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反复上腹胀满1年余,舌淡红,苔薄白,脉弱。中医诊断胃痞病,脾胃虚弱证。病程较长,症状以腹胀为主,伴疲倦乏力,大便条状,每日1次,睡眠安。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轻度慢性炎症,中度萎缩,中度肠化,Hp阴性。病机属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机郁滞。
痰凝血瘀胃痞病脾胃虚弱证中焦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心慌、心前区憋闷1年余。现病史示活动时心前区发紧,气促,呼吸不畅,面色苍白,纳寐欠安,易醒多梦。舌质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滑数。中医诊断心悸,证型痰凝血瘀型。舌象舌质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脉弦滑数。
痰凝血瘀心悸心阳不足脉弦滑数
查看详情 →
女,60岁,双膝关节肿痛,双足趾关节强直疼痛,病程5年。双侧膝关节硬肿胀痛,麻木不仁,皮肤紫暗,关节粗大强直,足趾关节僵硬变形疼痛,腰酸腿软,神疲乏力,畏寒。舌暗,苔薄白,脉细弱。顽痹,阴阳两亏、痰瘀交阻。
痰凝血瘀顽痹肾阴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明显消瘦、衰弱十个月,加重半年。中医病名属虚劳,证型为肝郁气滞,化火伤阴,疏泄太过,犯脾克胃。舌体胖大,质黯红,有瘀斑,苔薄稍滑。脉沉弦小数,100次/分。主要症状包括心慌手颤、急躁多汗、手足心热、眠差梦多、纳旺易饥、口干喜热饮、大便溏泻、两眼外突、白睛青黄。
痰凝血瘀甲状腺功能亢进虚劳证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颈前部疼痛放射至颌下、耳后,伴吞咽、咀嚼时加重,病程4个月。中医病名瘿瘤,证属气阳两虚,痰凝血瘀。望诊见表情澹漠,颜面虚浮,皮肤干燥脱屑,爪甲枯脆。舌嫩润,苔薄腻。脉左沉迟,右细滑。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降低,血沉增快,T₄降低,T₃降低,TSH升高。影像学提示甲状腺肿大伴低密度病灶。
痰凝血瘀瘿瘤气阳两虚
查看详情 →
女,40岁,左乳房内结块、疼痛4年,加重1月。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两个包块,质地稍硬,光滑,推之可移,压痛。面色暗澹,精神倦怠,腰膝酸冷,手足欠温,胸闷不舒,月经后错,量少,色暗。钼靶扫描诊为左乳囊性增生病。证属阳虚寒凝。面色暗澹,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痰凝血瘀乳腺增生肾阳虚衰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双乳青春期巨乳症,病程1年余。双乳迅速发育,术后反复发作,多次行肿块切除术。双乳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病理示乳腺肥大、上皮旺炽性增生及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局部浸润与复发趋向。
痰凝血瘀双乳巨乳症乳腺肥大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颈部肿大7年余,自1982年开始,伴有心慌、怕热、乏力。中医诊断为瘿病,证型为痰凝血瘀,兼有气郁。体征示甲状腺Ⅱ度肿大,两侧有结节,脉搏90/min,血压17.3/10.9kPa。辅助检查示T3、T4升高,TSH正常,甲状腺穿刺示淋巴细胞增多。
痰凝血瘀瘿病气郁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进行性吞咽困难二个月。胸膈满闷隐痛,进食加重,有噎感,身乏无力,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断噎膈。辨证为痰湿凝聚、气血瘀滞。病程二个月。食道中段狭窄,病变约4cm长,胃镜病理证实为食道癌。
痰凝血瘀噎膈胸膈满闷吞咽困难
查看详情 →
患者呼吸费力,病程自1973年8月始,伴心跳乏力。舌红苔薄黄,脉弦略滑数。甲状腺可扪及肿块,基础代谢升高,吸131I率正常,甲状腺扫描示温结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痰气凝滞,瘀血内生,致瘿瘤形成。
