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0岁。阴道不规则流血,宫颈鳞癌放化疗后。舌质暗红,有瘀斑,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积证(瘀毒内阻)。B超示子宫肌瘤。病程半年。
宫颈癌瘀毒内阻气血两虚痰凝血瘀
查看详情 →
刘某,65岁,男性。咳嗽伴右侧胸胁疼痛5~6天,恶寒发热,神昏。恶寒阵作,身热不衰,寒重热轻,无汗,头痛,微咳无痰,呼吸气粗,右胸疼痛,胸闷,恶心,口中粘腻,不欲饮水,口喷秽气,大便少行,尿少色黄。面色潮红,舌苔厚白浊腻,脉浮滑带数。风寒外束卫表,痰湿蕴阻肺胃,湿遏卫气,痰浊阻于上中二焦,邪伏少阳,湿浊内蕴,痰湿秽浊之邪伏于少阳、膜原。
类疟证痰湿蕴阻少阳湿郁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三阴大疟,病程半载。中医病名为疟疾,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太阴伏邪未化,肝肾并伤。脉左部濡细无力、右弦。病情特点为寒热并重,热后无汗出。
大疟肝肾损伤寒热交作伏邪未化
查看详情 →
男,73岁,发热、头痛、咳嗽、喉痛,病程7天。风温居表,误用清泻之剂,耗伤气阴,气阴两伤。发热但热不恶寒,头汗,下身无汗,口干发渴,咽喉干痛,食欲减退,烦躁失眠,全身困重,大便头干,小便黄热,精神不振,咽物不利,鼻孔干燥,脉数有力,舌质红,舌苔薄白缺津,体温38~39℃。
风温之病气阴两伤邪热留恋表里两解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患者,发热、头痛,继而昏迷、抽搐。中医诊断为太阳少阴两感于寒之温病。主要症状包括头痛项强、壮热无汗、口渴烦躁、两目上视、痉挛抽搐、神识昏迷、四末微厥、大便秘结、小溲自遗、舌卷不能言。体征显示脉浮数,舌象未见苔。
乙型脑炎温病太阳少阴两感寒邪侵袭
查看详情 →
女,60岁,右侧牙痛,右面上部疼痛伴包块感,头痛,身冷发热无汗,体温39.4℃,无饥饿感,全身无力,大便4天未解。舌质红绛,舌苔薄黄,脉象细数。右侧面部红肿热痛,红如涂丹,边缘清楚。中医诊断为丹毒,辨证为风热化火,胃热上蒸。
丹毒风热化火胃热上蒸舌红绛
查看详情 →
患者耳内蝉鸣,睛虹生眵,太阳胀痛,手足无汗。肾虚不能养肝,肝虚生风,肾虚生热,脾虚生湿。脉来虚数而空。面色晦暗,舌质红,苔薄黄。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虚生风,肾虚生热,脾虚生湿。病因病机为肾虚、肝虚、脾虚。
手足无汗耳内蝉鸣睛虹生眵太阳胀痛
查看详情 →
男性,24岁。发热恶寒一周,高热不退。面红目赤,神情呆滞,嗜睡谵妄,无食欲,腹胀便秘,尿短赤。舌苔黄厚而干,脉洪。诊断为湿热内蕴、以热为重之湿温证。高热十日无汗,胸腹部见蔷薇疹。
无汗肠伤寒湿温证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三岁男童,发热恶寒二日,体温39.2℃,清涕无汗,咳嗽有痰,胃纳减,苔薄白,脉浮数。风寒束表,肺气不宜。面色正常,舌苔薄白,脉浮数。二诊后汗出热退,仍有咳痰,苔薄白,脉滑。
风寒束表肺气不宜肺欠宣通咳痰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恶寒、无汗、身热、食欲不振、轻微恶心,病程1天。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风寒束表,郁热不宣。望诊面红,舌苔薄白。闻诊声重浊。问诊提示恶寒、无汗、身热、食欲不振、轻微恶心。切诊脉浮紧而数。
感冒风寒束表郁热不宣轻微头痛
查看详情 →
五十余岁 发热极盛 脉伏肢厥 二便皆秘 遍体无汗 项背几几 体寒 风袭太阳之表 暑湿热郁于里 太阳表实兼里热 面色正常 舌象未提 声音低微 气味无特殊 症状描述包括发热、脉伏、肢厥、便秘、无汗、项背强痛 体寒 脉象伏 无汗
遍体无汗发热极盛脉伏肢厥二便皆秘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主诉发热、咳嗽、痰黄、胸痛、口干、小便黄,病程5日。中医病名肺热壅盛,证型肺热壅盛,病因病机外感风温之邪,内壅于肺。舌红苔黄略厚,脉滑数,面红赤,额上汗出,烦躁不安,咳嗽声重息粗,痰黄稠。
