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患者年龄36岁,男性。主诉病毒性肝炎病程近2年,肝功能长期异常。自觉症状包括神疲肢软、乏力纳差、食后饱胀、矢气多、胁肋胀痛及背部不适。体征见肝肋下一指,质中,触痛。大便初硬后溏。舌质淡,苔白。脉弦。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证。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
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神疲肢软乏力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胁痛,腹胀,恶心纳差,乏力,口干口苦,经期紊乱,失眠,大便干燥,3~4日1次。舌边红,苔腻微黄,脉细滑。中医诊断胁痛,证属湿热中阻,脾胃不和。病机为湿热内蕴,脾胃运化失常。
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脾胃不和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反复乳房结节6年余,性急烦躁易怒,生气时两胁胀痛,有时伴有刺痛,食欲不佳,食后腹胀,大便不成形,面色萎黄,舌淡暗苔薄白,肝掌阳性,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辨证为肝郁脾虚,肝脾不和,气滞血瘀,脾虚生痰,气血痰互凝。
乳腺增生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刘老主张中西医结合,强调辨证与辨病统一,重视整体调治。辨证需结合现代医学诊断,如病毒性肝炎需辨湿热蕴结、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或肝肾虚损等证型。注重辨证分型,如哮喘需区分过敏性与感染性,乙型肝炎需结合病与证进行治疗。强调有机结合,避免简单对应,重视病证结合在临床中的应用。
病毒性肝炎湿热蕴结肝郁脾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7岁,女性。主诉纳呆、胁痛反复1年余。中医病名疫毒,证型疫毒内伏,肝胆热盛,肝络不和。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症状包括纳呆、心悸、胸闷、情绪抑郁、大便二日一行、腰酸、夜寐不安。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总胆红素升高,乙肝“小三阳”阳性。病因病机为疫毒内伏,肝气郁结,胆失疏泄。
乙型肝炎肝胆热盛肝气郁结肝络不和
查看详情 →
男,42岁。腹大胀满,身目小便发黄,双下肢水肿,纳差神疲,夜不能寐,卧则气喘,烦热口苦且臭,恶心,牙龈出血,小便短黄,大便干结,形体消瘦,睑面及下肢凹陷性水肿,腹皮光滑绷急,青筋显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肝硬化腹水。鼓胀。湿热蕴结,肝脾失调,气滞水停。
肝硬化腹水鼓胀肝气郁结肝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主诉胸闷、心慌1月余,查出肝占位1月余。胸闷、心慌、憋喘,纳眠差。舌淡苔黄厚。肝癌,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邪毒羁留,肝郁气滞,经脉疲阻,正虚邪盛,脏气亏虚,心血不足,血脉瘀滞,心失所养。脉未及。
肝癌肝郁气滞心气不足血行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乏力、纳差、肝区不适、尿黄如浓茶样、目黄。病程自1997年5月发现HBsAg阳性,2003年2月出现症状。中医诊断黄疸,证型为血瘀血热、脾虚湿困。望诊见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及。闻诊见无明显异常。问诊提示乏力、纳差、尿黄、身黄。切诊脉象未提及。
慢性重型肝炎黄疸血瘀血热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肝区隐痛发胀,厌食油腻10余年。病毒性肝炎继发肝硬化10余载。中医病名肝癌,证型肝经热毒湿浊瘀结,脾运不健证。面色晦滞,面部有赤丝血缕,舌苔黄腻,脉弦滑。胁肋胀痛,脘腹痞塞,恶心,食纳不馨。肝功能异常,AFP升高,B超示肝内阴影。病机为湿热瘀毒蕴结肝胆,影响疏泄功能,肝脾不调。
肝癌湿热瘀结肝脾不调脾运不健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主诉咯血伴气促1周,加剧3天。面色苍白,舌质暗,苔薄黄腻,脉结代。肺脾两虚,水饮内停,兼有瘀血。左肺呼吸音低,右肺呼吸音粗,胸腔积液,左肺占位。高血压病3级,冠心病,脑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级。
