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头时晕痛,失眠,精神不振,心烦怕吵,血压190/120毫米汞柱,恶心,易于出汗,月经量少。肝阳上亢,情志郁结,气血阻抑,血充于上,盈亏失调。弦上溢鱼际,尺弱。面色无华,舌红少苔。问诊见精神不振,心烦怕吵,病程较长。
高血压肝阳上亢气血阻滞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3岁。左肩部及左上肢疼痛无力2个月,疼痛未见缓解且加重,伴麻木,前臂及手部尺侧放射,肩外展及内旋时疼痛加剧。左锁骨上区压痛并向前臂放射,左前斜角肌紧张试验阳性。中医诊断为经络痹阻。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及气味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胸出口综合征经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白带量多1年余。病程1年。中医病名带下病。证型脾虚型。病因病机脾虚肝郁,湿热下注或胃气不足,下元亏损。面色皖白。舌澹,苔白。脉缓弱。
带下病脾虚湿热肾虚
查看详情 →
女,48岁;烘热、汗出2月余;全身阵发性烘热,汗出明显,每日发作10余次,夜间怕热,手足不能盖物,心烦心悸,口干口苦,腰膝酸软,失眠,大便干;舌红苔薄;脉大溢上鱼际;经绝前后诸证;阴虚肝热证;外感风热、内伤七情;舌红苔薄;脉大溢上鱼际。
更年期综合征阴虚肝热证腰膝酸软心烦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诉四肢无力3周。现症见蹲下站起困难,举物费力,手颤抖,脱发严重。诊查见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数。中医诊断痿证,辨证为肝失所养,筋脉迟缓,脾虚。病机为肝肾之虚,气血津液不足。四肢肌力V级,近端力弱,双肱二、三头肌桡骨膜反射减弱,双膝反射消失,可疑感觉减退。
痿证肝肾虚气血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男,41岁,腰酸困,乏力,尿蛋白++、潜血+。面色晦暗,舌淡胖苔薄白有齿痕,手掌皲裂,指甲有竖形条纹,双下肢浮肿。语声低,脉沉缓细弱,右尺无力。中医诊断水肿,病属肾阳气虚,湿瘀阻滞经络。腰右侧显著酸痛,伴臀部及下肢疼痛,畏寒,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口干不欲饮水,睡眠不实,大便稀软,小便清长有泡沫。双肾区略有叩痛,血压偏高。
肾阳气虚湿瘀阻滞腰酸困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胸闷喘咳,喘时汗出,倚息难卧,吐黄稠痰,口苦,鼻流清涕,纳差。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浮滑上鱼际。双肺痰鸣音。辨证为风寒外束,痰热阻肺。中医病名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为风寒与痰热交阻于肺,窒塞不通。
喘息性支气管炎风寒外束痰热阻肺痰浊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右踝肿痛、活动受限7天。右踝部肿胀,可见皮下瘀斑,内翻畸形,压痛明显,骨擦感存在。X线片示右三踝骨折。中医诊断为骨折,辨证为气滞血瘀,骨断筋伤。
三踝骨折气滞血瘀骨断筋伤
查看详情 →
40岁男性,咯血,胸膺疼痛,右手臂内侧麻木,不能屈伸,拇指不能动弹,咳嗽,咯痰不夹。肺与手太阴经脉俱病。肺病表现咳嗽,咯血;手太阴经脉病变表现胸膺痛,臂内侧麻木,不利屈伸,拇指不用。痰瘀交阻于肺和手太阴经脉。
肺结核痰瘀交阻胸痛臂麻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腰腿痛2个月,近半月加重。腰痛剧烈,右腿放射痛,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异常,右小腿外侧麻木,肌张力减弱。舌澹,苔薄白,脉弦紧。腰椎间盘突出,血瘀阻滞。腰伤后致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受阻,气滞血瘀,经络运行不畅。
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阻滞腰痛经络运行不畅
查看详情 →
