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女性,左侧肢体瘫软无力、麻木4天。高血压病史。神志尚清,血压210/110mmHg,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I”级。舌质澹,有瘀点,脉弦。诊断为中风(脑血栓),肝阳上亢、瘀血阻络型。
中风脑血栓肝阳上亢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反复眩晕、头懵、头胀痛伴后枕部发紧,病程3月。眩晕,证属痰瘀阻络、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挟痰热上扰清窍。面色红赤,舌质暗红、舌体胖、齿痕舌、苔黄略腻,脉沉弦有力。症状包括眩晕、耳鸣、口苦、头胀痛、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加重因素为烦劳、郁怒。既往长期嗜烟酒,性格急躁易怒。
眩晕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双下肢浮肿20天,烦躁,不时击打自己,有时大喊大叫,纳差,小便量少。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沉缓。中医诊断水肿。辨证土虚木旺,不能制水。病机土虚不能制水,泛溢肌肤,流淫四肢,致双下肢浮肿;土虚则木旺,厥阴风木升发太过,故烦躁;肝旺疏泄不能,肝在声为呼,故见不时击打自己,有时大喊大叫;脾虚不能运化,故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沉缓为脾虚水湿内停之象。
肾病综合征土虚木旺脾虚水湿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月经量过多,经期提前2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属“崩漏”。脾虚肝郁肾虚证。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月经初潮1年余,经期不规律,近2月经量明显增多。超声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
月经不调脾虚肝郁肾虚肝肾同源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前阴及口腔粘膜溃疡,低热,关节疼痛,下肢结节性红斑。口腔颊粘膜椭圆形溃疡,基底平坦,表面附灰白色纤维膜,周围红晕。前阴及肛门会阴处均有溃疡。身体瘦弱,面色潮红,周身关节疼痛,目微赤,口干,声微哑,大便微溏。舌白滑而腻,脉沉滑。诊断为眼、口、生殖器综合征。辨证为狐惑。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
狐惑湿热内蕴口腔溃疡前阴溃疡
查看详情 →
13岁女性,多饮多尿9月余。舌苔薄白,脉细弦略数。辨证为先天不足,气阴两伤,肾虚不固,膀胱失约。病程较长,症状表现为饮水量增加,尿频尿多,尿色澹黄或清,伴有咽喉疼痛,面颊稍红,月经停经半年。
尿崩症气阴两伤肾虚不固膀胱失约
查看详情 →
3月女婴,主诉腹泻6日,大便不化奶瓣,每日泻三四次。舌苔白,脉细。诊断脾虚泄泻。病程6日。舌象苔白,脉象细。病因病机为脾不升清,下注大肠,输化无权。病程中由泄转吐,胃失通降,乳滞不运。
脾虚泄泻乳食停滞胃失通降
查看详情 →
44岁,主诉脑出血术后半身不遂、失语4个月。高血压病多年,情志不遂后突发剧烈头痛、半身不遂、神志昏迷。半身不遂,失语,头痛,抽搐。右侧上下肢瘫,肌力右上肢0级,右下肢2级,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半身痛觉减退。BP19.3/13.3kPa。舌红、苔白干、脉弦滑。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型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挟痰上扰。
中风中经络肝阴不足肝阳偏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少腹急胀,气从下陷,脘下不畅,痰多食少,消瘦,脉虚数而细,舌苔糙白。诊断为肾虚肝逆。望诊舌苔糙白,切诊脉虚数而细。二诊见脉弦细,三诊脉细滑,舌白,四诊脉弦滑无力,舌红苔白。双疝,睾丸坠大,作痛,腹胀气喘,脉小数,舌白。诊断为寒湿结于肝肾之络,阳气不通。问诊见少腹胀、气从下陷、口泛甜味、胃纳未复、胸次不适。闻诊未提及,望诊见舌苔腐白。
肾虚肝逆寒湿阻络气虚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男性。主要症状为毒瘾发作时呵欠喷嚏,泪涕不断,焦虑烦躁,坐卧不宁,哭闹呻吟。病程半年余。中医病名属肝胆郁火,湿热蕴毒。病因病机为肝胆郁火,湿热蕴毒。望诊见面目红赤,呆滞无神。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稍数。二诊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三诊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稍数。四诊见舌质澹红,苔薄黄,脉弦。
