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9岁,男性。主诉咳嗽3年,吐白痰,早晨为重;大便溏3年,日行2次;食纳欠佳,食后脐周痛;口苦喜热饮。脉象寸微,关弦滑,尺沉弱;舌象正苔微黄腻。中医诊断属中虚湿滞,脾肺同病。病机为脾失健运,痰湿内生。
慢性支气管炎脾肺同病中虚湿滞痰湿内生
查看详情 →
曾左 风湿相搏 阳明脉络失和 湿痰蕴阻胃中 清津不升 浊液不降 湿寒郁阻阳明 阳气不能敷布 胃病土难御木 风阳扰胃 频吐损伤胃阴 湿寒成燥 阳明络空 肝风乘袭 面色苍白 舌苔白腻 脉濡软 脉大而濡软
风湿相搏湿痰蕴阻湿寒郁阻胃阴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9岁,主要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出院后潮热、心悸、气短。中医病名属温病,证型为心阴不足,余热未尽。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潮热、心悸、气短、咳嗽、微肿、大便干,切诊提示脉数无力、脉促、脉缓、脉间歇。
上呼吸道感染心阴不足余热未尽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心下痞、腹胀、胃中嘈杂、嗳气、心慌气短、四肢肿胀、自汗、背痛、寒热往来、胸中懊恼、失眠、小便黄、大便干或不爽。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微数。诊断为脾胃气机不畅,气滞血瘀。
心下痞腹胀气滞血瘀胃中嘈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10月,女性。主要症状为上眼睑下垂、饮水呛咳。病程自2012年9月起。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型为脾胃气虚。望诊见舌质淡红,苔薄白。闻诊见语声低弱。问诊见不喜动。切诊见脉细数。
重症肌无力痿证脾胃气虚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59岁,右侧乳房肿块3年余,胸闷气喘、咳嗽吐痰带血,低热、盗汗,CT示肺癌伴大量胸水,广泛转移,晚期。乳岩转至肺积,毒邪走散流滞于肺,阻逆上焦,失于宣降,痰浊积聚,气阴两虚。面色潮红,舌质红,脉沉细数。胸闷气喘、咳嗽吐痰带血,肺气失于宣降,肺经脉络损伤,肺肾阴虚。
乳岩肺积气阴两虚肺气失降
查看详情 →
女,36岁,头痛十余年,以头顶痛为主,伴恶心、呕吐、涎沫、眩晕、头凉、畏寒、手足不温。厥阴头痛,脉沉迟无力,舌质淡、苔薄多津。面色㿠白,舌象提示寒象,脉象沉迟,病程长,症状以寒象为主。
厥阴头痛寒凝气滞舌质淡苔白
查看详情 →
39岁男性,咳嗽、胸闷气短、胸痛、呼吸困难、咳白色黏痰、腹胀满、尿少、大便秘结、神疲纳呆、全身乏力。痰饮内停,气滞血瘀。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沉弦。胸闷气促,咳痰黏稠,腹胀便结,尿少乏力。脉沉弦。
胸膜炎胸腔积液痰饮内停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主诉查体发现乙肝病毒携带及肝功能异常,素有颈椎病病史,常感颈肩部板滞不适,夜寐不安多年。舌暗苔白,脉弦长。中医诊断血毒内蕴。
慢性肝炎血毒内蕴颈椎病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间断胸背痛8个月,加重5天。胸闷胸痛,时攻后背,善太息,心烦易怒,怕冷,失眠盗汗,大便先干后溏,解不净。面色晦滞,舌暗,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肝气郁结、心血瘀阻、阴阳两虚。病因病机为心情郁闷,肝失调达,阻于脉络,肝郁化火,热扰心神,病久伤及肝肾之阴,阴阳俱虚。望诊见面色晦滞,舌暗苔薄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包括胸闷胸痛、善太息、心烦易怒、怕冷、失眠盗汗、大便异常。切诊见脉沉细。
胸痹肝气郁结心血瘀阻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
董某,24岁,未婚,初潮11岁,痛经病史,痛时手足逆冷。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多,经期3~4天。B超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宫腔内异常回声。舌澹红,苔薄白,脉细。痛经,手足逆冷,病程长,属寒凝血瘀证,病因病机为寒邪内侵,气血运行不畅。
