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2岁,乏力,大便色黑,小便多泡沫,夜尿每日1次,舌淡苔白滑,脉沉无力,慢性肾衰竭,虚劳,脾肾虚衰、浊瘀阻滞,舌淡苔白滑,脉沉无力,舌黯苔黄,脉沉弦,舌红苔白,脉沉弦
慢性肾衰竭脾肾虚衰浊瘀阻滞舌黯苔黄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双下肢出血性皮疹2天,病程2天。主诉为双下肢出血性皮疹。舌质红,苔薄黄,脉数。紫癜(热伤血络)。病因病机为风热犯血、络伤血溢。面色正常,舌象红,脉数。关节无红肿,口渴,纳差。
过敏性紫癜风热犯血血热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小溲混浊带血,腰痠乏力,病程8年,近因劳累而发。舌苔黄腻,脉濡细。辨证为脾肾两虚,下焦湿热逗留,血络受损。诊断为乳糜血尿,尿血,膏淋。脉细缓,苔薄黄。
乳糜血尿尿血脾肾两虚下焦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余。右眼视力0.3,眼底视盘红,颞下、鼻下主干静脉充盈、纤曲,伴线状、火焰状、斑状出血,黄斑区渗出、水肿。舌质稍红,苔薄白,脉弦细,偶有结代。诊断为右眼视瞻昏淼,辨证为情志不舒,气滞血瘀,肝失条达,脾失健运,痰郁生热。
视瞻昏淼气滞血瘀肝失条达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女性,神疲乏力7年余。主症为神疲乏力,病程7年。中医病名髓劳,证型脾肾两亏。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生化不足。舌澹红,苔薄白,脉芤。病史明确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髓劳脾肾两亏神疲乏力舌淡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上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25小时。现症上腹疼痛拒按,身热,口渴,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中医诊断腹痛,证型为肝胆湿热。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肠腑传导失司,肝胆疏泄失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腹痛拒按身热口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胃脘部胀痛不适,病程1年,偶见泛酸、胸闷。中医诊断胃痛,证型气滞血瘀。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胃脘胀痛、泛酸、胸闷,病史有冠心病2年。切诊未提及。
胃痛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胃脘时有吞酸嘈杂、灼热感。病程较长,既往有胃炎伴食管下段溃疡病史。中医诊断胃痞。证型肝气横逆,胃失和降。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胃脘不适、吞酸、灼热感。切诊脉细弦。
胃痞肝气横逆胃失和降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男,42岁,口苦、咽喉不适,病程6月余。舌质暗淡,苔薄黄,舌下脉络显露,脉弦数。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慢性胆囊炎。胆郁化热犯胃,脾胃运化失常,痰气上逆。
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胆囊炎胆郁化热脾胃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便不成形,夹有脓血便或黏液便,日3~6次。病程多年。中医病名溃疡性结肠炎。证型肝郁脾虚,湿热下注。望诊苔白浊微黄,体瘦弱。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腹痛、腹胀、便频、黏液脓血便。切诊脉沉弦稍数。
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湿热下注脾虚
查看详情 →
女,50岁,咳嗽、吐痰、痰中带血,病程半年余。主诉咳嗽、吐痰、痰中带血,病史有肺痨史。体征见咳嗽、吐黄绿色浓痰,痰中带血,咽干口渴,发热,头痛,小便黄,食欲减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质红有瘀斑,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咳嗽(肺热壅盛)、咯血(肺热伤络)。西医诊断支气管扩张。
肺热壅盛肺热伤络痰热蕴肺肺阴虚
查看详情 →
陈某,47岁,男性。左侧头部酸痛,伴焦虑症5个月。左侧颞部酸痛,精神压力大,食欲不振,晨起吐痰多,痰稀。舌苔白,舌淡有齿痕,脉沉滑。病在足太阳经、足少阳经,病因在厥阴经、足太阴经。左悬颅有压痛感,舌象异常,脉象沉滑。
头痛焦虑症痰饮经络紊乱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脘胁、腹部走窜样疼痛,胸骨后胀闷2月余。舌质澹,苔薄白,脉弦稍弱。中医诊断聚证,证型为气机郁滞,心脾亏虚证。病程2月余。
聚证气机郁滞心脾亏虚
查看详情 →
男,38岁。口舌生疮2个月,舌尖及下口唇内各有0.1~0.2cm溃疡,红肿疼痛,口苦口臭,烦躁易怒,大便5日未行,小便黄灼热。舌红苔黄,脉弦滑。心脾火盛,循经上炎,腐肉生疮。
口疮心脾火盛舌红苔黄脉弦滑
查看详情 →
男,4岁,全身浮肿,尿少,尿蛋白(++++),血胆固醇增高,血白蛋白降低。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面色苍白,倦怠乏力,眼睑微肿,舌质偏红,苔薄腻,脉细软。尿蛋白(++)。
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全身浮肿尿蛋白多
查看详情 →
64岁美籍白种人,发作性左臂麻木伴短暂性视力丧失4个月,每周发作2~3次,每次数分钟,间见发音困难,意识清楚,夜尿频,肠胀气、软便或泄泻,1967年子宫切除术后患骨质疏松症。舌体胖、略暗,具齿印及薄白苔,脉沉弦迟(56~60次/分)。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血瘀致脉痹。
短暂性脑缺血脾肾气虚血瘀夜尿频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主诉胃痛6年。胃痛于食后两三小时发作,每日痛3次,得食后缓解,气闷嘈杂,多食后作胀,便溏不实。中医病名中虚胃痛,证型属中虚胃痛。病因病机为中虚失运,脾胃不和。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胃痛、气闷、作胀、便溏。切诊未提及。
胃痛十二指肠溃疡胃窦炎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胃脘胀闷疼痛伴反酸,胸骨后烧灼感半年。病史显示反流性食管炎6月余,症状包括胃脘及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咽部不适、食欲不振、夜寐欠安。中医诊断反胃,辨证肝胃不和,胃气上逆。舌象未提,脉象未提,其他四诊信息未详述。
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胃气上逆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胸骨后疼痛伴有咽部不适3个月。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反流性食管炎。证型湿热内蕴,胃失和降。舌质澹红,苔薄黄,脉弦。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咽部不适、咳嗽、大便干。舌象澹红,苔薄黄,脉弦。
胃食管反流湿热内蕴胃失和降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6岁,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血便1年。形体偏瘦,精神欠佳,腹痛时作,脐周隐痛,纳呆食少,大便日行4~6次,质稀,夹有黏冻血丝。舌质澹,苔薄,脉沉细。脐周左侧有轻压痛。大便镜检示脓细胞(++),红细胞(+)。辨证属脾胃虚寒,夹有湿热。
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寒湿热内蕴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