痰凝血瘀瘿瘤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双足跖趾关节肿痛,交替反复发作10余年,皮下结节伴破溃3月。双膝、跖趾关节肿痛,皮色暗红,局部触诊灼热感。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痛风病属湿热蕴结,痰凝血瘀。双足跖趾关节处可见痛风结节,左侧结节破溃,有膏液流出,双足跟、左膝关节可见散在皮下结节。既往嗜酒及高嘌呤饮食,形体肥胖。血尿酸571μmol/L,X线示痛风足骨改变。
痰凝血瘀痛风湿热蕴结关节红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乳腺肿块,病程一年多,左侧乳房肿块术后复发,右乳房亦见肿块。中医病名乳腺增生,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详细描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病史及肿块情况,切诊未提及。
痰凝血瘀乳腺增生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女性。主诉咽部堵闷感、精神疲惫、心情急躁、月经愆期。甲状腺右侧有质硬肿块,表面光滑,边缘清楚。舌苔薄腻,脉弦细。中医病名为瘿瘤,证型为痰凝血瘀。病因病机为痰凝血瘀。望诊见舌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咽部症状、精神状态、情绪及月经情况。切诊见脉弦细。
痰凝血瘀咽部堵闷精神疲惫心情急躁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月经前乳房胀痛9年余。腰部扭伤后疼痛。乳房可扪及肿块,按之微痛。腰痛起坐时加剧。心烦,寐差。舌澹红,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肝肾同源,肝郁肾虚,瘀阻乳络。病机为肝气郁结,肾阳亏虚,痰凝血瘀阻于肝脉。
痰凝血瘀肝郁肾虚瘀阻乳络乳房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颈肩痛、头晕头胀、胸闷、恶心欲吐3月余。颈部活动不受限,颈胸段压痛,压头试验阳性。X线示颈椎变直,项韧带钙化,颈椎C4_3、C3_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窄。脉弦滑,舌红、苔薄白、根稍腻。中医诊断颈椎病(椎动脉型)。辨证为痰凝血瘀,经脉受阻,髓海失充,肝风内动,风火上扰。
痰凝血瘀颈椎病肝风内动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38岁,主诉反复不寐15年,经前1周发作,夜寐梦多,烦躁不安,腹胀,下肢清冷,怕冷。舌质暗,苔薄黄腻,寸口脉细。证属心肝火旺,阳不交阴,兼夹痰、瘀。
痰凝血瘀不寐经前失眠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双侧乳房胀痛1年,加重3个月。病程1年,情绪抑郁诱发,双侧乳房可扪及多个结节状肿块,质软、推之活动,触之疼痛。经前加重,经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胸闷疲乏,纳呆,善叹息,白带量多色白质清稀,大便干,小便黄。舌质澹嫩边尖有瘀点,苔薄腻,脉弦涩。中医诊断乳癖,证属肝郁气滞痰凝。
痰凝血瘀乳癖肝郁气滞经前充盈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左乳房纤维瘤半年,肿块如大苹果,质软硬,表面光滑,皮色正常。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纤维瘤,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主要症状为左乳房肿块。病程半年。
痰凝血瘀左乳纤维瘤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颈部肿块14年,复发多次,体积增大,触之可动,有痛感。舌质红,中心少苔薄黄,脉沉缓。诊断为瘿瘤,证型为痰凝血瘀型。肿块位于颈前右侧,皮色不变,质地柔软,随吞咽移动,大小6cm×4cm×4cm。B超提示右侧甲状腺瘤。二诊舌澹红中心少苔,脉缓。三诊瘤体明显缩小,舌澹红有裂纹苔薄白。四诊瘤体消失,B超示甲状腺超声未见异常。
痰凝血瘀瘿瘤肝气郁结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女,38岁,乳房肿块3个月。乳房内有扁平结节性肿块,胀痛异常。两乳房各一大约5厘米×6厘米肿块,坚硬作痛。脉弦细缓涩,舌红苔薄白。脉症合参为气郁痰凝,燥毒互结,脉络瘀阻。中医诊断为乳岩。病因分析为肝郁气滞,痰凝血瘀。
痰凝血瘀乳岩肝郁气滞燥毒互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