19岁,素体瘦怯,阴液不足,肝火甚旺。唇上焦黑干燥,舌绛燥干硬,大便泄泻如流,小便短赤,点滴疼痛,干呕灼热,神昏澹语,咳嗽稠痰,间有血点,咯血鼻衄,便结不畅,潮热,咳嗽痰爽,大便下血紫红成块,腹中疼痛,大便欲解不解,小便涩痛,大便二日不解。邪热著营络,烁耗津液,液涸动风,下焦龙雷之火挟之上腾,肝阳平,肺中阴火未潜藏,肝热袭肺,逗留不退,肝肾阴火凌心。面色焦黑,舌绛燥干硬,苔焦黑无津,舌淡红微胖,舌心红润,两畔滑腻。脉弦劲而数,溢出鱼际,洪数,溢出寸口,尺部不起,左脉弦数,右浮芤而数,左沉弦,右濡数,左弦滑,右濡缓,左弦坚微数。
阴液不足肝火上炎津液耗损动风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四肢无力月余。痿证(敌百虫中毒后遗症),气血虚弱型。四肢肘膝以下无力,肌力I~Ⅱ级,肌张力低,皮温低,大小鱼际萎缩,站立不住,手不能拿筷,痛觉减退,手足多汗,双膝反射消失,舌澹,脉缓。
痿证气血虚弱肌力低下肌张力低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头晕痛,失眠,精神不振,心烦怕吵。脉弦上溢鱼际,迟弱。诊断为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气血阻抑,血充于上,盈亏失调。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
高血压肝阳上亢下虚上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右手麻木20天,伴头昏一周。右手小鱼际侧麻木,右上肢困重,劳累后加重。腰膝酸困,体力不佳。舌质紫暗,苔黄厚。脉沉弦。颈椎3~6椎体增生,椎间隙狭窄,双侧第五椎间孔缩小变形,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证属气虚血瘀,肾气不足。
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主诉进行性四肢乏力半年,病程自2005年10月起。四肢乏力,双手不能持物,肌肉萎缩,偶有饮水呛咳,体重减轻5kg。舌胖暗,苔薄白,舌中肌肉跳动,脉沉细。中医病名属痿证,证型为脾肾虚损、瘀血痹阻。病机为脾肾虚损,气血瘀阻,筋脉失养。四肢肌肉萎缩,肌束震颤,乏力,关节疼痛,舌脉异常。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脾肾虚损瘀血痹阻四肢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现症为中风瘫痪。右手鱼际纹、近心横曲纹、中指地部及虎口处呈现青黑绛红气色,提示厥阴肝经、阳明胃经、大肠经、心包经、肾经及下焦存在寒热错杂、风邪侵袭。井穴知热感度测定显示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左右侧数值失调,心经、肾经、胃经、脾经亦存在明显异常,提示心阳虚、肾虚寒、脾胃寒湿、肝胆血虚寒瘀、大肠虚寒挟痰湿。
中风瘫痪血虚寒瘀肾虚寒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左手背二掌骨处外伤后出现左臂肌肉萎缩、左手麻木无力、不能持物、腕垂状。左前臂肌肉及大小鱼际肌肉萎缩,左手皮色暗紫,肌张力低,左肘关节不能屈曲,左手握拳及对掌运动不能。舌红、苔黄腻,脉沉细稍弦。中医辨证为外伤经络,气血不运,筋肉失养。
外伤性正中神经麻痹气血不运筋肉失养肌萎缩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主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2年。肢体乏力,双上肢及双下肢肌肉萎缩,双手掌大小鱼际肌、双肩部斜方肌、双侧肩胛肌、双上肢肱二三头肌、双大腿肌群萎缩,双上肢上举不能,双手活动不灵活,不能持物及书写,偶见四肢肌肉震颤。舌澹红,苔白浊,脉沉细。诊断为痿病,证属脾肾两虚。
痿病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主诉左手尺侧麻木,手臂无力,提物吃力。病程自1966年10月起,逐渐出现两手大、小鱼际肌肉萎缩,肌电图示三角肌、大鱼际肌双相及多相电位。诊断为“痿”。舌苔薄白,脉象细。肌肉状况为两手大、小鱼际肌肉消失,左手握力明显减弱。病机属肾阴偏虚、虚风内动。
进行性肌萎缩肾阴虚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男性。主诉腰痛半年余,加重一周。症状包括腰痛、酸楚不适、怕凉怕累,腿膝酸软无力,背恶寒。体格检查示腰椎棘间、棘旁轻度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脉象沉迟无力,舌淡苔薄白。辨证为肾阳虚衰,气血运行不畅,血不荣筋骨。诊断为腰肌劳损(血瘀腰痛)。
腰肌劳损肾阳虚血瘀腰痛腰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