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6岁,男性。左腿麻木、疼痛二天。左下肢沿坐骨神经走向出现疼痛,逐渐加重,大腿外侧肌肤麻木、疼痛、火烧火燎,烦躁、口苦、便秘、尿赤。舌红,舌苔薄黄略腻。脉滑数有力。中医诊断为湿热痹,湿热痹阻。病因病机为劳累后汗出淋雨受凉,寒湿痹阻脉络。
坐骨神经痛寒湿痹阻经络不畅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胃脘胀闷、隐痛3年,加重半年。胃脘胀满,隐痛,口干苦,嗳气,食后烧灼感,便溏,日行3次。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胃脘痛。病因病机属肝胃不和,湿热内蕴。病因为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慢性萎缩性胃炎疣状胃炎胃脘痛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高某,女,25岁。面部红斑18个月,伴发热5天。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红斑狼疮(热毒炽盛)。病机为热毒炽盛,侵血淫营,外犯肌表,内伤五脏。查体见面部蝶形红斑,头发稀疏。体温39.5℃。实验室检查示尿蛋白(++),血沉74mm/h,免疫球蛋白升高,补体降低,抗核抗体阳性。
红斑狼疮热毒炽盛面部红斑发热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恶寒发热,体温38.6~39.7℃,咳嗽痰黏,头昏乏力、心慌胸闷,高热时腰酸,纳差腹泻,夜寐烦躁,舌质澹紫黯,苔灰黄垢腻,中裂,少津,脉细滑少数,卫营同病证,温邪未退,伏于募原,气虚津伤,痰闭毒蕴,邪伏募原,澹渗之品,宁心化瘀,舌质澹黯红,苔前腻渐化,根灰黄,中裂,舌质澹紫红,苔中裂,根澹黄腻,舌澹紫黯红,苔根黄腻稍化。
禽流感肺炎呼吸衰竭心绞痛
查看详情 →
张某,49岁,男性。多食多尿,口干口渴。消渴。三焦热甚,耗伤气阴。面色萎黄,舌红少苔。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脉数。
消渴三焦热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吐白痰胶韧,气促不得安卧,胸胁掣痛,口不渴饮,溲赤,便闭。脉数,舌红。中医诊断热邪熏灼于肺,炼液成痰,阻窒肺隧,肺络不通。望诊舌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咳吐白痰胶韧,气促不得安卧,胸胁掣痛,口不渴饮,溲赤,便闭,切诊脉数。
肺热壅肺痰胶韧肺络不通热郁日久
查看详情 →
吴某,女,52岁。主诉头晕,双下肢乏力,口干,多饮,小便多。舌红,苔薄黄,边有齿痕,舌尖有小水泡。脉滑。辨证胃热阴伤。二诊见头身耳部疼痛,舌澹,苔偏黄稍厚,脉弦。三诊见右下肢麻木,舌澹红,苔黄,脉弦。四诊见左下肢麻木,舌澹红,苔薄黄,脉弦。辨证阴虚内热之消渴肢麻。
消渴病胃热阴伤阴虚内热肢麻
查看详情 →
患者五十余岁,骤然恶寒发热,头痛口渴,四肢烦疼,腹中绞痛,大便下赤白痢,前急后重,日夜数十次,继则全身大热不休,噤口粥饭不能下咽,口渴连连饮水,排便后剧烈疼痛,肛门灼热,下痢次数增多,排泄物无粪色,赤多白少,赤为稀量血水,白为脂膏,肌肉消瘦,形体枯黑,唇焦裂,齿黑枯,面黑目赤,气逆喘急,热臭非常,昼夜不眠,势甚猛烈。诊左脉沉伏,右脉浮数,舌苔黑燥起刺,脉症合参为急性传染病之赤痢症。
疫毒痢疾肠胃郁热气血耗损舌苔黑燥
查看详情 →
81岁女性,主诉肝炎致肝硬化史,突发高热、胁痛腹胀、两颧潮红、烦躁不安。胁痛腹胀,两颧潮红,烦躁不安,身热不退,腹胀,身现紫斑,巩膜黄染,深度昏迷,大便不通,小便量少。舌苔黄燥,舌质红,脉滑数尚有力。病程急重,热毒深重,肝损害为基础,外感风寒诱发。
肝昏迷肝硬化热毒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为右手虎口竹木刺伤后出现破伤风症状,病程自11月2日刺伤起,至12月31日痊愈。中医病名为破伤风,病因病机为外伤感染,毒邪内陷。望诊见苦笑面容、耳反唇缩、口难张开;切诊见脉弦紧。症状包括筋脉拘急、背项强直、角弓反张、失视、神志不清、大小便不利。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具体病史。
破伤风筋脉拘急角弓反张苦笑面容
查看详情 →
患者阴分久亏,内热反复发作,热势郁勃,发热时作,热退复起。喉证后余热入营,营热郁蒸,致身热。舌象未详,脉象和缓。阴虚生内热,余热未尽,营分有热,阳明营分之热,余热留恋,口糜作痛,小溲时痛。