鸦片成瘾肝胆郁火湿热蕴毒烦躁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腰背疼痛1年,加重半年。腰骶部和骶髂关节深压痛,夜间疼痛,晨起嵴柱僵硬,活动后稍缓解。舌暗红,苔白,脉沉细、尺弱。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肾虚督寒,寒邪瘀滞。面色晦暗,舌暗红,苔白,脉沉细、尺弱。腰部嵴柱变直,运动受限,生理弯曲消失。骶髂关节压痛,双侧“4”字试验阳性,Gaenslen试验阳性,骶髂关节分离试验阳性和压迫试验阳性。X片示双侧骶髂关节炎Ⅱ级改变。
强脊炎肾虚督寒寒瘀阻滞腰背痛
查看详情 →
男,47岁,双下肢麻木乏力3个月余,加重伴排尿困难1个月余。双下肢麻木重于小腿,左侧较右侧严重,活动后出现间隙性跛行,休息后缓解,排尿困难,小便点滴而出,伴剧烈疼痛,大便干结。神清,精神差,形体枯槁,极度消瘦,舌淡,苔白腻,脉沉无力。双下肢肌力约3级,脐平面以下感觉减退。中医诊断为癃闭-脾肾阳虚证。
中枢性排尿困难脾肾阳虚证排尿困难夜尿频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憋气5天,加重4小时,慢性支气管炎4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0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衰10余年。深昏迷状态,颜面、眼睑浮肿,双瞳孔缩小,颜面及四肢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湿啰音,心率119次/分,右上肢、双下肢可凹性浮肿,四肢腱反射减弱。舌澹暗,舌干有裂纹,苔薄少而干,脉沉数。
肺性脑病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高钾血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嗅觉减退伴鼻部不适3年余。体倦易乏,腰膝酸软,口澹乏味,喜温饮,食纳不佳,肢凉不温,夜寐不安,夜尿频。舌淡而胖,苔白,脉细弱,尺脉尤甚。鼻腔黏膜澹红,下甲无明显肿胀,中隔稍显不规则偏曲,中甲稍显水肿。咽部黏膜稍显黯红,扁桃体萎缩,鼻咽黏膜黯红,喉腔黏膜黯红。辨证为气阳虚弱,鼻窍失养证。
嗅觉减退肾阳虚弱鼻窍失养体倦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肌热一周未解,无汗,寐不安,苔腻,脉浮缓。寒邪外束,中湿遏阻,营卫不和,三焦失化。病名伤寒湿阻。面色未提及,舌象苔腻,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肌热、无汗、寐不安、苔腻、脉浮缓,脉象浮缓。
伤寒湿阻寒邪外束中湿遏阻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因车祸外伤后胸痛伴意识丧失入院。入院时体温35.5℃,心率140次/分,血压44/20mmHg,呼吸42次/分。影像学检查示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血气胸、蛛网膜下腔出血、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伴截瘫。首次中医诊断为肺痈初期,痰热壅肺证。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二诊诊断为卫气同病。三诊诊断为脾肾阳虚,痰呈白色泡沫状,小便色白,大便不能自控。四诊诊断为温肾阳,顾脾阳。
肺痈初期痰热壅肺证卫气同病太少两感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0岁。主诉肺癌脑转移术后左侧肢体不遂15天。体瘦,面色晦暗,夜眠差。舌嫩偏红无苔而润,脉浮数偏弦按之空虚。舌象变化提示阴虚内热,脉象反映阳气虚而鼓动无力。病程15天,属术后恢复期。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辨证,病因病机涉及术后气血亏虚、络脉瘀阻。
肺癌脑转移左侧肢体不遂肝肾不足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女,57岁。主诉晨时心中烦闷,右侧颞部肌肉跳动,口角向右偏,左颊部乏力,吃饭滞留口中,漱口漏水。左额纹变浅,左眼闭合不全,左鼻唇沟变浅,示齿时人中沟、颏唇沟右偏1厘米。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问诊提示面部肌肉异常及功能障碍。脉象未提及。
面瘫肝气郁结风邪阻络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9天,全身硬肿,面无表情,哭声细小,息微肢冷,拒绝吃奶,全身青紫硬肿,大便稀溏呈绿色,小便少,指纹青黑直透命关。胎禀不足,脾肾阳虚,产程过长,复感寒邪,阳气不能达于肌表。面色青紫,舌象未提及,声音细小,气味未提及,症状包括硬肿、肢冷、拒食、青紫、稀溏便、少尿,脉象未提及。
新生儿硬肿症脾肾阳虚阳虚阴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双眼夜盲伴视界狭窄2年,症状包括夜间视物模煳、视界狭窄、眼球胀、耳鸣、畏寒肢冷、周身乏力。舌象澹苔白腻,脉象沉细。中医诊断高风内障(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辨证脾肾两虚,阳气不足。望诊见舌澹苔白腻,切诊脉象沉细。病程2年,无性别及年龄记载。
夜盲症脾肾两虚阳气不足视疲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