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大便硬燥、痢下赤白相杂、里急后重、腹内不畅、胸闷、纳食不香、口干溲浑、舌苔腻布、边黄中灰厚。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痢疾。证型:湿热不化、湿遏热伏、气机不宣。病因病机:积滞不得下达、湿热仍然不化、湿遏热伏、气机不得宣畅。望诊:舌苔腻布、边黄中灰厚。闻诊:痰有甜味。问诊:痢下赤白相杂、腹内不畅、胸闷、纳食不香、口干溲浑、泛恶、舌苔灰腻转为老黄。切诊:脉濡滑带数。
痢疾湿热积滞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主要症状为下痢3月余,脓血便,次数频繁。病程长,有Ⅱ度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浮肿,结膜干燥症。中医病名痢疾,证型为阴虚下痢,病因病机为痢久伤阴。望诊见舌质光红无苔,舌润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精神弱,倦怠,全身皮肤干燥,结膜充血。切诊见脉弦数无力,脉略数。
慢性痢疾阴虚下痢脾肾阳虚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反复泄泻,伴腹胀腹痛、肠鸣、矢气、口干、手心热、头晕、纳少、疲惫、两腿沉困、面色萎黄。病程自1978年起反复发作,遇饮食、气候、情志变化诱发。中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辨证为脾阳不运,中焦虚寒,传化失职,兼有肝郁湿热留恋肠中。舌象未提,面色萎黄,脉象未提。
慢性结肠炎脾阳不运中焦虚寒肝郁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主诉发热、下痢红白黏胨伴鲜血、里急后重、口渴欲饮、恶心欲吐、食欲不振。病程自发病日至就诊日共4日。中医诊断为湿热郁遏肠道,气血郁滞。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伤及气血。望诊见形体消瘦,精神困惫。舌苔黄。脉细数。
湿热痢疾气血瘀滞热邪伤血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小腹与睾丸处胀痛伴腹股沟胀痛6年余。舌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辨证属寒邪凝滞肝经,气血不利,病程日久化热,属寒热错杂证。病机为寒邪凝滞肝经,气血不利,兼有下焦湿热。
慢性前列腺炎肝经寒凝下焦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岁,主要症状为急性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身热、神志昏煳、四肢厥冷、面色不华、纳呆作恶、脉伏微细、舌苔厚腻。中医诊断为积热蕴郁,冷实不消,内闭欲脱。望诊见面色不华、舌苔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身热、神志昏煳、纳呆作恶;切诊见脉伏微细。
细菌性痢疾湿热蕴郁冷实不消内闭外脱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为解大便有黏冻,赤白相间,臭秽,夹不消化食物,便时腹痛,口干,腰酸,小便黄。中医病名属痢疾,证型为湿热内蕴兼正虚。病因病机为素体正虚,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肠腑,湿热蕴蒸,腑气阻滞,肠道气血搏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弦。
痢疾湿热内蕴脾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脉细皮寒,形体羸瘦,久痢逾半载。痢红白滞下,湿热兼盛,脾胃虚寒已极,阳陷阴亏,脏气下熘。小便滞浊而少,口燥喉干,时时作渴,非湿热实证,乃虚寒之象。脉细无力,气衰阳微,属五虚之症。五液注下,命随气脱,非实热可比。
痢疾脉细皮寒虚寒久痢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主诉发热、下痢红白粘冻伴鲜血,1日二、三十次,里急后重,口渴欲饮,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形体消瘦,精神困惫。舌苔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湿热痢,病机为湿热郁遏肠道,气血郁滞。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熏蒸肠胃,腐败气血,奔迫后阴。
湿热痢热重于湿舌苔黄脉细数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腹泻、里急后重、腹痛、脓血便。病程2年。中医诊断为湿热内阻、脾虚气弱、气滞血瘀。舌质淡红,苔黄略腻。脉弦细滑。形体消瘦,乏力,纳差。
脾虚气弱湿热内阻气滞血瘀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诉下腹阵发性绞痛,大便烂,有粘液,里急后重,低热,头痛。病程约2个月。中医病名痢疾,证型下焦湿热。望诊舌质老,苔黄浊边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头晕、疲乏、口干、小便黄。切诊脉弦数。
湿热痢肝气乘脾脾虚余邪未尽
查看详情 →
女,52岁,腹泻,日4~5次,稀水样便,色黄,无臭味,呈喷射状,量多,病程较长,急性肠炎,痢疾,外感寒凉,内伤饮食,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包括腹泻、发热、腹痛、腹胀、肠鸣、口干、午后手心发热、烦躁、月经紊乱、量多,贫血貌,脉象未提。
腹泻脾虚湿困肾阴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13岁,男性,主诉发热、腹痛、腹泻、痢下赤白脓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小便黄赤短小。中医诊断为外感发热、痢疾(肠澼),辨证为大肠湿热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大肠湿热证发热腹痛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反复腹痛腹泻30年。左腹痛,喜按压,俯卧为适,大便日数行,便溏,胃脘灼热,纳可,食生冷、辛辣后腹泻加重,眠差。舌澹,舌根腻,脉沉。中医诊断泄泻(虚实夹杂)。病因病机为初患痢疾治不及时,湿热留恋,肠道受损,正气内虚,形成正虚邪未尽之态。舌澹红,苔根腻,脉沉。
慢性腹泻脾胃虚弱肝气郁结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男性,主诉高热、头痛、面色红赤、嗜睡、唇干裂、干呕拒食、小便黄少。体温40.1℃,咽部充血,扁桃体I°肿大,舌质红,苔厚微黄,脉浮数。诊断为流行性感冒。外感风热,邪郁肺卫,热盛津伤,肺失清肃。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脉浮数为外感风热之象。
流行性感冒外感发热肺卫郁热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女性。主诉下利脓血及粘液样便,腹痛里急后重,病程迁延3月。中医诊断中气下陷,脾失健运。舌质暗,苔白腻少津,脉寸尺弱,两关弦,左细右大。大便不爽,夹脓血粘液,五心烦热,不思饮食,咳嗽有白粘痰,下午发热。
慢性痢疾中气下陷脾失健运便夹脓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症状包括痢疾、呃逆不止。脉象六脉沉弱。中医病名包括痢疾、呃逆。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肝气郁结。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为六脉沉弱。
痢疾呃逆肝郁气滞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3岁女性,间歇性腹泻1年,伴发热9天。神志清楚,热性病容,舌苔薄白,脉弦滑。腹泻呈水样便,夹未消化食物和黏液,每月发作3~4次,每次持续5~6天。发热呈周期性,体温38℃~40.2℃,伴呕吐、精神不振、面色晦暗。久病伤阴,脾肾两虚,运化失常。
消化不良脾肾两虚运化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腹痛半年,环脐腹痛,喜按喜温,痛则便意,便多挟黏液。脉沉细而弦,舌质澹红,苔薄腻。诊断为结肠炎,结肠过敏。病程较长,有急性痢疾史,宿有支气管炎,时咳动则心悸。每日午睡后恶寒,需汗出方解。病机属阳为阴郁,气滞阳郁。
结肠炎结肠过敏肝气郁结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反复泄泻五年余,每逢秋季易发。近期症状包括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溏便四、五次,时有粘液脓血,下腹疼痛,便后痛减,倦怠乏力,食纳不佳。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诊断为少阳病兼湿热下利。
泄泻少阳病湿热下利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