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2岁,颈及右肩痛伴右上肢及右手拇食中指麻木胀痛,病程三个月。颈椎前突消失,颈椎轻度右倾,活动受限,头后伸时痛加重,颈椎纵压试验阳性,颈椎4~6有轻压痛并有向右上肢放射感。X线检查示颈椎后突畸形,颈4~7前下缘骨质增生,颈3~5前缘有圆点状钙化影。诊断为颈椎病。
麻木颈椎病颈僵肩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双下肢麻木、酸胀,足趾痛,寒冷季节易复发。双下肢冷,足趾皮色紫暗,下午及夜间疼痛。舌质红有瘀点,舌苔白腻微黄,脉沉细而濡。中医病名脱骨疽,证型为脾肾阳虚,寒湿凝滞,郁而化热,瘀热阻络。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脾肾阳虚寒湿凝滞瘀热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四肢麻木凉困,剧烈疼痛,夜难成眠,痛时发凉,暖则稍减。左下肢潮红,抬高苍白,下垂黯紫,左第2、4趾尖干性坏死,其他足趾黯紫,趾甲干枯不长,肌肉萎缩,汗毛脱落,左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浅静脉炎,形体消瘦,腰背痛,小便清长,面色青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细。中医病名脱疽,证型阳虚正亏,脉络瘀阻。病因病机为阳虚寒凝,气血瘀阻,经络不通。望诊面色青黑,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包括四肢麻木、疼痛、温度异常、肌肉萎缩、汗毛脱落、小便清长。切诊脉沉迟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阳虚正亏脉络瘀阻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卒然仆倒、神昏不语、右半身不遂。病程八天。中医病名痰火,证型心肝火盛、痰浊内阻。病因病机为痰火内发、心肝二经火盛、痰浊瘀阻经络。望诊目赤舌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神昏不语、不知喂食、便秘尿赤。切诊脉浮紧数。
脑溢血痰火内发心肝火盛痰浊瘀阻
查看详情 →
78岁女性,双下肢无力伴腰痛21个月。腰痛,双下肢体无力、酸痛、麻木,偶有咳嗽,咯少量白痰,小便难以自控。舌质黯红,苔薄白,脉弦细。肾虚水气不化。病位在肾、经络,涉及肝、脾。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痰瘀阻滞,脾虚失运。
腰痛肾虚水气不化双下肢无力舌黯红
查看详情 →
66岁男性,主诉胸痛、头晕目眩、下肢麻木、口渴善饥,病程10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中火炽盛、胃阴亏耗、血络热瘀。望诊见面唇紫暗、舌红中裂少苔。闻诊见口中秽浊气味。问诊见口干喜饮、纳谷多、大便秘结、小便黄臊。切诊见脉细数弦滑。
高血压冠心病血糖高尿糖高
查看详情 →
女,40岁,主诉身痛腰痛,四肢麻木,头晕,病程6年。面色面黄肌瘦,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证属气血两虚,营卫不和。
四肢麻木气血两虚营卫不和血不养筋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胃脘不舒,呕吐泛酸,食入即吐,身疼头重,心慌,心跳,气短,大便七八日不下,月经提前。舌有裂纹,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肝郁犯胃,胃实热结。舌象裂纹,脉象沉涩。主诉包括胃脘不舒、呕吐泛酸、食入即吐、身疼头重、心慌、心跳、气短、大便不通、月经提前。病程两月余。
胃脘不舒呕吐泛酸肝郁犯胃胃实热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头痛15年,呈胀痛样,常偏左侧,痛剧时伴恶心呕吐,需静卧缓解。舌质稍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病名属内伤头痛,证型为风阳扰动,血瘀阻络,神明不安。病因病机涉及情志不和,肝失条达,风动阳升,血瘀阻络。
内伤头痛风阳上扰血瘀阻络神明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全身肌肤发酸麻痹,右侧肢体较甚,伴颈项肩胛酸胀,右下肢小腿酸麻,牵引右足跟,头昏、头痛、眼花、耳鸣、心跳、气短、胸闷,月经后期,色澹量少。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头发枯焦,语声低微,少气懒言。舌质较澹,舌苔净。无脉,双侧人迎、寸口、趺阳等处未切到脉搏。中医诊断脉痹(无脉证),气血不足,经脉痹阻。