肺脾两虚水饮内停瘀血阻络肺阴不足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纳谷不佳,乏力,小溲色黄2周。肝炎病史36年,曾发作过3次。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细。巩膜黄染。总胆红素28.1m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9IU/L。黄疸。疫毒内伏,肝胆湿热,腑气不行。
黄疸肝胆湿热腑气不行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乏力、纳差、恶心、尿黄5月余,近半月症状加重,伴鼻衄、皮肤瘙痒、大便灰白。体征见重度黄染,不典型蜘蛛痣,肝掌。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ALT明显异常,HBsAg阳性。中医诊断为血瘀血热型,症见纳差、恶心、身痒、尿黄,身目重度黄染,舌质暗红,舌下脉络增粗延长,苔薄白,脉弦。病理示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性、淤胆及坏死。
慢性肝炎血瘀血热黄疸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脘腹不舒、胃纳不馨、右胁肋隐痛、恶心泛呕、疲乏、夜寐不安、口苦。病程较长,15年前确诊肝癌并行手术治疗。舌质红苔薄脉弦,证属正虚邪恋,肝阴不足。舌淡苔薄脉弦。体格检查示右胁肋处轻压痛,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有乙肝史20余年,嗜烟15余年,40支/日,父死于肝癌。
肝癌术后肝阴不足肝脾失调气结血瘀
查看详情 →
男性,60岁,慢性萎缩性胃炎10年,胃脘胀满,食少便秘,形体消瘦,脉细弦,舌苔薄腻、质偏红,脾胃虚弱,气阴营血俱亏,病位在胃,涉及肝脾及少阳胆腑,病机为肝胃失调,气滞热郁,络损血瘀,中气气血俱累,煦濡无能。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气阴营血俱亏胃脘胀满
查看详情 →
张某,男,43岁。右胁肋隐痛,遇劳加重,眩晕耳鸣,口干心烦,夜寐不安,失眠多梦,大便偏干,小便澹黄,齿龈渗血。舌质红、少苔,脉弦细。中医病名肝着,证型肝阴不足。病因病机肝阴不足,虚火上扰。望诊舌质红、少苔。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右胁肋隐痛、眩晕耳鸣、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大便偏干、小便澹黄、齿龈渗血。切诊脉弦细。
慢性肝炎肝阴不足肝肾阴虚胁肋隐痛
查看详情 →
男,37岁,间断乏力、纳差十余年,加重伴尿黄半月。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面色晦暗,皮肤黏膜黄染,巩膜重度黄染,身、目、尿黄加深,大便干结,口干口苦,肝区叩击痛,肝臭,寐不安。肝功能异常,TBil升高,凝血功能异常。急黄(瘟),证属热毒炽盛,浊气上逆。舌质瘀斑,脉弦。肝胆湿热兼气滞血瘀。
急黄热毒炽盛浊气上逆
查看详情 →
男性,39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年余。乏力,右胁不适,纳谷不香,口中发黏,小便色黄,大便质烂。舌质淡红,舌苔腻黄,脉小弦。证属肝胆不和,湿热内蕴。
慢性乙型肝炎肝胆不和湿热内蕴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男性。主诉乏力、呕吐、身目尿黄3天。症见乏力、纳差、脘闷恶心、厌油、尿黄。查体身目皮肤黄染,肝肋下2cm。舌质澹红,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黄疸,辨证湿热蕴结证(湿重于热)。
黄疸湿热蕴结乏力纳差
查看详情 →
男性,36岁,反复目黄3年,加重3天,失眠伴心绪不宁,手足冷,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暗淡边尖齿痕,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失眠,证型为阴阳气不相顺接,病因病机为七情内伤致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
失眠心脾两虚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头晕、疲乏、纳差、下肢乏力、右胁肋隐痛、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大便偏干、小便澹黄。病程10余年,病情反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肝着,辨证肝郁气滞,兼肝肾阴虚。实验室检查ALT升高,HBsAg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气滞肝肾阴虚头晕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