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成年,心悸、胸闷、怔忡,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阴不足,心神不宁,脾胃不和。望诊:苔厚腻,苔薄根腻质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心悸、胸闷、口干、脘腹饱胀、纳不佳、夜不安眠、梦扰、精神萎顿、肝区不适。切诊:脉细数,脉细。
心悸怔忡房颤心阴不足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主诉大便下血,时发时止,持续四、五年,近期发作剧烈,血色鲜而量多,日五、六次,肛门坠脱,头晕眼黑,气短心跳,食不甘味,面色苍白,身疲,神倦。病程二月余。中医诊断为直肠肛门出血。病因病机为身体素亏,气血运行不周,胃肠郁热,大便燥结,粪毒无由排泄,迫血下行,瘀潴肠内。望诊见面色苍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眼黑,气短心跳,食不甘味。切诊见脉微无力。
内痔气虚肠热便血头晕
查看详情 →
包左,仲秋上失血下便血,季冬又发,吐血盈盆,便血如注,发热形寒,头痛骨楚,咳嗽,胁肋牵疼,艰于转侧,舌苔罩白,脉象浮滑芤数。阴分大伤,肝火内炽,蓄瘀留恋,复感新邪,蕴袭肺胃,引动木火上炎,损伤血络。舌苔罩白,脉象浮滑芤数。舌边红,苔黄,脉芤数不静。舌质红,苔黄,脉数较缓。
吐血便血肝火上炎肺阴虚
查看详情 →
张某,46岁,男。主诉大便时带血10多年,近2年肛门部有肿块脱出并有带血、滴血现象,无疼痛感。舌质澹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溷合痔,便血。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混合痔便血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内痔出血多年,近期加重,伴肛门坠胀、疼痛、四肢无力、腹部下坠感,面色苍白,贫血貌。舌淡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痔疮(便血)。证型湿热内蕴,经络阻滞,瘀热下注。
内痔出血湿热内蕴经络阻滞瘀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便秘23年,排便费力,便后不畅感,近年稀便亦排出困难,需使用开塞露灌肠,排便时需用手挤压会阴处方可排出,思想负担过重。舌质黯,苔白腻,脉沉细。体征见肛周环状隆起,直肠前壁组织松弛,阴道后壁突出,齿状线上黏膜松弛堆积。诊断为便秘、直肠前突、混合痔Ⅱ期,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
便秘脾肾两虚直肠前突脱肛
查看详情 →
男,33岁,长期上腹部疼痛,泛酸,大便溏泄,每日三、四次,杂有粘液及血液,腹鸣,绕脐疼痛,进食油腻、牛乳、青菜后便次增多。慢性肠炎。腹泻,腹鸣,绕脐疼痛,便溏,杂有粘液及血液,食欲不振,嗳气。舌苔薄,脉细滑。
慢性肠炎脾虚泄泻湿阻中焦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4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发热反复、脾脏肿大、内痔、结肠炎及带浊痛经。首诊见头面虚湿、声音嘶哑、颧腮赤褐彩、疹毒、麻疹样疮毒、二便阻闭、腹胀、阵热恶寒、舌质淡滞、舌中凸起、苔浊腐干。病机为脾虚肠滞、伏湿蕴火、浊毒损肾伤肺、气滞血湿。辨证为脾虚肠滞,伏湿蕴火,浊毒损肾伤肺。四诊见舌象异常、疹毒分布广泛、脉象未明。
脾虚肠滞伏湿蕴火浊毒损肾血瘀浊毒
查看详情 →
患者面色萎黄,内痔便血,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内痔,证型中气不足,病因病机为中气不足,不能统血。脉象脾脉虚而无力。舌象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描述,病史提示自服凉药、止血药无效。
内痔便血中气不足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腹胀、腹痛7年,加重4年。腹部膨隆,左下腹凸起,压痛明显,肛门坠痛,大便鲜血,经期提前、量多。舌澹暗,脉细滑数。中医诊断腹胀,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虚气陷,胃失和降,血不归经。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脾虚气陷,胃失和降,血不归经。望诊面色苍白,舌澹暗。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腹胀、腹痛、呃逆、恶心、呕吐、便血、经期异常。切诊脉细滑数。
