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不足

62岁女性患者,主诉头晕头痛、颜面及足胫水肿、心悸失眠、胸闷背胀。舌质澹、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肝肾阴虚,脾肾不足。血压160/100mmHg。病程未明确记载。
脾肾不足肝肾阴虚阴虚阳亢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2岁。主诉腰痛20余年,尿痛、尿频半月。腰痛影响前俯、后仰及穿裤袜,伴头晕。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及尿路感染。辨证为久病脾肾不足,肝失滋养,湿热内蕴,下注膀胱。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尿常规示隐血+++,WBC++,白细胞661/ul,红细胞76/ul。
脾肾不足腰痛尿路感染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腹痛腹胀、消瘦。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脾肾不足,肠道寒气凝滞。体态消瘦,面容痛苦貌,疲倦乏力,畏寒,腹部怕冷,腹胀明显,无压痛,无腹水,下肢不水肿。舌苔薄白,脉沉细。
脾肾不足肠道寒气凝滞腹胀乏力
查看详情 →
男,31岁,喷嚏、流涕反复发作10个月,遇冷空气刺激即发流清涕,后部头痛,右侧耳鸣,咽部干涩,口干,面色黄,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沉细,风寒外袭,损伤肺气,肺气不宣,鼻鼽,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受到制约,肺气不能宣发致鼻塞不通,津液上乘壅于鼻窍,脾胃受损,中焦化生之力减弱,后天之气生化不足,抵御外邪之力不足。
脾肾不足鼻鼽肺气不宣风寒外袭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右肩部跌伤肿痛,活动不利3小时。右肩部疼痛,活动抬手不能,伴口干苦,纳呆,神疲,畏寒。右肩部明显肿胀,青紫,压痛,右肩部活动不能。中医诊断右肱骨外科颈骨折,病机为气滞血瘀,脾肾阳虚。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沉细。右肩部肿胀,皮下瘀肿明显,右肩活动不灵活。右肩部肿胀大消,青紫瘀斑变黄,右肩活动受限。右肩肿痛已基本消失,压痛不明显。
脾肾不足右肱骨外科颈骨折气滞血瘀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44岁女性,主诉黄白带下量多、下腹疼痛3年,进行性加重。长期工作于阴湿环境,白带转黄量增,下腹疼痛,外阴瘙痒,腰酸尿频,心烦少眠,纳差。舌边齿痕,苔薄白腻,脉细弦数。湿困奇经,脾、肝、肾三经受累。
脾肾不足带下量多下腹疼痛湿困奇经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婚后闭经、不孕2年,术后闭经半年。面色萎黄,口干不欲饮,脘胀食少,腰际酸痛,乳房不胀,大便溏薄。血PRL升高,脉细尺弱,舌质澹红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冲任失调,血海失于充盈。
脾肾不足闭经气血不足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1岁零6个月,面黄消瘦,倦怠乏力,腹部胀大,毛发稀黄,自汗出,易感冒,烦躁爱哭,二便失调,站立不稳。体征见面苍汗多,肌肉消瘦,皮肤松弛,四肢无力,精神委靡,大便稀软,小便清长,舌质澹、苔白少,脉细无力。诊断为脾肾不足之脾疳,辨证为喂养不当所致脾肾不足。
脾肾不足脾疳营养不良气血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胡奶奶 白带大放 经期参差不准 有时夹杂瘀块 脉弦 头晕 卫任不摄 脉弦 头晕 脾肾不足 摄纳无权 虚阳浮越 灵磁石 左牡蛎 平肝益肾 潜镇肝阳 菟丝子 补肾益精 固带止泄 茯苓 砂仁 薏米 健脾止带 白芍 养血柔肝 鸡冠花 凉血止带 穞豆衣 滋阴养血 平肝益肾
脾肾不足带下病肝气上浮
查看详情 →
18岁,主诉经行腹痛、腹坠胀,经行第1天痛甚,手足发冷,全身出冷汗,大便稀溏。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澹,苔薄,脉细软。证型为脾肾不足,气血不和。经行提前,经色澹红,平时大便稀,每日3~4次,经期每日4~5次,下腹部有冷感,食后有不消化感。
脾肾不足痛经气血不和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主诉脑垂体瘤术后4年。主症为头疼、全身乏力、潮热汗出,夜间尤甚、纳差。舌体红,舌苔薄白,舌下静脉曲张。脉细弦。证型为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脾肾不足,瘀血内阻。
