白,脉沉细,血常规示三系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CMD,20q-),中医诊断髓毒劳,辨证寒毒伏髓,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阳虚不动,阴盛内寒,寒积成毒,伤及五脏精气。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寒毒伏髓脾肾两虚气血阴阳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噩梦纷纭,记忆力减退。病程1年。中医病名脏躁,证型肝脾失调,湿郁化热成痰,痰随气升,干扰清窍。望诊面色少华,舌质澹红,苔薄腻、体胖大。闻诊未提。问诊有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噩梦惊恐、胸闷气短、腹胀纳差、倦怠乏力。切诊脉弦滑。
脏躁肝郁化热脾虚痰湿痰随气升
查看详情 →
男,42岁,头晕伴乏力,病程两年。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沉细。脾肾两亏,瘀血内阻。
急性白血病脾肾两亏瘀血内阻脉沉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左脚姆趾、次趾红肿疼痛,病程3年,反复发作,进食肉类后加重。中医病名痹证,证型为痛痹,病机为湿热瘀血内结。面色红润,体胖,舌红苔白,脉滑数。
痛风湿热瘀血足趾红肿行走困难
查看详情 →
2岁男童,主诉两腿逐渐变细,不会站立,右腿尤甚,病程1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倦怠无力,两腿肌肉萎缩如麻杆,食欲缺乏,大便不利,舌质澹,苔白腻,脉细数无力。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阳气不振,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虚不运,肾虚骨软,肌肉萎缩而不用。
小儿麻痹症脾肾两虚阳气不振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62岁,消化不良,呕吐,饮食后即吐,病程较长。胃虚寒,舌质澹红、苔白,脉弦无力。
消化不良胃虚寒舌苔白脉弦无力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一身及目皆黄,色鲜明,腹胀,肝区振水音,双胁青筋缕缕偾张,三脘坚硬如石,小便深黄,大便溏,睡眠可,精神可。肝内多发实性占位,恶性;肝内胆管扩张;腹水;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面色黄暗,舌澹红齿痕,舌尖赤,苔薄白,脉弦细而急无根,重取甚弱,微细按之如无,细而急、重取无力,尺沉弱。
肝癌腹水黄疸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中上腹胀痛2年,进食后痛减,腹胀坠痛,伴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纳谷不香、面黄消瘦,体重40kg。舌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胃脘痛(中气下陷),病机为中气不足,脾约肌松,胃失升提。胃下垂5cm,体征提示胃位置下降。
胃下垂中气下陷脾约肌松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反复头痛、头晕伴胸闷10年,加重1周。高血压病3级,冠心病,频发室早,脑梗死。面色红,舌质红黯,苔薄黄,脉缓结。中医诊断为头痛、胸痹,证属阴虚阳亢,气虚血瘀,心脉瘀阻。
高血压头痛头晕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女性。不思饮食,食后腹胀,饮食稍有不慎则大便溏薄,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不华。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指纹澹。中医病名厌食,证属脾不健运,脾胃不和证。病因饮食不当致脾胃受伤,病机胃不受纳,脾不健运。病位在脾胃。
脾不健运脾胃不和脾虚失健厌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脊背作痛,倦怠乏力,胸背前倾,弯背舒适,挺胸伸腰受限,嵴背疼痛加剧,不能俯卧仰卧。病程自1979年起,持续多年。中医诊断类风湿性脊柱炎。舌绛少苔,面色少华,精神不振。脊椎中段棘突状似竹节,背屈则舒,不能伸仰。血沉45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阳性,抗“O”500单位。胸椎X片示第5~11胸椎小关节面模糊,椎体骨质疏松。
类风湿性脊柱炎肾虚督脉失养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间断头晕头胀10年,加重伴胸闷气短2个月。头晕头胀,心烦急躁,胸闷气短,善太息,周身无力,倦怠嗜卧,口干,颜面肌肉痉挛。舌暗红,苔白,脉沉弦。证属肝阳上亢,宗气亏虚。
高血压肝阳上亢宗气亏虚心烦急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男性。左腰部中度疼痛,排尿时偶有尿道灼热感。病程1周。左肾结石。病因病机为阳虚寒凝兼湿热。体征见面色红润,左腰部叩痛明显,舌正脉平。脉象平。
肾结石阳虚寒凝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经量多,月经8天仍淋漓不尽。面色澹白,舌苔薄白、质澹红,脉细。血红蛋白70克/升,精神萎靡,四肢乏力,气短,语声低。中医病名崩漏,证型气血两亏,中气不足。辨证分析为气血不足。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澹白、舌苔薄白、脉细。
崩漏气血两亏中气不足肾气虚亏
查看详情 →
13岁女性,痉挛性腹痛数月,绕脐疼痛,痛则拒按。湿热生虫,气机不通,食积腹痛。面色萎黄,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神疲体困,两腿无力,腹胀满,大便三日一行,燥如羊矢。饮食不节,偏食暴食,素有鼻衄史及蛔虫症。
痉挛性腹痛湿热内结食积腹痛肠胃积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