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0岁,男性。左小腹部疼痛,郁胀不舒,时有腹泻,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腹痛(肠茎挛),证型肝脾不和,气机郁滞。舌苔薄白而略偏干,脉沉弦细。
腹痛肠茎挛肝脾不和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男,72岁。疲乏,偶有头晕,胁肋疼痛,腹胀,腹部肿块触之坚硬,纳可,眠差。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气阴两虚,毒瘀互结。舌黯红,苔少,脉弦细。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气阴两虚毒瘀互结气血阴阳俱虚
查看详情 →
女,47岁,排便困难反复发作3年余,大便干结如栗,4~5日一行,腹胀、嗳气、食欲欠振、口干口苦、口腔异味、夜梦纷纭、性急易怒。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薄黄,中有裂纹,脉弦细。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
便秘肝郁脾虚肠燥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夜寐欠安20年,伴胃脘疼痛时作时止10余年。病程较长,睡眠质量差,常因劳累、情绪及饮食诱发症状。胃脘疼痛伴泛酸嘈杂、恶心、口干苦、纳食减少。舌苔薄黄腻,脉细微弦。中医诊断为不寐、胃脘痛。证属肝胃不和,瘀热交阻。望诊见舌苔薄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情绪与饮食因素影响病情,切诊脉细微弦。
不寐胃脘痛肝胃不和瘀热交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腹泻3月余,大便稀薄如水,日行三四次。夜间腹泻明显,肠鸣腹胀,矢气为舒,体重下降10千克。舌苔黄,中部厚腻,舌质偏红,脉小弦。二诊见腹胀午后明显,矢气为舒,晨起溏泄,头晕目眩,恶心泛酸,面色少华,舌苔黄薄腻,舌质红偏暗,脉弦滑。三诊腹胀肠鸣,大便稀薄,日行一次,舌苔中后部黄腻,舌质红,脉细。中医诊断证属肝木乘脾,运化失司,肝脾不调。病机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湿浊内蕴。
慢性结肠炎肝木乘脾脾虚湿重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女性,主诉上腹痞胀隐痛间作3年余,再发半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病程较长。舌苔薄黄,质微红,脉细弦小数。中医诊断为肝胃气滞郁热证。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日久化热,犯胃致气机不畅。望诊见舌质微红,苔薄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上腹痞胀隐痛,口干欲饮,昼轻夜重,疼痛以后半夜为主。切诊见脉细弦小数。
萎缩性胃炎肝胃气滞郁热口干
查看详情 →
43岁女性,颈部闷胀不适,心悸胸闷,多汗,乏力,夜寐不安,胃脘作胀,大便解而不爽。甲状腺2度肿大,舌质淡、苔薄腻,脉细数。中医诊断瘿病,证型气郁痰阻型。
甲亢瘿病气郁痰阻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右侧胁肋胀痛1月余,伴心烦急躁,小腹胀痛,腰部酸楚。病史有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淋漓,未行经,有刮宫流产史。舌质偏暗,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胁痛,证属气血不足、肝气郁结、心肝火盛。
胁痛肝气郁结气血不足心肝火盛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胃胀痛2月。现症见胃胀痛、烧心、胸闷、嗳气则轻、口干口苦、纳欠佳、寐可、二便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肝气犯胃证。
胃痛肝气犯胃证肝气郁结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主诉右胁下痞气,胀及脘部,卧则较舒,大便不爽。病程2年。中医病名属肝脾不和,证型为肝气郁结,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肝气乘脾。舌质红,苔薄腻,脉小弦。后续病情变化中,舌质红,脉弦细。
肝气郁结肝脾不和气滞成痞肝经气机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主诉胃脘胀痛7年,反复发作,加剧3天。胃脘胀痛,餐后加重,日晡时疼痛加剧,痛作时感潮热,似有微汗。舌质澹,舌边尖红,苔薄白、后半薄黄。脉弦。辨证为肝胃气机郁滞,郁而化热,足阳明胃经经气不通。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肝胃郁热型。
胃脘痛肝胃郁热气机郁滞经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3岁。主诉左乳头渗出清水1年,时流血水月余。病史包括左侧乳头肿胀疼痛,晨起渗出清水,伴胸闷身胀,咽干口糜,胃脘胀痛。舌边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弱。中医诊断肝郁脾虚湿阻。病机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水湿内阻,痰瘀互结。
乳泣肝郁脾虚湿阻乳癖
查看详情 →
女,22岁,月经初潮13岁,病程自1992年5月起,月经紊乱,经行前期不定,量或多或少,色暗澹夹血块,经前少腹、小腹及乳房胀痛,左侧乳房为甚,经后减轻。脉弦细,舌苔薄白,舌尖有瘀点。中医诊断为乳癖、月经不调、痛经,证属气滞血瘀。乳房胀痛,经行不调,舌有瘀点,脉弦细。
乳癖气滞血瘀肝郁气滞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右侧乳房胀痛,月经前或月经期加剧,病程3年。中医病名:乳腺增生。证型:肝郁血瘀,脉络不通。病因病机:肝气郁结,血瘀脉络。望诊:舌质较红,舌边稍紫黯,舌苔薄黄。闻诊:无明显异常描述。问诊:伴有胸胁闷胀,口干口苦,心烦失眠,食纳一般,小便较黄,大便稍干。切诊:脉沉弦而涩。
乳腺增生肝郁血瘀脉络不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43岁,睾丸坠胀疼痛,牵引少腹,站立加重,平卧减轻。肝郁气滞,痰瘀阻络。头晕目眩,情志抑郁,胸闷腹胀,不思饮食,口腻不爽。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滑。
睾丸坠胀肝郁气滞痰瘀阻络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两目发黄,右胁下苦满4年余。面色苍白少华,两目黄染,唇甲偏淡,舌质瘦,苔薄白微黄少津,脉弱而细。症状包括咽干口燥、小便微黄、口苦、手足心热、胁肋肝区酸楚疲乏。中医诊断为黄疸。病因病机属肝气郁滞,阴血虚肝脉急。证型为肝气郁结与肝肾阴虚并见。四诊信息显示望诊见面色、舌象异常,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口苦、手足心热、胁痛等,切诊脉弱而细。
黄疸肝气郁结肝阴不足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胃脘隐痛12年,加重1月。胃脘隐痛,痞塞感,胃镜示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舌暗红,苔薄白,脉弦。肝郁气滞,病久入血。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络不和。胃阴不足,气滞不畅,时值更年。精神压力较大,有恐癌心理。
胃痛肝郁气滞胃阴不足气滞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左眼视力自幼极差,右眼半年前视力下降,西医诊断为右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早期白内障。右眼视力0.02,左眼数指/30厘米。眼底视网膜弥漫性出血、水肿,静脉充盈怒张,动脉细。舌苔微黄,脉象沉涩。中医辨证为脉道瘀阻,目失所养。
右眼视网膜静脉阻塞脉道瘀阻肝气停滞玄府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右胁肋不适,皮肤巩膜黄染,纳呆,口干口苦,小便色黄,大便日行3次,成形,色黄。舌黯红,苔白干,脉弦细。中医诊断胃积,证型肝热血瘀。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肝气不畅,郁而化热,气滞血瘀,结而成块。病程1个月。
胃积肝热血瘀黄疸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胃脘痞胀8月,伴两胁隐痛,食后为甚,乳房作胀,矢气则减,常便溏,口苦,后背痛。舌澹红,苔薄黄,脉细弦。诊断为胃痞,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胃气不和,气滞血瘀。
胃痞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血虚阳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