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56岁,男。主诉糖尿病6年余,近1年因劳累饮食不节,血糖尿糖反复增高。新发症状包括双下肢浮肿、食欲不振、腰酸膝软、视力减退、四肢麻木、大便溏稀。中医诊断肾阳虚衰,水泛肌肤。舌澹苔白,脉沉细。尿蛋白(+++),尿素氮14.6mmol/L,肌酐258mmol/L。
糖尿病性肾病肾阳虚衰水泛肌肤腹泻
查看详情 →
23岁男性 鼻衄10余年 夏季易发 头热憋痛 精神不振 体倦无力 面色㿠白 唇甲无华 舌淡苔白 脉沉而弱 出血时久 元气亦伤 气血亏虚 血不归经 热扰血络 气血两虚 热邪内蕴
鼻衄肺胃热气血虚脉沉细弱
查看详情 →
患者阳痿不振3个月余,睡眠欠佳,夜梦多,形体消瘦,语言低微,阴囊潮湿5~6年。舌澹红,边有齿痕,苔根黄腻,脉弦滑。诊断为阳痿属肾虚夹肝经湿热。
阳痿肝经湿热肾虚阴囊潮湿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抑郁症7年余,表现为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表情淡漠,眼神呆滞,默默不语,食欲欠佳,自觉有感冒样症状半年余,平素容易紧张,时有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唇红,舌尖红,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抑郁症,证型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抑郁症心神不宁情绪低落安全感差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贫血半年,伴面色苍白、眩晕、心悸、睡眠不安、食少纳呆、精神不振、头发枯槁脱落、月经量少。中医诊断为心脾不足,营血亏虚。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病程半年,病机为心脾不足,营血亏虚。
精神不振心脾不足营血亏虚慢性再障
查看详情 →
10个月男婴,高热无汗,咳嗽气促,喉间痰声辘辘,面及四肢浮肿,胸腹濡满,面浮色黄,眼白珠色青,额热有微汗,手足冷,指纹隐伏,脉沉濡,舌淡苔腻灰黑。中医诊断为腺病毒肺炎,病机为本体湿盛,外感风寒,风湿搏结,中阳失运,肺卫不宣。四诊见面色黄,舌淡苔腻灰黑,脉沉濡,呼吸急促,大便溏泄,咽部红肿,肺部听诊有水泡音,胸透示肺纹理增多,片状阴影。
腺病毒肺炎风寒夹湿正虚邪实中阳失运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右肋部带状疱疹,发热恶寒,舌苔白厚微黄,平日嗜酒。湿邪内蕴,热邪外感,寒湿袭表,湿热蕴结,湿重于热,湿热内遏,湿邪留滞不去,湿邪遏伏,热不得发越。面色晦暗,舌苔厚腻,脉象未提。
发带状疱疹湿热内遏舌苔厚胃胀满
查看详情 →
张某,43岁,男性。主诉头痛、眩晕、恶心、烦闷、睡眠不实、左眼视物模糊1月余。病程1月。中医病名为脑震荡后遗症,证型为髓海震伤,淤血阻滞经络,复感外邪,精明受扰。望诊见舌质澹红,苔薄白,眼底检查示两侧瞳孔不等大,左眼对光反射迟顿。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头痛、眩晕、恶心、烦闷、睡眠不实、左眼视物模糊。切诊见脉象浮滑,后诊脉象虚弦,缓无力。
脑震荡后遗症髓海震伤瘀血阻络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19岁。主诉牙龈出血、皮下紫斑、头晕、眼花、头痛、怕冷、睡眠不安。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再生不良性贫血。证型脾不统血,气血双虚。面色苍白,舌质澹红,苔薄黄,脉虚弱。皮下瘀斑,舌象薄白,脉沉细。
再生不良性贫血脾不统血气血双虚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头晕反复发作4年。头昏如寐,目蒙不清,耳窍滞塞,心悸胸闷,腰膝酸软,大便黏滞不爽,小便赤黄,月经正常,带下黄稀。面色萎黄虚浮,前额散在痤疮,舌体胖大、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病名为头晕,证型为湿热中阻、清阳不升、浊邪上干、壅塞清窍。病因病机为湿邪困脾,蕴久化热,上泛清窍,下注带下及二便。
脾阳不振头晕湿热中阻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突发胸痛3小时,活动后胸闷、胸痛,头晕,气短,乏力,汗出,怕冷,面色晦黯,焦虑,眠欠佳,大便干。舌质紫黯有瘀斑,左寸脉弱,右脉细涩。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心气不足,胸阳不展,瘀血阻滞。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瘀血阻滞。