肺热壅盛痰热内盛高热咳嗽
查看详情 →
患者4岁,女性。主诉咳嗽、发热、流清涕、鼻塞。病程约1个月,近3天加重。中医诊断为麻疹,证型为风热犯肺。望诊见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咳嗽有痰,发热,食纳稍减。切诊见脉浮数。
麻疹风热犯肺肺热阴津亏损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高烧四日,体温持续在38.5℃以上,发热无汗,微有恶寒,体温39.7℃,呼吸气粗,口渴喜饮,腹满,大便三日未行,小溲黄少。面色黄,口唇干,咽部潮红,舌苔白腻、质红,脉浮数有力,尺肤热灼手。诊断为高烧待查,辨证为阳明热盛,兼感暑邪。
头晕无汗高烧待查阳明热盛暑邪外侵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左肩疼痛无汗,沉重酸楚两三月。面色苍黄,舌苔白腻,脉象沉细。疼痛得热痛减,遇寒增剧,运动不便,抬举受限。局部无红肿热感,饮食尚可,惟渴欲热饮,二便自调。证属寒湿之邪凝滞,阻于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
左肩沉重寒湿痹阻气血不畅风寒侵袭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反复高热2月余,目赤口干,身热体倦,无汗,大便偏干,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体温39.0℃。病机为肝气郁结,外邪入里,邪热交蕴。中医病名为高热,证型为邪热交蕴。面色红,唇干,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
高热待查肝气郁结外邪入里邪热交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骨节酸困、头身不适、寒战高热、咽燥口苦、鼻塞声重、头痛身楚、咽喉疼痛、口苦喜凉饮、乳蛾肿痛、纳谷呆滞、小溲黄少。病程为两日。中医病名为外感病,证型为表邪未尽,内热已炽,病因病机为风寒外袭,内传化热。望诊见面目红赤,舌质稍红,舌苔薄白中心略黄。闻诊见语声重浊,咽喉燥干。问诊见头痛无汗,鼻塞清涕,轻咳少痰,口苦喜凉饮,咽燥口苦。切诊见脉弦数微紧。
风寒外袭表邪未尽里热已炽少阳阳明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宿有哮喘痼疾十余年,畏寒怕冷,咳嗽吐痰,胸闷气喘。面色灰暗,眼睑、颜面及四肢浮肿。舌澹红苔白滑,脉弦而紧,右寸兼浮。中医诊断为溢饮,证属外寒引动内饮,水饮溢于四肢。
哮喘痰饮溢饮风寒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2年,反复慢性咳嗽咯痰,体倦乏力。症状包括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无汗、咳嗽痰白、咯痰无力、神疲体倦、气短懒言。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而浮。辨证为脾肺气虚,外感风寒。病机为脾肺气虚,卫表不固,外寒引动内饮。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脾肺气虚外感风寒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患者,神情呆滞,精神萎靡,发热,咳嗽咯痰,喉中痰鸣,四肢活动不利,偶有肢体抽搐,大便干稀不调,小便失禁。中医诊断为咳嗽病,痰热壅肺证。舌嫩澹,少津,脉右浮弦大,沉空虚,左弦不明显,中取力不足。体表轻按有热,久按不热。病程半月余,有脑梗死、癫痫、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
痰热壅肺证里寒外热阳气虚气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