痛经手足逆冷宫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主诉咳嗽喘息、胸满反复22年,加重4天。中医病名喘证,证型为痰热阻气、肺肾两虚、气虚卫外失固。病因病机为痰热阻气、肺肾两虚、气虚卫外失固。舌质澹红,苔黄黏腻、薄腻、薄,脉细弦、细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两虚痰热阻气痰热未清
查看详情 →
患者咳嗽,胸中痛,上连缺盆,吐非涎沫,痰黄厚,腥臭如米粥,左缺盆痛,咯血,心下痛,咳时气上冲。肺痈,湿邪去而燥气胜,肺脏壅阻不通。面色无明显描述,舌象未提及,声音无特殊,气味腥臭,脉浮滑,脉细数。
肺痈胃热盛痰黄厚腥臭痰
查看详情 →
郝某,女,46岁,主诉间断胸骨后憋闷感20余年。腹部畏凉,天凉加重,左胁下胀满继发右胁下胀满,气向上冲逆,胸闷憋胀,揉腹后打嗝或矢气后觉舒,肠鸣音活跃,矢气少,口干、溃烂,纳差,大便干、2~4日一行。舌淡、苔白腻,脉沉滑。中医诊断奔豚气病,辨证属寒热错杂、兼气逆。
奔豚气病寒热错杂气逆脾胃气机
查看详情 →
女,25岁,经前腹痛,伴手足不温、凉汗、黑血块,病程2年。痛经,腹痛,泄泻。寒湿内盛,阳气不足,血瘀阻络。面色少华,唇淡目青,舌淡嫩稍紫,边有齿痕,舌下瘀血点,苔滑腻,脉沉迟弦有力。
痛经血瘀阳虚寒湿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身热头晕,恶寒,面赤口渴,头面汗出较多,右脉洪大而数,左手略小,舌苔白腻,两脉虚大,遍体汗出,心慌气短,神志欠清,喘息气急,身热渐退,口渴喘息止,能安眠,小溲少,两脉细弱小滑,头面汗出少,面略红,口干渴缓解,身热退净,汗止,喘息平,口仍干渴,面色正常,精神好,两脉细弱且滑,大便通,小溲渐利。暑温热蕴,津液大伤,暑温误汗之后,正气大伤,津液过耗,暑温误汗之后,气津皆伤。面色赤,舌苔白腻,脉洪大而数,脉虚大,脉细弱小滑,脉细弱且滑。
暑温气津两伤正气大伤脉芤
查看详情 →
王某,女,42岁,肢体关节痛2年,痛处固定不移,畏寒冷,阴雨天痛重,双下肢重着无力,下肢无汗。舌暗红,苔白,脉细。寒湿之邪深伏,少阳枢机不利。辨证为风湿痹,病机为寒湿内侵,邪居表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舌质暗红,苔白,脉细。下肢无汗,畏寒,疼痛固定不移,阴雨天加重,双下肢重着无力。
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经脉不通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25岁男性,主诉发热、胸胁痛、干咳少痰、口干不欲饮水、胃纳差、彻夜难寐。形体羸瘦,右高左低,左侧胸部塌陷,右侧胸部隆起,肋间隙饱满,脉沉细数。右侧胸腔液平,X线示右中下腋侧致密影,左中下条索状模糊影。既往有结核性腹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病史。
结核性腹膜炎渗出性胸膜炎右侧包裹性脓胸痰饮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面瘫3个月。主诉面瘫,右侧颜面麻痹麻木,鼻唇沟消失,鼻准偏向左侧,右眼角凉,遇风流泪,眉毛下垂,额纹消失,白痰量多。舌质正常,苔白薄腻,脉弦滑,右寸浮兼小紧。中医诊断面瘫,证属阳明风痰阻络,兼太阳外感风寒。望诊见右侧颜面麻痹,舌苔白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白痰多,病程3个月。切诊见脉弦滑,右寸浮兼小紧。
面瘫风寒郁表风痰阻络营卫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男性,发热,腹痛,泻下棕色便2天。发病前3天贪啖不洁肉食,恶寒发热,阵发性腹痛,脐周、左中腹为重,烦闷恶心,呕吐食物残渣,大便赤小豆水样,便血,日3~4次。面色苍白,神情昏愦,肢末欠温,腹痛稍胀,肠鸣音亢进,体温37.4℃,脉搏120次/min,血压13/9kPa,Hb34g/L,RBC1.7×10¹²/L,WBC10.8×10⁹/L,N0.72,L0.28,大便脓细胞(+),红细胞(+++),隐血试验(++++),舌质红,苔微黄而腻,脉细数。饮食不洁,外感瘟毒,湿热蕴结胃肠,入血伤络证。
瘟毒下痢湿热蕴结气血搏结阴络伤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