冠心病心气不足瘀血阻滞胸阳不展
查看详情 →
女,81岁,情志抑郁,胸脘痞满,胃纳减退,恶心欲吐,喜饮汽水啤酒,嗳气或矢气则舒,大便黄少。中医病名:胃痞,证型:肝气郁滞,病因病机:七情致肝气郁滞,横逆脾胃,运化不及。望诊:苔厚腻色淡黄。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胃纳不振,脘痞,胸满,口干苦,食乏味,心悸,下肢浮肿。切诊:脉细滑稍弦。
情志抑郁肝气郁滞脾胃不和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刘某,女,34岁。长期头晕、心跳、失眠,病程10年。病起于精神刺激,工作繁重,劳逸失调,心气亏损,血不足,脑失濡养,心神不安。颜面浮肿,神色萎靡,舌苔薄黄,脉虚大微数。心主血,血不足,脑失濡养,心脑不足,终难入寐。虚火之象,虚火扰心,乱梦纷纭,烦躁不安。
心气亏损心脑不足失眠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痛经,自14岁月经初潮后即有痛经,月经第12天小腹疼痛,伴上腹绞痛、恶心、呕吐,经期需用止痛药。病程长期,曾诊断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症状包括肢倦乏力、手足不温、腰酸痛、腰腹寒冷、纳食可、夜眠安、二便调。舌质淡,苔白略厚,脉沉弦涩。中医诊断癫癫,辨证脾肾阳虚,寒凝血痕。西医诊断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
痛经脾肾阳虚寒凝血痕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9岁,主诉睡眠欠佳半年。精神不振,头晕目眩,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食少便溏,经血量少色淡,周期不规律。舌淡白,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心脾两虚证。
不寐心脾两虚头晕神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女性。慢性泄泻5年余,少腹作痛作胀,大便溏薄含黏液脓血,便后不爽,精神倦怠,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卧寐不安,少腹遇温则舒,感寒则甚,四肢乏力,跗踝不温,腰背酸楚。舌淡苔白根部罩灰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脾肾虚寒,阳气式微,寒湿久羁。
食欲不振慢性结肠炎脾肾虚寒阳气式微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腹痛下利反复发作6年,近2个月加重,伴有低热、便溏带脓血、里急后重、体重减轻。面色萎黄,舌质澹红,舌苔薄黄,脉细弦小数。病程中见下腹隐痛,大便每日3~5次,后增至10余次,脓血便,体温37.8℃,肠镜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为肠腑湿热,气血不和,病机为湿热未尽,气血不和,本虚标实。
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气血不和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阳痿10余年,伴腰痛、头昏、睡眠欠佳、食欲不振、口干口苦、大便结或溏、小便黄、余漓不尽。舌苔黄腻且厚,脉弦细。辨证为湿热蕴于下焦,情志抑郁,肝气不舒,肝病及脾,脾不健运,湿谷不化。
阳痿湿热下注腰肾受损脾不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7岁,男性。主诉胃胀3年。现病史示胃脘胀满,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倦怠乏力,手足不温,心情郁闷,多梦易醒,形体消瘦。舌象澹红,苔薄黄,脉弦细。辨证分析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脾胃虚寒,受纳运化失常。中医诊断为痞满,证属脾胃虚寒,肝胃不和。
胃胀脾胃虚寒肝气郁结心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岁,主要症状为急性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身热、神志昏煳、四肢厥冷、面色不华、纳呆作恶、脉伏微细、舌苔厚腻。中医诊断为积热蕴郁,冷实不消,内闭欲脱。望诊见面色不华、舌苔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身热、神志昏煳、纳呆作恶;切诊见脉伏微细。
细菌性痢疾湿热蕴郁冷实不消内闭外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