脾肾不足脑垂体瘤气虚血瘀头痛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患者,主诉脑梗死导致中风、语言不利、吞咽困难、终日昏昏欲睡、尿频、尿失禁、口角流涎。中医病名中风,证型风痰阻窍。望诊见舌苔黄滑腻,后转为薄黄腻、白滑。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语言不利、吞咽困难、嗜睡、尿频、尿失禁。切诊见脉滑。
脾肾不足中风风痰阻窍神疲嗜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半,女性。口渴多饮,伴多尿20余天。体温37.5℃,形瘦如柴,精神萎靡不振。舌质澹,苔少而微黄,指纹澹红。中医诊断为小儿夏季热,证型为上盛下虚证。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肾不足,感受暑气,气阴两伤,导致肾气亦伤,形成上盛下虚证。
脾肾不足小儿夏季热气阴两伤上盛下虚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主诉月经量减少,病程2年。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眼花、耳鸣、心烦、面色少华、心悸乏力、精神不佳、小腹隐痛。舌质淡,脉沉细缓。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少,证属肝郁血虚。
脾肾不足月经过少肝郁血虚血虚
查看详情 →
男,78岁,大便干结难解六年余,大便如羊屎状,3~5日一行,偶有腹胀,神疲乏力,偶有头晕。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老年功能性便秘,脾肾不足,气阴两虚。
脾肾不足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愆期10日,有甲状腺功能低下。全身无明显不适,形体略畏寒,口苦,咽部如有痰阻,入夜梦多。面色皖白,精神较萎。脉细弦,舌胖苔薄白。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辨证为肝血不足,后转为肝郁肾亏,再辨为肝旺肾亏。病因病机涉及肝郁、肾亏、脾肾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舌象舌胖苔薄白,脉象细弦、弦。
脾肾不足月经后期肝血不足肝郁肾亏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患者,主诉颜面及下肢浮肿,恶寒流涕,头痛咳嗽,胸痛,溲赤而短,病程半月。中医诊断为风水,证型属急性肾炎。舌苔薄白,脉沉滑。尿检示肉眼血尿,蛋白(+),镜检红细胞(+),管型(0~1个高倍)。病因病机为居潮湿之地,劳累过度。
脾肾不足急性肾炎风水阳水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尿频尿急两旬余,每日尿次20~30次,短者10分钟1次,长则1小时1次,夜间不尿,尿色如常。素体脾肾不足,兼夹湿热内蕴,膀胱疏泄失常。舌象、脉象未提及。
脾肾不足尿频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主诉过累后小便不畅,手发抖,病程本月数次。中医病名中气不足,证型清阳下陷,病因病机为劳逸不当。望诊舌正、后根微有薄腻苔,后根微有薄黄腻苔、微灰。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小便不畅、手发抖、大便通畅、大便干、睡眠欠佳、下肢红斑。切诊脉象两寸沉弱,左关弦大,右关迟,两尺大,两寸沉缓,右关缓和,左关弦缓,两尺微缓,两寸沉迟有力,关缓,尺按之不空有力。
脾肾不足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湿滞
查看详情 →
男,59岁。主诉进食油腻则脘痞、腹泻,右胁不适,食欲减退。病程自1967年起,持续多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包括湿热中阻、脾肾不足、寒热错杂、肾阴阳两虚、中焦湿热气滞、肝胃不和、三焦气滞。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滑。症状包括脘腹痞闷或疼痛、右胁不适、恶心欲吐、神疲乏力、腰背酸痛、畏寒肢冷、夜间盗汗、口干口苦、足跟疼痛、睡眠不实、大便偏干或溏泄不爽。
脾肾不足黄疸性肝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湿热中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