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7岁。心悸、气短、胸憋而喘促2年余,加重1个月。舌质淡黯,苔白滑,脉细弱。面色轻度浮肿,口唇微有发绀,颈静脉怒张,心尖区可闻及2级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双肺底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肝脏轻度肿大伴压痛,双下肢水肿(++)。呼吸急促,声低气怯。中医诊断喘证,属心肺气虚、血瘀水停。
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血瘀水停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胸闷气促近6年,加重2周,伴下肢浮肿。高血压史30年,前列腺肥大史。体检示心率90次/分,心尖区SMⅡ°~Ⅲ°,肝肋下4cm,两下肢中度浮肿,脉弦,舌质紫暗。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虚,鼓动无权,气化不利,水滞瘀阻。实验室检查示尿蛋白(+),肾功能异常。心电图示Ⅰ°—AVB,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ST—T压低改变。胸片示心脏扩大,肺瘀血。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明显增大,收缩功能减弱。主要症状包括胸闷气促、夜间难以平卧、双下肢浮肿、尿少、形寒畏冷。
心肾阳虚心肌病水滞瘀阻气化不利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胸闷、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后背冰冷、小便少、大便秘结、活动后症状加重。口唇颜面发绀,肝大质硬,心率115次/min,双下肢水肿。心脏彩超示冠心病、全心心力衰竭。中医诊断为心阳虚衰,水气凌心,血脉瘀阻,痰浊阻滞。舌质紫有瘀点瘀斑,苔白。脉象未明确描述。
心力衰竭二度冠心病心阳虚衰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诉气喘水肿,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心力衰竭,证型气阴不足,水瘀互阻证。舌淡紫、少津,苔少,脉细无力。
气阴不足水瘀互阻心功能不全扩张性心肌病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间断胸闷、气短2年。主症为活动后胸闷、气短、心悸,心烦躁热,动则汗出,足麻发凉,下肢肿,面色无华,精神虚弱。体征见右肺叩诊浊音,心率100次/分,肝大质硬,双下肢略肿,手指足趾紫暗,左足小趾破溃有脓性分泌物。中医诊断为心衰病,辨证为气阴两虚,瘀热内扰证。舌暗红胖苔薄白,脉沉细。
心衰病气阴两虚瘀热内扰舌暗红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胸闷、气喘1年,加重2天。病史包括冠心病、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慢性胆囊炎、胆结石。体征见脉细弦不调,舌偏红有浅齿印,苔薄,双下肢Ⅱ度凹陷性水肿。中医诊断心衰,辨证气阴两虚,水瘀互阻。望诊见舌偏红有浅齿印,苔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胸闷、心慌、活动后气喘、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纳差、下肢水肿、小便少、大便溏。切诊见脉细弦不调。
心衰气阴两虚水瘀互阻心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李某,68岁,男。主诉心悸、气短、动则加重、全身浮肿15天。中医诊断水肿,证属心阳不振,水气凌心,瘀血内阻。心悸、气喘、纳差、不能平卧,全身性水肿,下肢按之凹陷不起。心脏二尖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心率100次/分,血压150/95mmHg,心律不齐,间有脉结代。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弱。
心悸水肿心阳不振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女性,33岁,反复咳喘10余年,双下肢水肿数年,10天前受凉感冒后复发。恶寒发热,口唇紫绀,心累气喘,张口抬肩,咳嗽咯黄痰,腰膝酸痛,背冷肢凉,小便黄少,双下肢水肿过膝,按之凹陷,舌淡暗苔黄,脉弦小。阳虚血瘀,痰热阻肺。面色晦暗,舌淡暗,苔黄,脉弦小。
心力衰竭咳喘水肿阳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发热起伏半月,咳嗽嗜睡,气促神萎,高热40℃,神志昏煳,四肢不温,咳逆气急,全身无汗,腹部胀满,便闭三天,小溲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病名为肺闭挟滞,证型为邪积内滞,热壅肺胃。病因病机为邪积化热,阳明里实,肺气郁闭,秽浊熏心。望诊见舌红苔黄腻,切诊见脉滑数。
心力衰竭中毒型肺炎肺气郁闭阳明里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7岁,男性。主诉腹部胀满、双下肢水肿、胸闷、气喘1月余。中医病名鼓胀,证型气滞血瘀,水饮停滞。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胸闷、气喘,不能平卧,腹部胀满,双下肢水肿明显,纳眠差,小便量少。病史有肺心病10余年。
