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0岁,女性。主诉两胁及胃脘部瘙痒,病程数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胃不和,挟少阳风热内郁。面色无华,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无力。两胁部瘙痒范围各如掌大,脘部时感刺痒,表面无明显原发疹,仅少许血痂。情绪低落,饮食减少。
肝胃不和少阳风热胁痒未止精神佳
查看详情 →
杨某,女,30岁,产后受凉致四肢疼痛2个月。双下肢疼痛剧烈,行走困难,双臂酸麻无力,气候变化时加重。形体肥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寒凝经脉。四肢关节无红肿,触痛明显,活动不利。气血运行不畅,寒邪凝滞经脉。
产后受寒寒凝经脉肾元亏虚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男性。发热伴咳嗽、咯白黏痰,病程2周。泄泻,证型为元气虚衰,中气下陷。精神倦怠,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纳差不香,四肢无力。舌澹,苔薄白,脉细弱。
泄泻元气虚衰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诉胃脘痛伴胀满12年余,加重1周。胃脘部胀满疼痛,伴烧灼感,渴不欲饮,口苦、口臭,口中黏腻而无味,纳呆,大便黏腻不爽,小便色黄,面垢。舌淡胖,苔黄厚腻,脉滑数无力。辨证为胃脘痛(湿阻中焦证)。病因为长期户外作业,冒风淋雨,饥饱无常,饮食不定时,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内湿自生,外湿侵袭,湿邪阻滞中焦,气化不利,津液不行。
脉滑数无力慢性胃炎湿阻中焦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易饥嘈杂,食后胃脘胀满、嗳气,病程12年。中医诊断胃痞、嘈杂,证型脾虚肝郁,肝胃不和,肝阳上扰,后辨为脾胃阳虚。望诊见面色轻度浮肿,舌澹苔白。闻诊见口干口苦。问诊见焦虑紧张,大便溏。切诊见脉细弦滑,后转为细弦而无力。
慢性胃炎脾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精神不振,乏力,低热,尿频,病程近1个月。面色萎黄无华,口唇暗澹,舌澹红暗,苔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关格病早期,证型为肾脾亏虚,湿热内郁,三焦气机不畅,气滞血瘀。
慢性肾衰竭肾脾亏虚湿热内郁三焦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主诉发热、出血、乏力、口干、便秘。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型:阴虚血热。病因病机:热伤血络。望诊:形体消瘦、面无血色、唇舌澹白、全身出血点。问诊:发热数日不退、午后热甚、倦怠无力、口干欲饮冷水、牙龈出血、鼻血、大便秘结。脉诊:脉弦细而数。
再生障碍性贫血阴虚血热火热内炽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头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慌,失眠,纳差。舌质澹。中医诊断心脾亏虚,气血不足,脾阳不振。病因病机为心脾亏虚,气血不足,不能上荣,脑失所养;脾阳不振,运化无力。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澹。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慌、失眠、纳差。切诊脉细弱。
心脾亏虚气血不足面色苍白唇甲不华
查看详情 →
79岁女性,胸闷憋气反复发作6年,加重5天。面色晦黯,舌质黯红,舌苔薄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阴两虚,痰浊内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脑梗死病史6年。
胸痹气阴两虚痰浊内阻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胁肋憋胀,牵及胃脘,腰酸困痛,乏力倦怠,失眠多梦,纳呆食少。形体硕丰,面色皖白,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舌质暗红,脉沉细无力。中医辨证为痰浊气血阻滞,日久脾肾两虚。
