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男性,神烦气粗,心悸气短,潮热汗出,口干咽燥,尿频尿急,夜尿4~5次/晚,小便淡黄,大便干燥。舌红、苔腻,脉细数。前列腺癌晚期,气阴两虚,湿热下注。
心悸气短尿频尿急前列腺癌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尿频、尿残留、少腹部胀满不适,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诊断为子宫下垂。病因病机涉及肾阳不足、寒凝经脉。面色黄暗,舌暗澹红,脉细弱。心悸、肢冷、腰冷胀痛、头痛恶风、大便先硬后溏、小便清、少腹部不适、腹直肌拘挛。
子宫下垂肾阳虚血虚寒凝
查看详情 →
女性,55岁,间歇性发热1月有余,低热体温36.5℃~37.2℃,口干口苦,舌苔薄白质淡有齿痕,脉细弱,辨证为气阴两虚,以阴虚为主,病机为肺肾阴亏,心气不足,肺有伏热,津液被耗,水不涵木,肝气外泻。舌质淡,舌苔白厚体胖有齿痕,脉细弱而数。
发热待查肺肾阴亏心气不足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心慌10余年,加重1年。病程10余年。中医病名胸痹心悸,证属心脾虚弱,心神不宁型。面色白,舌质暗澹,舌苔薄白,脉沉细数。失眠烦躁,饮食欠佳,夜尿频多,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病史喜食肥甘咸味,曾患高血脂、糖尿病,工作劳累,易于紧张。病因病机为心脾虚弱,气血乏源,心失所养,痰湿阻滞,心神不宁。
夜尿频多心脾虚弱心神不宁心肌缺血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病程8年余。主要症状包括高血压、头晕、失眠、心悸、面浮肢肿、面部烘热感、腰膝酸软、耳鸣、夜尿频。面色潮红,舌质稍淡,苔白腻,脉沉弱。中医诊断为真阴元阳俱亏,虚阳上浮。病机为阴精亏耗,命门火衰,阴阳俱虚,虚阳上浮。
高血压肾阴虚虚阳上浮
查看详情 →
女性,36岁,持续发烧、腰痛3个月,加重3天。发热寒颤,头身痛楚,腰痛拒按,面色㿠白,心悸气短,渴不欲饮,恶心呕吐,尿频急痛,艰涩量少,大便数日未行。体温39.5℃,左侧肾区叩击、压痛明显,腹股沟淋巴结肿大。WBC 34.2×10⁹/L,N 94%,尿PH 6.5,PRO(++),脓细胞(++++),BID(++),肾上皮细胞和管型少许。腰痛,热淋,热毒炽盛。面色㿠白,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描述包括发热、腰痛、恶心、尿频急痛等,脉象未提。
肾盂肾炎热淋热毒炽盛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3岁。主诉夜间心悸胸闷、夜尿频、听力下降、嗳气、疲乏无力、腹胀肠鸣、怕风。舌质嫩红,舌苔薄黄腻。脉细弦。既往病史有冠心病、慢性胃炎。诊断为胸痹,辨证为阴阳失和。二诊时舌澹黯,舌苔白,脉细,诊断为泄泻,辨为脾失健运之证。三诊时胸闷好转,腹泻止,腰酸,大便干,眠欠佳,有时心慌,舌苔薄白,脉细,诊断为胸痹、感冒,辨证为风邪未尽之证。
胸痹阴阳失和气虚卫表不固
查看详情 →
男,体倦乏力,周身疼痛10月余。骨痹,证属肝肾亏虚,邪毒瘀。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头晕、视物模糊,偶咳嗽咯痰,夜尿频,大便黏滞不爽。腰骶部及腿部疼痛,左侧肋骨疼痛,双侧肋骨、腰骶部及下肢疼痛。血常规、X光片提示骨质疏松,椎管狭窄,多发性骨髓瘤IgGλ型,DSIII期,ISSIII期。
骨痹肝肾亏虚邪毒瘀
查看详情 →
张某,47岁,男性。主诉夜间尿频半年,近日加重,伴腹泻、头痛头晕、脱发、心悸气短。舌苔薄白,脉沉。诊断为夜间尿频,辨证为脾肾气虚。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膀胱不约。
夜间尿频心悸气短脾肾气虚腹泻
查看详情 →
女,56岁,胸闷、胸痛反复发作1年,加重1周。胸闷痛,心悸心慌,劳累后明显,腰背酸胀,大腿以下酸痛,疲倦乏力,口干,睡眠欠安。舌质澹紫,苔薄白腻,脉细少力。中医诊断为胸痹,辨为气阴两虚,心脉瘀滞证。
心悸心慌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心脉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尿频、尿多3个月,每日排尿10余次,尿量近10L,伴烦渴多饮、口干、纳差。舌澹紫、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年老脾肾虚衰,气阴不足,水关失固。诊断为尿崩症(中枢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辅助检查示尿比重低,血糖正常,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内分泌功能试验阳性。