心力衰竭鼓胀气滞血瘀水饮停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下肢浮肿延至膝上,面色黧黑,口唇紫暗。舌澹胖、苔白润,脉沉无力、结代。中医诊断为肾阳亏虚,水湿内聚,上凌于心。病因病机为肾阳亏虚,水湿内聚。
心肾阳虚水湿内聚心悸气短下肢浮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男性。主诉喘息不能平卧3个月,加重1周。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30年。喘息动则加重,不能平卧,颈部疼痛,饮水后胃中不舒,食量减少,精神欠佳,睡眠差,大便干,小便量少,四肢冷。舌暗澹,苔白,脉沉数。中医诊断喘证,证型心肺气虚,饮邪上泛。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肺气虚饮邪上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男性。主诉咳喘10余年,冬寒常发,近3年喘不得卧,口唇紫绀,反复浮肿。舌紫苔白,舌下瘀斑显露。脉沉细涩。中医辨证为肺肾心阳虚,兼饮停血瘀证。病机为肺肾心同病,心肾阳虚,水饮瘀阻。
肺心病心肾阳虚饮停血瘀咳喘
查看详情 →
女,48岁,心悸、气促1月,胸翳闷,精神疲倦,面色白,活动后气促,纳呆,夜间胸闷气短需端坐,舌澹,苔薄白,脉沉,心率110次/分,血压90/60mmHg,面部轻浮肿,双下肢无浮肿,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脏彩色多普勒示左室收缩功能稍降低,心包中量积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过速,心电轴右偏,右心室高电压,心肌劳损。
心悸气促心阳虚衰心包积液
查看详情 →
女,62岁,咳喘反复发作30余年,加重一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面色紫暗,唇舌紫,体位端坐,咳声低微,短气不足以息,身有虚汗,喉中痰鸣,口舌干燥,不欲饮水,胃脘不舒,尿少不畅,大便先干后软。双肺干湿啰音,双下肢水肿。脉虚细数,舌质紫暗,舌嫩少苔。辨证为元气大虚,肺肾两亏,气阴不足,痰浊阻于肺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元气大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慢性肾炎30余年,维持血液透析1年余,主诉胸闷气促、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水瘀互结,后转为阴阳两虚,水饮凌心证。体征示腹膨隆,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水肿。心脏彩超示全心增大,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射血分数24%。脑钠肽升高,白蛋白降低,胸片示双肺感染,腹部CT示大量腹水,小肠缺血改变。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心力衰竭慢性肾炎肺部感染脾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诉咳喘多年,入冬尤甚,伴肺气肿、心悸。病程长期,反复发作。中医病名肺原性心脏病,证型肺肾不足,心气亦虚,外感新邪,痰热均盛,虚实并见。望诊舌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恶寒、身热、咳逆喘促、倚息不能平卧、咯白痰夹泡沫、胸闷、心悸、口燥咽干。切诊脉象未明确描述。
心力衰竭肺原性心脏病肺肾不足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长期咳嗽、气累神倦、不能作重体力劳动,近月咳喘加重,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食欲不振。中医病名为咳喘,证型为肺脾肾气虚,病因病机为肺虚及脾,子夺母气,痰结气窒,气血循环不健,三焦水道不利,脾气久虚不能统摄血液。望诊见面色窘白,唇舌指甲青紫,苔白滑。闻诊言语无力。问诊提示咳痰白粘,腹稍膨,无明显压痛。切诊脉沉弱数。
咳喘心脾两虚肺气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风心痛、心衰病史6年,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形寒肢冷,脉沉细结代。唇色紫暗,颈静脉怒张,两肺底湿罗音,心界扩大,心尖搏动弥散,心律不齐有早搏,心尖区闻及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腹水征(+)。X线示二尖瓣型心影,肺门血瘀扩大,右心室扩大,肺动脉段隆凸。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衰,水瘀互结型。
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肾阳衰水瘀互结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心悸、气短27年,稍动即甚,脘痛胁胀,溲少肢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步履维艰。舌黯澹少苔,脉虚细结代。中医诊断为心肾阳虚,水气不化。主症包括心悸、气短、肢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病程27年。舌象黯澹少苔,脉虚细结代。
心悸气短肢肿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