内痔出血腹胀肝郁气滞脾虚气陷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为大便下血,血色鲜红,每日出血量约4~5ml,病程约5年。中医诊断为湿热内蕴,血分有热,气血不足。面色苍白少华,舌质红苔白,脉濡数。大便时结而血出淋漓,肛门灼热隐痛,心烦少寐,食纳不佳,倦怠腿软,口干思饮。
内痔湿热内蕴血分有热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42岁。腹胀、腹痛7年,加重4年。腹胀腰痛,纳差恶心,头晕神疲,大便鲜血,肛门坠痛,经期提前量多。舌澹暗,脉细滑数。肝郁气滞,脾虚气陷,胃失和降,血不归经。面色苍白,舌澹暗,脉细滑数。
内痔出血腹胀腹痛脾虚气陷
查看详情 →
女,48岁,大便秘结7年,伴失眠多梦、腰膝无力、手足心热、盗汗、咽干口燥、小便短数、大便便秘而硬。舌红少苔,脉细。形体消瘦,皮肤干燥,两颧发赤。肾阴亏损,精血不足。病程长,属肾阴亏虚,肺失宣降。
便秘肾阴亏损精血不足肺阴亏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以上。主要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咯硬痰带血丝、声渐不清、夜卧不寐、口苦舌干、常白苔、喉中阁痛或胸膈痛、嗳气、夜食难消、手掌物久则麻、常畏寒。中医病名为肺痿,证型为肺脾两虚、气阴不足。病因病机为劳则气耗肺伤、脾伤土虚、寒凉伤肺、痰中带血、心虚神不安。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苔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症状及既往病史。切诊见左脉沉弱而缓,右脉浮软无力,心肺脉浮数虚,脾脉轻按阁指,重按不足,脉象变动无定准。
肺痿肺伤脾虚心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诉下肢水肿、下焦湿阻、腹中饱气、口渴多饮、腰腿酸困、尿短浊毒、头晕头痛。病程自2002年11月起。中医病名为肾病综合征,证型为脾失健运、伏湿蕴火、浊毒逆冲、气血循环受阻、气虚血弱。望诊见舌质淡苔白浊,舌平伸尖收样。闻诊声微嘶且重浊。问诊提示有鼻炎及咽炎史。切诊脉象六脉细弦紧。
肾病综合征脾失健运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男性。主诉内痔反复发作数年,近半年加重,痔核需手动复位,伴剧烈疼痛,行走不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濡缓。病程数年,症状以疼痛、痔核脱出为主。内痔属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形体略瘦,嗜烟。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提示病史及症状特点。切诊脉象濡缓。
内痔气滞血瘀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男,素有内痔便血,常欲脱肛,肛门坠重不收,肿痛突起,光亮紫色。湿热流注结肿。面色晦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内痔便血脱肛湿热下注肛门坠重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便时肛门疼痛、出血1周。病程1周,既往6个月前有大便带血、便干、出血量多。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肛检见肛管部新鲜裂口渗血,肛门括约肌松弛,齿线上黏膜脱出。中医诊断肛裂、混合痔。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热结肠燥,大便干结,排便努责致肛裂。
肛裂混合痔阴虚内热便干
查看详情 →
男,43岁,反复便血、肛门肿物脱出2年,加重1周。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术后出现头晕、心慌、腹部嘈杂,便鲜红血及血块。肛门外翻检查见齿线上黏膜环状隆起,充血,色暗红。术后脉搏90次/min,血压141/80mmHg,面色苍白,四肢冷。病理示黏膜慢性炎症,部分平滑肌伴广泛出血。
内痔术后大出血气血两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主诉婚后1年半未育,双腹股沟不适,尿余沥。既往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精液活率46.5%,a级精子1.5%。辨证为肾虚精衰证。脉细,舌质澹红,舌薄白。病程较长,症状包括双侧睾丸胀痛、腰背酸胀、尿后尿道不适、双侧腹股沟痛、双肾区冷感、会阴耻骨区刺痛、尿黄气味重、痔疮、腰骶部酸胀痛、大便先硬后溏。病因病机涉及肾虚、寒凝肝经、湿热内生。
男性不育症弱精症肾虚精衰证寒凝肝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