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6岁女性,主诉痛经伴呕吐、泄泻5年。痛经于行经前4~5日开始,经期第一日小腹坠痛,伴呕吐、泄泻,吐泻后疼痛减轻。平素性急易怒、汗少、手心潮红、脚凉、阴部潮湿、小腹发凉、纳差胃胀、反酸、口苦、大便黏滞、小便黄。舌红苔薄白,脉小弦微滑。经前双侧面颊红疹加重,经后减轻。月经量少色黑伴血块,周期27日。病程5年。中医病名为痛经,证型属肝胆湿热内郁,病因病机为肝木亢盛横克脾土,胃气上逆则呕吐,脾失运化则泄泻。舌红苔薄白,脉小弦微滑。
反酸痛经肝胆湿热呕吐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7岁,主诉腹部不适1周。左上腹至剑突下隐痛,腹胀,纳差,反酸,烧心感,大便稀。慢性胃炎病史。胃镜检查示糜烂性胃炎(2级),活检提示轻度慢性浅表性炎,肠上皮化生(+)。中医诊断为脾胃气虚,瘀滞毒损。舌淡,脉弦细。
反酸慢性胃炎脾胃气虚瘀滞毒损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胃脘疼痛,呃逆反酸,空腹痛甚,得食则减,时轻时重。饱食后突然大口吐血,血中夹食物。脉象细弦虚数,舌象澹红,苔白薄,面容失血,呼吸急促,大便隐血阳性。中医病名属吐血,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详述。望诊见失血面容,舌象澹红,苔白薄。闻诊见气息急促。问诊见胃脘痛、呃逆、反酸、空腹痛、吐血。切诊见脉细弦虚数。
反酸胃脘痛吐血失血面容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胃脘痞满伴反酸,病程6~7年。舌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痞满,辨证胃虚气逆,升降失和。主症为胃脘痞满、反酸、嗳气、胸部满闷、烧灼感、纳差、口苦。病史为反流性食管炎多年。
反酸痞满胃虚气逆升降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胃脘痞胀隐痛2年。胃脘痞胀隐痛,嘈杂似饥,烧心,反酸,易饥,咽中不适,大便2日一行,月经量减少,劳后头痛头昏,巅顶跳痛。舌苔薄腻微黄,舌尖微红,脉细弦。证属肝胃郁热,病位在胃,与肝密切相关,以标实为主。
反酸胃痞肝郁灼热
查看详情 →
女,46岁,胃脘痛半年,伴烧心、反酸、舌中间疼痛、口臭、纳呆、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湿热中阻,浊毒内蕴。
反酸慢性萎缩性胃炎湿热中阻浊毒内蕴
查看详情 →
女性,64岁,反复反酸半年余,再发加重1个月,腹胀,口苦,情绪欠佳,易疲乏,烘热汗出,畏寒肢冷,四肢不温,眠差梦多,纳一般,二便调,舌澹红夹青,薄白苔,舌下络脉迂曲,脉细弦、尺沉,脾肾阳虚,瘀血阻滞,症积。
反酸脾肾阳虚瘀血阻滞腹胀
查看详情 →
女,62岁。纳差、胃胀、反酸10余年。头晕、乏力、食后胃胀、剑下痞满、气喘、反酸、大便稀。舌淡红,苔白,脉沉细。诊断为心下痞,证属脾胃不和。
反酸慢性胃炎脾胃不和胃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进食时胸骨后疼痛2年,伴胸脘胀闷,呃逆频频。中医病名胸痛,证型脾胃气滞,痰气交阻。舌暗苔白略厚,脉细滑。纳差,反酸,痰涎较多。
反酸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脾胃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胸骨后烧灼、疼痛,嗳气反酸,脘腹痞满不舒,反酸伴胸骨后灼热疼痛加重,吞咽不利,反食频繁,口苦咽干,胃脘胀满,纳呆食少,小便量少而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食管瘅,证型肝胃郁热证。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热,横逆犯胃,中焦气机升降失调。
反酸食管瘅肝胃郁热中焦气机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男性。主诉胃胀、胃痛1月余。现症包括胃脘部胀痛、反酸、纳差、口唇干、饮不多、乏力、大便稀。舌红苔白腻,脉弦。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属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肝郁脾虚,兼湿邪停滞。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白腻、脉弦。
反酸胃胀胃痛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女,56岁,头项僵硬而痛,伴头晕、双手麻木,病程5年余。颈椎病,颈5-6椎间隙狭窄。苔薄少津,脉沉细。头项僵硬而痛、头晕、双手麻木、时好时发、劳累后加重。面色正常,舌象薄少津。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病史有萎缩性胃炎,反酸、嗳气频。经络异常涉及太阴经、少阳经、手厥阴经、手太阳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辨经病在太阳经、督脉、太阴经、少阳经、阳明经。
反酸颈椎病萎缩性胃炎少阳经异常
查看详情 →
男,63岁,胃脘反复疼痛十余年,纳后及食后疼痛加重,喜按,反酸,少呃逆。舌苔白厚,脉弦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饮食不节,毒邪内侵。
反酸胃脘痛Hp阳性消化性溃疡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胃脘隐痛、反酸、嗳气,病程未明确。舌淡胖苔白腻,脉弦。中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肠上皮化生,辨证为肝胃不和。二诊主诉胃痛减轻、眠差乏力,舌淡胖苔白,脉弱,辨证为脾虚气血生化乏源。
反酸胃痛嗳气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胃下垂病史15年,时有反酸,大便偏干。舌苔薄,脉细弦滑,左部弱。中医诊断心脾不足,消化失职。
反酸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大便干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胃脘痛反复发作2年,加重2周。食多后疼痛明显,腹胀,肠鸣,四末不温,反酸,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苔薄,脉弦细。二诊时舌胖嫩,苔薄黄。症状包括胃痛减轻,大便稀,手足凉,天凉后指关节屈伸不利。
反酸胃脘痛脾胃虚寒肝气犯胃
查看详情 →
女,40岁,心下胃脘部疼痛,入夜遇寒尤甚,食后胃胀,反酸烧心,大便时有溏泄,舌淡有齿痕,苔白稍腻,脉弱,脾胃虚寒,气滞血瘀,C13呼气实验 Hp(-)
反酸慢性胃炎脾胃虚寒气滞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反复上腹部隐痛6年,加重3个月,伴恶心、上腹饱胀、反酸。面色红润,舌质偏红苔微黄腻,脉滑数。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诱因饮酒。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属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湿浊内生。
反酸慢性胃炎肝郁脾虚胃脘痛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胃脘痛3年,伴胃脘痞胀、胃痛、反酸、烧心、食纳差、消瘦、大便偏干、眠差。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属胆热犯胃。舌象提示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弦滑。病程3年,症状以胃脘痛为主,伴消化系统功能失调。
反酸慢性浅表性胃炎胆热犯胃胃痛
查看详情 →
女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阵发房颤,病程2年余,阵发房颤7月余。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口干、胃脘堵闷、反酸、大便干。舌红暗尖有瘀点,苔薄黄。脉细涩兼数。辨证为心阴血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
反酸心阴血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