心悸乏力尿崩症脾肾阳虚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男,60岁,间断头晕头胀偶伴头痛如裹3月余,加重10天。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波动在140~190/90~120mmHg之间。头晕头胀,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小便清长夜尿频,大便秘结。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眩晕,阴虚阳亢证。
眩晕阴虚阳亢证高血压
查看详情 →
女,60岁,阵发性胸闷心悸,时有刺痛,放射于背部,汗出,乏力,头晕,腰酸,畏寒,下肢浮肿,大便溏薄,夜尿频数,腹胀,停经7年,潮热汗出,膝关节作痛。舌紫苔薄白,脉细缓。肝肾不足,气血失和。肝肾亏损,气血失和。
胸闷心悸夜尿频数高血压冠心病
查看详情 →
女,31岁,尿频、尿痛、尿赤热、腰痛、腹胀、下肢浮肿、头晕、心悸、少腹里急、口干渴,病程13年,1964年9月复发。舌红、苔白,脉细数。证属湿热下注兼挟瘀血,后转为热去而湿重,最终病机属肾气不足。
尿道炎膀胱炎湿热下注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反复腰酸2~3年,伴尿频、尿急、尿痛,腰酸加重,后背抽痛,低热,心悸,短暂神志不清,小便失禁。舌质暗红,苔少,脉弦数。中医诊断为淋证,证型为肾虚不固,气阴两虚,湿热下注。病程较长,有慢性尿路感染病史,伴有房早、短阵房速,血压偏低。
淋证肾虚不固气阴两虚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入睡困难3年余,眠浅易醒,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耳鸣,喜叹息,嗳气则舒,左足跟麻木,食少,大便干,小便可,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脉沉弦细无力。月经常提前,量少,色暗,有血块。平素易“上火”,口臭,牙龈肿痛,夏天易出汗,剖宫产术后出汗更明显。中医诊断不寐,辨证为痰瘀互阻,气阴两虚,虚热扰神。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脉沉弦细无力。
不寐气阴两虚虚热扰神痰瘀互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头晕目花,口燥,胸闷,手足发麻,肢节酸楚,咳嗽,苔较燥,脉濡细。既往有高血压,心脏扩大移位。辨证为阴不制阳,风阳上扰。望诊见苔较燥,舌象未明。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头晕、口燥、胸闷、手足发麻、肢节酸楚、咳嗽及既往病史。切诊见脉濡细。
心悸气促尿频高血压风阳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心悸、胸闷,动则尤甚,头晕沉,畏寒肢冷,腰部冷痛,尿频尿急。病程1月。中医病名胸痹,证型肾阳不足,心脉瘀阻。望诊面色㿠白,唇色紫暗,舌澹暗胖大,边有齿痕,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头晕、畏寒、腰痛、尿频尿急。切诊脉弦滑,下肢浮肿。
夜尿频多胸痹肾阳不足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恶寒,背冷,脘胀纳差,气短倚息,胸痛心悸,腰痛,尿频便溏,小腹冷,闭经4年。面色紫黯,舌有瘀点,脉沉细涩。中医病名属恶寒证,证型为寒湿稽留筋骨,脾肾两虚,瘀血内生。望诊见发枯无泽,肤燥多屑,面色紫黯,舌有瘀点。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寒、背冷、脘胀、纳差、气短、胸痛、心悸、腰痛、尿频、便溏、小腹冷、闭经。切诊脉沉细涩。
恶寒证寒湿稽留脾肾两虚瘀血内生
查看详情 →
男,54岁,面浮肢肿,少气乏力,腰膝酸软,尿频,口干,口苦,身痒,心悸寐差,尿蛋白(+++),脓细胞(0~1),舌红苔白滑,脉弦,辨证属气阴两虚型
尿频心悸慢性肾炎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