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女性,经行超前,经血如注,病程未明确。两颧色赤,舌红苔黄,脉细数,手心灼热,心烦盗汗,口渴饮冷,小便短赤。证属阴虚血热,热扰血分,血热妄行。
经行超前阴虚血热热扰血分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
女,43岁,腹痛腹泻,病程自1991年5月起,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身疲乏力、腹胀、低热、口苦、眩晕。左侧腹部压痛阳性,肝大肋下6cm。舌质暗,苔白而干,脉弦滑细。中医诊断为积、腹痛、下痢,证型为毒邪犯髓、毒瘀互结、气滞血瘀、湿热下痢。便常规示红、白细胞满视野,潜血(+),体温37.1~37.6℃。
慢性白血病湿热下痢毒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身疲力倦、腹痛泄泻、大便稀黄或色黑、脘闷恶心、不饮不食、腹痛腹胀拒按、里急后重。病程自6月29日误食毒蕈后持续至7月9日。面色灰滞,舌苔灰腻,脉滑数。诊断为热入血分。
毒蕈中毒热入血分湿热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反复皮肤紫斑2年。皮肤紫斑,口干、口苦,面红,目赤,双下肢广泛散在紫色斑点,对称性分布,压之不褪色。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诊断为血证(紫斑),证属阴虚血热。病因病机为热毒深入营血,燔灼营阴,血热相搏,迫血妄行。舌黯红,舌苔薄黄干,脉弦细。舌红,舌苔黄,脉弦细。
过敏性紫癜阴虚血热虚火上亢血热相搏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高热腹泻一周,脓血便,口噤不纳,腹胀。疫毒之邪深入营血,害及神明。舌质紫绛,苔白而燥,身热可炙手,脉散若飞花,重取无根。证属疫毒痢,病因病机为疫毒内陷,邪毒鸱张,戕及肝肾。面色晦暗,神昏目闭,脉象结代。
疫毒痢营血热盛神明受损肝肾俱伤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主诉腹痛肠鸣、腹中灼热、腹泻涩滞不利、粪便稠秽带粘液、胸中痞闷。病程较长,有阿米巴痢疾病史,现诊断为久痢之证。舌苔黄而微腻,脉两关弦数。病因病机为湿热久蕴,热重于湿,气机阻滞,致腹痛、肠鸣、排便不爽。
慢性全结肠炎湿热余邪气机阻滞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男性,主诉间断性大便次数增多,便溏、腹坠、便后滴血,伴牙疼、口疮、纳减、眠易醒。病程约2年。中医诊断为下痢、腹泻。证属脾肾不足,湿热内蕴,肝木侮土。望诊见舌大、色泽鲜,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减、眠易醒,切诊见脉弦。
溃疡性结肠炎肝木侮土脾肾不足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反复左下腹疼痛,伴黏液脓血便,病程2年余。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垢,脉沉弦。大便日5-6次,黏液带血便,肛门下坠感,排气多,纳食差,嗜睡乏力。病程中曾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困湿热下注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女性。主诉发热、腹泻2天。病程3天。中医病名为痢疾,证型为湿热痢。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大便稀水样夹黏液、腹痛阵作、恶心欲呕、神疲、不欲食。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痢疾湿热痢舌红苔黄脉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高烧3日,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日便数十次,神志轻度昏迷,不能进食。舌苔黄腻,脉象浮数。中医诊断为湿热内蕴,感染时邪。病程3日。
热痢湿热内蕴时邪感染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高热40.8℃,面赤气粗,头鼻部各有一疖肿,颈强硬,双肺散在湿性罗音,血象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有毒性变,血培养金葡菌阳性,舌赤,苔白黄相兼,脉浮弦数。中医诊断热毒炽盛,兼郁表邪。
热毒炽盛郁表邪面赤气粗气喘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反复大便稀烂伴黏液便一年余,近日大便每日4~5次,左下腹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便后缓解,偶见脓血便。面色稍苍黄,体瘦,口干不欲饮。舌质澹,苔白厚腻,脉濡弱。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湿热宿滞。肠镜提示左半结肠弥漫性充血水肿,黏膜有溃疡及白色渗出物,病理为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复诊时大便次数减少,脓血便消失,腹痛减轻,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象平和。
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湿热宿滞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1岁,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3年余,加重6个月。胸闷心悸,头晕乏力,盗汗,四肢厥冷,口干纳呆,腹胀腹泻,日3~4行,伴有里急后重。舌暗有瘀斑,苔白腻,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心悸、泄泻。证型为心阳不足、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气血不畅,上扰心神。病程长,病情复杂,涉及心、脾、肾功能失调。
心阳不足脾肾阳虚湿热蕴结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男,41岁,腹痛便稀,恶寒,恶心,肛门下坠,病程较短。湿热内蕴,结于胃肠,发为痢疾。面色正常,舌苔黄厚腻,脉象浮滑数大。腹痛不喜按,便下赤白脓冻,后重明显,身热头痛,脉滑略数,舌苔薄黄稍减。
痢疾湿热内蕴腹痛便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要症状为间断性发热、咳嗽咳痰伴阵发性喘憋,持续半年。咳嗽,咳绿色黄脓痰,时有低热。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为肺炎,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四诊信息中未提及具体望、闻、问、切特征。
绿脓杆菌性肺炎肺热壅盛痰黄脓绿咳嗽喘憋
查看详情 →
39岁,月经过多、淋漓不净,带下黄白恶臭,腰酸腹胀,病程5年余,妇检示宫颈中度糜烂,宫体增大,压痛明显,两侧附件压痛,诊刮病理示子宫内膜增殖伴炎症,舌红偏暗,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瘀滞、伤及血络。
月经过多湿热瘀滞血络损伤带下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女性。主诉左侧少腹疼痛1年半,大便稀溏不实带黏冻,日行2~4次,胃呆纳少。舌红,舌苔薄腻,脉弦而缓,慢性病容,形体消瘦,左下腹压痛,肠鸣音活跃。中医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证型为气滞湿阻。辨证属气滞湿阻,病机为脾气素虚,肝失调达,横逆乘脾,气机失调,脾失健运。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气滞湿阻脾虚肝实
查看详情 →
男,33岁,排便不爽,偶有腹胀、肛门下坠,乏力减轻,纳可,眠可,小便调。舌淡红,苔薄,脉缓。直肠癌术后,放射性肠炎,脾肾两虚,湿毒蕴结。面色正常,舌淡红,苔薄,脉缓。无明显外感或内伤七情记载。
直肠癌脾肾两亏湿毒蕴结放射性肠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1岁,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3年余,加重6个月。中医病名包括心悸、泄泻,证型为心阳不足、脾肾阳虚。病因病机涉及病久体虚、正气不足、脾胃湿邪困阻。望诊见舌暗有瘀斑,苔白腻,形体消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乏力、盗汗、四肢厥冷、口干纳呆、腹胀腹泻、里急后重。切诊见脉细弱。
心阳不足脾肾阳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大便溏泻3年余,加重2月余。病史示腹胀、反胃、恶心、大便夹黏液、腹部怕凉、口苦、纳差、面色无华。中医诊断五更泻(脾肾阳虚)。舌体稍胖大,苔稍白腻,脉弦。病程较长,属脾肾阳虚证,病因与服药后脾胃受损有关。
脾肾阳虚五更泻湿阻气滞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