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3岁。主诉心前区左侧胸痛2月不愈,症状包括胸痛、胸闷、痛呈闷塞状、喜太息、心慌、口苦。舌质红,舌苔薄,脉弦滑数。诊断为胸痹,证型为血瘀气滞,心脉痹阻。病机为心气无力推动血行,血流缓慢致瘀血形成,瘀血阻滞心脉,气机不畅。高血压病史20年,血压182/112mmHg。心电图提示冠心病,供血不足。
冠心病血瘀气滞心脉痹阻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6岁。主诉间断胸闷、胸痛16年余,发作性心悸5年余,再复发半月。中医病名胸痹心痛,证型痰浊痹络。舌暗红,苔黄腻,脉滑。病因病机为痰浊闭阻,胸阳不振,气机不畅。患者有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胸痹心痛痰浊痹络脾气亏虚气化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阵发性心前区闷痛半年,每日凌晨或上午发作,胸痛掣背,有憋闷感。伴随后背燥热、头晕目眩、口苦面红、大便干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目前血压190/115mmHg。心电图示S-T段改变。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候为胸中大气失于旋转,清旷之地机枢痹结,血运艰涩,心肌失荣。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胸痹心痛心阴不足气滞血瘀冠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7岁。左胸前区剧痛,伴憋闷气短,大汗出,持续3小时。冠心病心绞痛病史。面色苍白,舌澹暗,苔薄欠津,脉沉细。胸闷气短,偶有心前区隐痛,口干烦躁,汗出,皮肤湿冷,四肢欠温。阴阳两伤,病势危急,有厥脱之虑。
真心痛心阳衰竭心阴不足汗出肢冷
查看详情 →
女,54岁,高血压病20余年,冠心病心绞痛5年,气短、心悸、胸闷、疲乏无力,畏冷,便溏日2次。舌胖暗,苔白,脉弦细。气虚、气滞血瘀。肝阳亢盛,肝肾阴虚,日久损及阳,致心脾肾阳虚。便溏为脾虚。
高血压冠心病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左肩臂疼痛,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满头冷汗。脉沉细而迟,56次/分,血压84/48毫米汞柱。心绞痛,可能为心肌梗死。心肌前壁梗塞。老年人突发精神萎靡,左胸闷,左肩臂疼痛,出冷汗。脉沉细而迟,血压下降。
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脉瘀阻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面色虚浮,心悸胸闷,自汗,背部恶寒,肢冷半年余,近月余黎明常作心绞痛。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数。证属阳虚寒凝,胸阳不振,血滞心脉,不通则痛。
心阳虚胸阳不振血滞心脉
查看详情 →
73岁女性患者,反复胸闷、气促3天,胸部刺痛,向左肩放射,活动加重。舌紫黯,苔薄白,脉弦。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210/9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中医诊断为胸痹病,辨证为心血瘀阻,脉络不通。
胸痹病心血瘀阻脉络不通冠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阵发性心前区疼痛4个月。活动后气短,劳累时心前区憋闷疼痛,食纳欠佳,口干喜饮,夜眠大便可。高脂血症多年。舌暗,苔薄,脉沉细。左心室扩大,LVEF40%,左室心尖室壁瘤形成。心电图示陈旧性广泛前壁心梗,右束支传导阻滞。中医诊断气虚血瘀胸痹。
胸痹气虚血瘀心功能级高脂血症
查看详情 →
73岁女性,心前区疼痛间作10年余,加重半年,胸骨后隐痛伴背痛间作,心慌憋气,周身乏力,左侧头部麻木,舌红苔白,脉沉弦,血压140/75mmHg,高血压病史13年,糖尿病史13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胸痹心痛病,脾肾亏虚、痰浊阻滞证,面色正常,舌红苔白,脉沉弦。
胸痹心痛病脾肾亏虚痰浊阻滞周身乏力
查看详情 →
56岁男,胸闷胸痛1年,加重1个月。面色黯红,舌偏黯红,苔薄白,脉弦按之不足,两寸沉涩。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阳不振,血行瘀泣。
胸阳不振血行瘀泣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胸前区闷痛1个月。胸阳衰微,气滞血瘀。面色澹漠,反应迟钝,毛发稀疏,皮肤粗糙,形寒肢冷,舌紫而肿大,脉沉迟。心音低钝,心界扩大,肝大,双下肢肿胀,EKG示QRS波低电压,缺血改变,胸部X线示心脏显著扩大,心胸比例大于60%,少量心包积液。T3、T4降低,TSH升高,三酰甘油、胆固醇升高。
心绞痛高血压心肾阳衰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活动后气短间作3年余。主症包括气短、喘息、神疲乏力、胸痛、畏寒、小腹胀满发凉、四肢厥冷、口干口苦、痰难咯、纳差、脘腹胀满、大便困难、寐欠安。舌暗紫,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证属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血不养心。四诊信息包括舌暗紫、苔薄白、脉沉细。
胸痹心痛病气阴两虚证痰阻血瘀脾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间断性胸闷、气短1年余,劳累、情绪变化而加重。中医诊断为痰湿阻滞胸痹(心绞痛)。面色萎黄,形体肥胖,舌体稍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澹,苔薄白,脉弦滑。病程1年余,痰湿阻滞,气机不畅。
胸痹痰湿阻滞气短胸闷
查看详情 →
男,49岁,心悸不安,动则胸闷气促,面浮,足微肿,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舌暗少苔,脉弦紧。
心绞痛水湿不行心悸不安胸闷气促
查看详情 →
男,64岁,冠心病,心前区隐隐作痛,胸闷气短,头晕乏力,心率50次/分,律不齐,心电图呈缺血型,舌质暗淡,脉细无力。中医病名冠心病,证型血瘀气滞,病因病机为气血运行不畅,心脉失养。
冠心病心气不足血瘀阻络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心前窜痛,引肩背,胸闷,颈项不适,胁肋胀痛,食后胃脘胀闷,善太息,口干口苦,五心烦热,愁容满面,心绪不宁。舌暗红,苔澹黄干,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肾阴亏虚,气滞血瘀。病机为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肝郁气滞。
心绞痛胸痹肾阴亏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怒后突发心胸大痛,喜笑不休,肢冷,脉沉伏。心胸大痛由肝气郁结致气上,喜笑不休为气郁化火扰膻中,肢冷脉伏为气机窒塞。中医病名属心痛,证型为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怒伤肝,气郁化火,气机阻滞。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心胸痛、喜笑、肢冷、脉沉伏,脉象为沉伏。
心痛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浊壅塞
查看详情 →
男,59岁,胸闷、心悸,病程5年,加重半年。胸痹心痛,脾肾阳虚,痰瘀互结。舌黯紫,苔腻,脉沉弦。手足凉,腰腿凉,咽干,咳嗽,夜间头痛。
胸痹心痛脾肾阳虚痰瘀互结手足凉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夜半心气掣痛,痛引左臂,心悸汗出,易惊易恐。病程1年,夜间1点后症状缓解。脉虚弦,舌澹白。中医诊断为心病怔忡,证属心与胆相关。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冠心病心气痛心悸汗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