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2岁,反复反酸伴咽喉不适1年余,加重1周。吞酸,气郁痰阻证。情志不畅诱发,病程日久,痰邪内生,气郁痰阻。舌淡,苔薄黄,脉弦滑。
气郁痰阻脾胃虚弱肝失疏泻
查看详情 →
男,37岁,春季发作胸骨后灼痛,伴饥饿感、不思饮食、口干、多饮。舌质淡、苔薄,脉弦。厥阴病。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口渴。
食管裂孔疝食管炎厥阴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1岁。胃脘痛10余年,加重近1年。胃脘烧灼样痛,食后尤重,伴胁肋胀,肩背放射痛,泛酸、烧心,嗳气,大便质稀。舌体稍胖,舌质紫绛,少苔。脉沉弦。面色微黄少华。中医诊断胃脘痈(Barrett食管),证属胃脘郁热证。病因病机为酸性物质长期刺激,腐蚀黏膜,日久生瘀蕴热,肝胆疏泄不利,气血郁滞,胆汁排泄受阻。
食管裂孔疝Barrett食管胃脘郁热肝胆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女性。主诉脘腹胀满,便血间断发生3年多。症状包括脘腹满胀、欲便不爽、脘腹隐隐疼痛、大便微溏、1日3次、间断便血、肛门疼痛。舌苔白,脉滑。中医诊断为寒热互结,胃气不和。辨证为寒热互结,胃气不和。舌象白,脉象滑。二诊时脉象沉缓。
胃痛寒热互结胃气不和痰郁气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主诉胸痛3年。中医病名胸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胸痛发作与饮食及体位有关,伴有气体上冲、面色苍白、冷汗。切诊脉沉细。
食管裂孔疝气逆胸阳不振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男,64岁。胸闷、胃脘胀满、口苦。面色晦暗,舌暗红,苔腻,脉缓。肝硬化,病程30年。中气下陷,病位在肝、脾、胃。虚实夹杂。痞满,属肝脾不和,气虚血瘀。慢性肝炎病史。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肠球变形,胆结石史。
肝硬化肝脾不和气虚血瘀痞满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间断发作不欲饮食,食后腹胀20余年,伴呃逆、轻泛酸、口干口苦、大便不成形、畏寒凉。现病史示脘腹胀痛间断发作,舌尖红苔白厚腻,脉弦细。辨证为脾胃失和,肝气上逆。二诊主诉胃中嘈杂、头晕乏力1个月,伴目涩、恶心、干呕、胃中凉、畏寒食、眠差、大便不成形,舌澹红苔白腻,脉弦小数,辨证为脾胃失和,胃气上逆。
食管裂孔疝脾胃失和胃气上逆肝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胃脘疼痛、嗳气泛酸7个月余。胃脘疼痛作胀,泛酸,嗳气,纳差,夜寐欠佳,大便偏干。舌黯紫,苔黄腻。证属中虚湿热,挟有血瘀。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
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湿热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咽部连及胸骨后堵塞、疼痛,胃脘胀痛3年。中医诊断胃脘痛,梅核气。证型为虚热内生,肝胃不和。舌边尖红,苔少,脉弦。症状包括咽部异物感、胃脘胀痛、呃逆、胸闷、焦虑、濒死感。既往史有性急、纳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舌脉提示阴虚内热,肝气郁结。
梅核气肝胃不和肝郁肝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胸痛三年。中医病名奔豚气,证型未明确提及。舌象质澹,苔薄白,脉象沉细。胸痛于餐后睡觉时发作,伴有气体上冲咽喉,面色苍白,冷汗,疼痛放射至肩背,矢气后缓解。病程三年。
食管裂孔疝奔豚气肝气郁结气逆上冲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胃脘部隐痛20年。胃脘隐痛,上午尤甚,伴烧灼、痞闷、胀满、泛酸、两胁及后背胀痛、嗳气少、晨起口干、咽痛咽堵。体征示剑突下压痛,咽部充血。中医诊断胃脘痛。胃镜示食管贲门炎,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出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胃脘痛肝胃不和气滞血瘀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男,39岁,主诉食管裂孔疝,食后灼热感,右足疼痛,尿酸增高。脉滑弦细而数。
食管裂孔疝食积气滞湿热
查看详情 →
男,60岁,胃脘胀满、反胃2年余,近期小口反流食物,泛酸,胸骨后烧灼感,偶有头痛。反胃(胃虚气逆),胃虚气逆。舌暗红,苔薄白,脉弦;舌澹红,苔薄黄,脉弦。面色正常,无明显异常气味,问诊提示胃部症状及病程,脉弦。
反胃胃虚气逆胃气上逆痰阻气逆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胃脘痞胀隐痛2年,伴嗳气反酸、嘈杂似饥、烧心、反酸、易饥、咽中不适、大便干、月经量少、劳后头痛头昏。舌苔薄腻微黄,舌尖微红,脉细弦。证属肝胃郁热,病位在胃,与肝密切相关,病性以标实为主。腹软,上脘轻压痛,胆囊区无压痛。既往有胆囊息肉病史,情绪急躁。
胃脘痞胀隐痛肝胃郁热痰凝气滞咽中不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男性。主诉胃痛2周。现病史示胃脘痛反复发作,伴胃部胀满,干咳少痰,易出汗,纳可,夜寐一般,大便正常。舌红苔薄白微腻,脉沉紧。中医诊断胃脘痛,属脾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脾胃素虚,饮食不节,胃气阻滞,胃失和降,兼肺热伤阴。
胃痛脾胃不和肺热伤阴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骨后痛半年,活动后发作,含服硝酸山梨醇酯可缓解,伴胃脘嘈杂,进食不适,痛及后背,伴憋气。舌质澹红,舌苔白,中心黄厚腻,脉弦。中医诊断为脾胃不和,气郁血瘀之胸痹。病程半年,症状反复,伴胃脘不适、喜暖怕冷、舌边疼痛。
胸痹脾胃不和气郁血瘀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男,49岁。反酸、烧心1年余,加重1周。泛吐酸水,上腹时有疼痛,嗳气及胁胀,胃脘怕冷,喜温喜按,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纳差,长期便秘。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吐酸,证属脾虚肝旺、浊毒内蕴、胃失和降。
食管裂孔疝反酸烧心脾虚肝旺浊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4岁。主诉肝硬化、十二指肠球炎。症状包括巩膜黄染、面色晦暗、胸腹胀满、肝区疼痛、蜘蛛痣、烦躁易怒、体重下降。舌苔白腻,脉缓。诊断为肝硬化,辨证为肝脾不和,气虚血瘀。病程长,有慢性乙型肝炎、门静脉高压、结节性肝硬化等既往病史。二诊症状明显改善,三诊面色萎黄,尿黄,偶有手心热,舌苔稍腻,脉平缓。
肝硬化肝脾不和气虚血瘀消瘦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胃脘痞胀隐痛2年。胃脘痞胀隐痛,嘈杂似饥,烧心,反酸,易饥,咽中不适,大便2日一行,月经量减少,劳后头痛头昏,巅顶跳痛。舌苔薄腻微黄,舌尖微红,脉细弦。证属肝胃郁热,病位在胃,与肝密切相关,以标实为主。
胃痞肝郁反酸灼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男性,主诉吞咽困难4个月。舌质澹暗,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噎膈,证型为脾虚气滞,络伤血瘀证。胃镜提示反流性食管炎D级,食管裂孔疝,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病理示食管黏膜慢性炎症伴急性活动,局部鳞状上皮增生。
噎隔脾虚气滞络伤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