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3岁,女性。反复头昏头重5年余,伴咳嗽、咯痰白黏、苔薄起腻、脉滑数。中医病名风眩、咳嗽,证型肝肾不足、痰湿内生、肺失宣降、脾虚湿盛。望诊舌淡红,苔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头昏头痛、颈项不和、动则腹泻、咳嗽咽痒、咯痰白黏;切诊脉滑数,后变为细。
肝肾不足痰湿蕴肺脾虚湿盛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袁某,27岁。面浮肢肿,尿量减少,体重迅速增加,面色无华,神疲肢冷,口淡,厌食。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滑。肾虚。病机为肾失职,水聚泛溢。肺脾肾三脏失调,肾阳不布,化气行水失常。
妊娠肿胀肾阳不足水湿内停脾虚失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诉尿蛋白(++)持续1年,伴腰酸乏力、精神欠佳、口淡、睡眠稍差、大便偏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脾肾气虚。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脾失运化,肾失固摄,致尿蛋白异常。
湿疹脾肾气虚尿蛋白蛋白尿
查看详情 →
女,64岁。腹胀持续性,逐渐加重。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气血亏虚,脾肾不足,瘀毒互结。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神疲易倦,贫血貌,进食少,大便干结,5~6天一次。术后病理提示恶性肿瘤,瘤转移。术后气血受损,脾胃运化失调,脾肾亏虚。
卵巢肿瘤气血亏虚脾肾不足大便干结
查看详情 →
40岁男性,主诉口中清水泛泛、口淡乏味,口水外溢,病程3天。舌淡,苔白腻,脉滑。中医诊断为水湿内停,证型为脾胃不和,水湿内停。病因病机为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涎液上溢。
水湿内停脾胃不和口水过多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右胁胀痛,口淡乏味,腹胀便溏,手足心热。病程较长,有黄疸型肝炎病史。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无力。体征示肝区触痛,肝脾可触及,质中等硬度。中医诊断胁痛,辨证肝郁脾虚,内挟湿热。病机为肝失调达,肝木横犯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蕴。
慢性肝炎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产后大量出血,血压下降,经缝合止血,输血总量2715毫升。产后出现剧烈头痛,头筋跳动,头汗淋漓,烦躁不安。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诊断为产后血去过多,血虚阳浮,阴不维阳,虚阳上扰。症状包括头痛、头汗、烦躁、烦渴引饮。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产后出血及并发症。
产后出血血虚阳浮阴不维阳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61岁,主诉贲门癌术后3个月,胃脘胀痛,泛酸,口干,口淡无味,饥不欲食,头晕,乏力,气短自汗,便溏。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细无力。气阴两虚,毒瘀交阻、胃失和降。症状包括食欲增加,精神好转,胃脘偶胀满,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脾胃虚寒、胃失和降。胃脘胀满,喜温喜按,有饥饿感,纳食增加,大便成形,乏力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贲门癌气阴两虚脾胃虚寒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男性。主诉哮喘30余年,近来发作,喉鸣如拽锯,不得平卧,痰白沫,恶寒,口淡。脉濡滑,苔薄白。诊断为外寒与内饮搏结,肺失宣降。舌苔薄白,脉濡滑。二诊脉细滑带数,舌质红。三诊脉滑带数,舌红苔白中黄。病机为肺阴不足,痰饮化热,寒附痰渐化热,肺气不降。
哮喘痰饮肺失宣降肺阴不足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腹泻如水,日解两次,伴发热,口澹,身冷,病程短。舌澹红,苔薄白,脉细稍数。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四诊信息包括舌澹红、苔薄白、脉细稍数。
口淡妊娠腹泻发热呕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中年,性别女。主诉为虚烦不解,精神不爽,心中烦乱,夜不能寐,时时虚悸。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气不舒,余热干扰,心神不静,胆气不正。病因病机为病后余热干扰,心神不静,胆气不正。望诊见面色苍白,舌红,苔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食欲欠佳,口淡无味,头目不爽。切诊见脉浮弦微数。
虚烦不得眠胆气不正心神不静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大便秘结,排便困难,病程4年余。中医病名便秘,证型虚秘。病因病机为长期使用苦寒泻火之品致脾胃虚寒,气机不畅。望诊面色白,舌淡暗、苔白润。闻诊无特殊。问诊见气短倦怠,心悸,眩晕,口淡,腹胀满而痛,时有肠鸣,大便不畅,努责难下,小便清长,肢冷。切诊脉沉弱。
便秘虚秘脾胃虚寒肾阳虚
查看详情 →
男,23岁,坠堕伤入院,左股骨粗隆间粉碎型骨折,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发热心烦,少气懒言,头晕心悸,纳差口淡。舌质淡红,苔黄,脉细数无力。证属股部瘀血发热,痹阻经脉。
纳差口淡左股骨骨折瘀血发热痹阻经脉
查看详情 →
男,53岁,不寐反复发作3年,病轻时每晚能睡5小时,病重时每晚仅能睡2小时。主症为不寐、多梦、心烦、急躁,兼症有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咽中有痰、咳痰不利。舌质淡,苔厚腻,脉沉弱。中医诊断为心阳虚。病因病机为阳虚夹痰。
不寐心阳虚阳虚夹痰舌淡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睡眠不好半年,夜间久久不能入寐,日间头昏脑胀,四肢乏力,口淡无味,饮食不香。舌苔白厚腻,六脉缓濡。证型为痰湿壅阻,胃中不和。
失眠痰湿壅阻胃中不和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主诉心悸、胸闷、心悸、胸痛,病程一年。中医诊断为心阳不振,心气不足。证型属心阳不振,心气不足,反复感受寒凉之邪致气滞寒凝。面色微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迟。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口淡、乏力、便溏、睡眠不佳、畏寒、双下肢发凉作痛、喜暖怕凉。
病毒性心肌炎心阳不振心气不足气滞寒凝
查看详情 →
女,44岁,咳血,痰多粘黄,胸闷,口粘,纳谷无味,大便干结,四肢关节酸痛,心悸,气短,午后面颧潮红,手心热,形寒背冷,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少荣,舌淡红,苔薄腻,脉细软带数,气阴两虚,痰热内蕴,肺络受损,脾肾亦亏
咳血气阴两虚痰热内蕴肺络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右眼视力减退,病程近11个月,近4个月加重。主症包括视物变形、视力差、眼痛、右侧偏头痛、大便溏薄、睡眠欠佳、口淡乏味、头晕。脉弦细,舌色淡、苔薄腻。诊断为视惑,辨证为脾阳不振,血虚受风。后期辨证转为脾阳已充,最终辨证为肝肾阴虚。舌质澹,苔薄白,后转为色红、苔薄。
渗出性视网膜炎脾阳不振血虚受风血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男性。主诉间断胃脘部胀满疼痛半年余。现病史示胃脘胀满,饭后加重,恶心,嗳气,口淡无味,便溏,舌苔白厚,脉沉。体征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炎症,HP(-)。辨证为中焦虚寒,痰浊阻胃。望诊示舌苔白厚。闻诊未提及。问诊示症状及病史。切诊示脉沉。
胃脘胀痛中焦虚寒痰浊阻胃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小腹胀满,小便频而量少,排尿需按压下腹,时有恶心,纳饮减少,疲乏无力。病程3月。中医病名属神经原膀胱、肾功能衰竭。证型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督任失养,膀胱气化不利,浊毒内停。面色苍黄,眼睑苍白,舌质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腹胀难忍,腰腿软,面目及下肢浮肿,纳食不香,口淡无味。
肾功能衰竭神经原膀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