脉痹气血不足经脉痹阻
查看详情 →
六旬,中风,舌不能言,右手足麻木不仁。痰热内盛,牵引外风,阻塞清窍。浮弦滑数脉。舌象未详,面色未述,声音未提,气味未言,病史未载,脉象浮弦滑数。
中风痰热内盛外风清窍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诉原发性高血压25年,头胀头痛,精神委靡,形寒喜暖,四肢发麻,下肢冰凉,间歇性跛行。面色皖白,舌暗而胖、苔白腻滑,脉弦涩迟。体征右下肢皮肤发冷,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诊断证属心肾阳虚,风痰瘀阻脉络。
高血压心肾阳虚风痰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腰痛2年余,腰部两侧酸麻沉痛,劳累、久坐或受寒加重,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夜卧不安、面色不华。舌质稍黯,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腰痹,证属血虚受邪。舌象示舌质稍黯,脉象为脉沉细。
产后腰痹气血亏虚风湿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双下肢软弱无力、左下肢抽搐、行走不稳、口角歪斜、言语謇涩、左上肢屈伸不利、左手不能伸直、头皮麻木、颈强不适、头晕。舌暗红,苔黄微腻,脉弦滑。辨证为肝肾不足,风阳上扰。
中风后遗症肝肾不足风阳上扰舌暗红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头晕、目眩、昏迷、心悸、胸闷胀痛、左侧上下肢酸软无力、麻木、手无握力、不全瘫痪、活动不利、步履艰难、言语不流利、舌强、嘴歪、口角流涎。中医诊断中风(中络、阴虚阳亢)。病因病机为阴虚阳亢,肝阳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望诊见嘴歪于右侧,口角流涎。舌象见舌强。脉象未明确提及。
中风阴虚阳亢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口眼向左㖞斜一周。病程一周。中医病名面神经麻痹。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肝阳有余,阴液不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晕、头痛、头胀、口眼㖞斜、右颊麻木。切诊未提及。
面神经麻痹肝阳上亢肝阴不足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身痒如蚁行,心烦失眠11年。周身皮肉及右胁部瘙痒,坐立不安,气喘,咳嗽,咳吐黏稠白色块状痰,手指关节隐痛,大便干结,小便色黄,小便后自觉心跳加剧。舌红苔薄白,脉细数。辨证属心胆虚祛,痰火交织。
心胆虚怯痰热互结失眠心烦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主要症状为头晕、失眠、眼花。病程自1991年起,1999年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医病名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证型为肝阳上亢,脾肾虚亏,心脉瘀阻。病因病机为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血行不畅,气滞血瘀,胸阳不振,脾肾虚亏,水气泛溢。舌质澹红,苔白厚,脉涩。面色晦暗,眼底动脉硬化,心电图示左室高压电轴左偏,心肌缺血,X线示靴型心。
高血压性心脏病肝阳上亢心脉瘀阻脾肾虚亏
查看详情 →
男性,44岁,右手麻木不能伸屈年余,遇寒胀痛得温则轻。舌苔中白薄,脉沉涩。中医病名属寒客经络,证型为寒客经络,病机为寒邪侵袭经络,气血凝滞。
右手麻木寒客经络气血阻滞寒湿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头部外伤后左侧偏麻、呆滞7个月。左侧肢体瘫痪、麻木,左侧手足温度觉、痛觉消失,持续头晕头痛,活动后加重,伴旋转感,呆滞,恶心欲呕,心烦多睡。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弦。智能检测异常,计算能力下降。中医病名为呆病,证型为肾虚血瘀证。脑白质缺血变性灶。
头外伤后证脑髓损伤肾精亏虚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