阴虚内热营分有热阳明热盛口糜作痛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主诉头面部浮肿、小便不利、全身疲倦,病程一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直接提及,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未解,肺失宣降,三焦气化失调,肾阳受遏。面目虚浮,咽后壁红肿,淋巴滤泡增生,双下肢指凹性水肿,尿蛋白(++),红细胞2-3,白细胞1-2,上皮细胞1-2,透明管型0-1。脉象未提及。
急性肾炎肾阳受遏肺失宣降三焦气化失调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主诉胸腹胀闷、太息、头晕,病程为下午3时左右发作,持续15~30分钟。中医病名为胸闷,证型为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积滞未清、气机不畅。舌红苔腻,脉弦滑。二诊后舌苔薄腻,脉弦。三诊时舌红苔黄,脉弦。临床表现为胸闷、鼻塞、聤耳、头痛如针刺,痛在前额。
胸闷头晕太息舌红苔腻
查看详情 →
女,57岁,皮肤瘙痒1月余,胸背部明显,伴便秘、口干、口渴。舌质红紫,舌苔薄白腻,脉弦细。诊断为皮肤瘙痒症,病因属血燥生风、皮肤失养。
皮肤瘙痒血燥生风阴虚风燥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全身皮疹伴瘙痒2年,再发加重2周。全身泛发鲜红斑片、丘疹,边界不清,对称分布,面部少量渗出,皮温较高,压之退色,瘙痒剧烈,夜间为甚,口干,便正常,纳可,眠差。舌质红绛,苔黄,脉滑数。中医诊断湿疮,证型热毒炽盛型。病因病机为素体热盛,感受风热毒邪,入里化热,伏于血分,阻于肌肤。
湿疹热毒炽盛舌红苔黄脉弦细
查看详情 →
患者3岁,男性,咳嗽、咳痰一月余,加重伴气促三天。咳痰白不易咳出,痰黄白相间,喉中痰鸣,发热,精神软,呼吸急促,舌澹红,苔薄白,脉浮数。中医诊断咳喘(痰热闭肺)。肺气闭而不宣,化热炼津成痰,痰随气逆壅阻气道。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细湿性啰音,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紊乱。
咳喘痰热闭肺肺气闭塞痰壅气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主要症状为喉白喉伪膜阻塞气管。中医诊断为热病后期,余邪未净,气液已伤。舌已有津液,脉稍转缓。病程延月余,低热不退,形体消瘦,脸色苍黄,鼻饲进流质食物,依赖滴注葡萄糖、维生素维持营养。
白喉余邪未净气液已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神昏不醒持续11天,高热持续不解,手足舞动,烦躁不宁。脉弦数,舌焦黄而燥。诊断为热入心包,痰蒙心窍。复诊见发热下降,头摇稍轻,手动未停,口角流涎,大便秘结,舌苔垢腻而浊黄。诊断为热盛生风,热灼津液为痰,风痰互结。三诊见神志苏醒,右手躁动未静。四诊见神志清楚,头摇手摇已静,大便溏泄,痰饮渐去而脾气已虚。
中毒性休克高热神昏风痰内扰痰蒙心窍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口腔、肛旁溃疡反复发作3年余。病程长,首次发作于1980年4月,症状包括下唇水疱、溃疡,累及口腔多部位,继发会阴部溃疡,伴疲乏无力、心悸多汗、低热、食欲不佳。入院时症状包括口干唇燥、巨大溃疡、大便秘结、舌红苔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狐惑病,证型为湿热蕴结,化毒伤阴。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薄、脉弦数。
口腔溃疡肛旁溃疡湿热蕴结毒邪窜络
查看详情 →
患者二十岁,女性,主诉头痛、咳嗽、喷嚏、鼻涕、恶寒发热、午后热甚、胸中懊侬、四肢倦怠、夜间烦躁难眠、神昏谵语、痰粘难咳、口燥引饮、便秘、尿色赤。中医病名湿温,病因病机为湿热邪热由卫窜营,侵扰心包。望诊舌苔黄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神昏谵语、口燥引饮、痰粘难咳、便秘尿赤,切诊脉象弦紧,后诊脉象弦数。
湿温营分热盛口燥引饮痰粘难咯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