胃癌术后脾肾两虚痰浊阻滞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一岁,右手足摊软无力,不能举握,足不能站立。先天不足,睡中惊触,气血不周行。脉洪大,久按无力。五软,头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属胎弱、胎怯。脏腑骨脉皆虚,诸阳之气不足,脾气不足,脾胃气虚。
五软先天不足气血不周
查看详情 →
女,38岁,失眠2个月,周身无力,心悸不宁,头昏头沉,不思饮食,健忘。神清,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言语低微,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不寐,气血亏损,脾气虚弱,血不养心。
不眠气血亏虚脾虚心虚
查看详情 →
男,27岁。双下肢间歇性跛行,左足破溃、坏死2年,加重2个月。左足发凉、怕冷,行走20m则有间歇性跛行,左姆趾皮色紫红,足趾溃破变黑坏死,夜间痛剧,抱足而坐,双下肢皮肤散在色素沉着。左足残端及足跟皮色发绀、变黑,剧痛,夜不得寐,纳少。舌质红,苔白,脉弦。舌质澹,苔白,脉缓。病程长,寒湿之邪客于经脉,气血凝滞,营卫失和,脉络痹阻,湿热下注肢端,热盛肉腐,骨枯髓涸。
脱疽寒湿凝滞湿热下注气血瘀阻
查看详情 →
女性,42岁,主诉子宫脱垂伴闭经2年,头晕头痛,胃脘闷胀,心悸纳少,少腹坠胀,腰酸,带下清稀,便结。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倦怠。舌澹,苔薄白,脉数大无力。中医诊断阴挺,证属脾肾两虚,冲任不固,气虚下陷。妇检示子宫Ⅲ度下垂。
子宫脱垂脾肾两虚冲任不固气虚下陷
查看详情 →
杨某,23岁,经间期出血3个月,月经规则,经量中等,色鲜红,有血块,少腹、小腹疼痛,行经期5天,月经干净后阴道流血,色暗红,持续5天,伴头晕、心烦、心悸、腰胀,形体消瘦,舌澹红、苔薄白,脉虚细略数。中医诊断为经间期出血、痛经,辨证为肝肾阴虚。二诊时阴道出血停止,月经按期来潮,经行腹痛减轻,仍头晕、腰胀痛、脚软、疲乏无力,带下量少、色暗红,舌澹红、苔薄白,脉细,辨证为血虚。
经间期出血肝肾阴虚血虚痛经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反复思睡4年,白天上课时不能控制的思睡,下午更甚,夜间多梦,四肢乱动,晨醒后全身不能动弹,数分钟后缓解。面色萎黄,形体偏胖,舌质淡胖,苔根腻,脉沉细。中医诊断多寐,证型脾虚饮停型。病因病机为脾虚饮停,痰蒙清窍,阳气不振,痰湿内生,清阳不升,致思睡。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苔根腻、脉沉细。
多寐脾虚饮停痰湿
查看详情 →
患者12岁,女性,反复发热2年余,体温最高达39℃,劳累时发作。舌微红,苔薄黄腻,脉弦数无力,尺稍旺。诊断为气虚夹湿,相火偏旺。二诊时体温38.2℃,舌淡苔白,脉沉弦数减。诊断为气虚。三诊时体温正常,无不适,经已行,量少。脉舌同上。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烦劳扰动虚阳,虚阳升腾而为热,脾肺气虚,相火妄动。
反复发热气虚夹湿相火偏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自汗一年多,病情发展始于2003年夏天,因午饭后汗出未干下海捕鱼,导致自汗不止。皮肤湿润,神情疲惫,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浮缓弱,重按无力。辨证为表虚伤风,营卫失和。病因病机为腠理空虚,水湿入侵营卫之间,致使卫气开合失常。
自汗不止表虚伤风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气短、乏力1月余,病程1月。气短、乏力、动则气喘、心慌、腰膝酸软、左下肢及手中指麻木,神疲思睡,睡眠时间延长。舌质澹,苔白滑面大,较厚,舌下脉络黑紫。脉小滑数。中医诊断虚劳,证属脾肾两虚,风湿阻络。
虚劳脾肾两虚湿瘀阻络气短
查看详情 →
女性,48岁,头晕耳鸣反复发作2年余,加重半月。头晕间歇性发作,如坐舟车,耳中嘈杂,偶有蝉鸣,头部如有物包裹,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腻,右寸细弱,右关细缓无力。辨证为气虚夹痰证,病机为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诊断为耳眩晕(梅尼埃病)。
耳眩晕气虚夹湿清阳不升舌苔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