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6岁。主诉服药后全身皮肤皮疹伴瘙痒3天。皮疹为针头至米粒大小红色丘疹,密集分布,瘙痒剧烈,口干、口苦,大便干燥。体格检查见躯干、四肢丘疹,皮温较高,压之退色,表面覆有少量鳞屑,舌质红绛,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药毒,证型为热毒炽盛型。病因病机为药毒入里化热,伏于血分,疏泄不畅,阻于肌肤。
药疹热毒炽盛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主诉反应迟钝8年,起病时间2000年。思维欠灵活,反应迟钝,舌澹红,少苔,有裂纹。中医诊断为痴呆,辨证为髓海不足,痰浊蒙窍。舌象澹红,少苔,有裂纹。脉象未提及。
痴呆髓海不足痰浊蒙窍
查看详情 →
女,80岁。间断眩晕、气短5年余,近日加重。眩晕日久不愈,伴头闷头胀,时气短,善太息,饭后及饱食后明显,夜寐欠安,少寐多梦,起夜2次,口干,夜间明显,腰膝酸软疼痛,情绪急躁,双目白内障,视物模糊,目涩耳鸣。舌黯红少津,脉沉细。高血压、冠心病病史。中医诊断眩晕(肝肾阴虚型)。
眩晕肝肾阴虚血压高心肌缺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精神抑郁,胸闷脘痞,胁肋不适,头昏头胀,咽部发堵,失眠,心烦,五心烦热。舌红,苔薄黄,脉沉弦。证属肝郁化火,痰气郁滞,气机郁阻。舌暗红,苔薄黄,脉弦。
抑郁症肝郁化火痰气郁滞气机郁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4岁。反复咳嗽、咳痰月余,咯血一周。肺积,肺脾两虚,瘀毒积聚。神志清,精神较软,全身多处疼痛,胃纳差,夜寐欠安,大便干结。舌暗红,苔少,脉细弱。病因正气不足,邪气踞之。病机肺脾两虚,毒邪伤络,气血虚弱,纳差,肺络受损,邪毒流注于骨,伤津耗气。
肺积肺脾两虚瘀毒积聚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脘腹不适、上腹部疼痛、全身黄疸、腹水。病程自1981年5月起,至1984年9月确诊为肝癌。中医病名为肝癌。证型为气机不畅、血瘀积聚、脾不健运、土不制水。病因病机为气机不畅,血瘀积聚,脾不健运,土不制水。面色晦暗,形体消瘦,肌肤枯藁,中脘症块隆起,腹大如鼓,身目皆黄,食量150g,小溲短黄,大便时结时溏,舌苔白厚,舌质暗,脉象涩滞。
肝癌血瘀积聚脾不健运土不制水
查看详情 →
高某,男,55岁。主诉心悸,胸闷气短,动则更甚,睡眠不佳,血压偏高。神情倦怠,四肢不温。舌暗澹,苔白。双脉数,稍滑。中医诊断心悸。辨证胸阳不振。病因病机为阳气亏虚,瘀血内阻。
心悸胸阳不振瘀血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54岁男,胸闷短气,病程2个月,舌淡白苔,脉稍沉,中医诊断胸痹,证型气虚血瘀
胸痹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女,63岁。胸闷憋气间作2年余,加重半年。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喘憋,劳累后尤甚,口干口苦,双下肢水肿(+),便秘,3日1行。舌红绛,舌根部苔黄腻。脉弦。脾肾两虚证。冠脉三支病变,右冠近段狭窄95%,前降支中端狭窄,第一对角支近段80%,回旋支远端90%。
胸痹心痛病脾肾两虚证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
查看详情 →
73岁女性,心前区疼痛间作10年余,加重半年,胸骨后隐痛伴背痛间作,心慌憋气,周身乏力,左侧头部麻木,舌红苔白,脉沉弦,血压140/75mmHg,高血压病史13年,糖尿病史13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胸痹心痛病,脾肾亏虚、痰浊阻滞证,面色正常,舌红苔白,脉沉弦。
胸痹心痛病脾肾亏虚痰浊阻滞周身乏力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平素头晕、神疲乏力、腰酸膝软、脘腹作胀、口干多饮、大便欠畅。舌暗红,苔黄腻,脉细弦数。眩晕病,证属脾肾不足、肝郁血瘀、痰热交阻。高血压病史10年,高脂血症1年余,三酰甘油3.26mmol/L,胆固醇6.53mmol/L,血压140/90mmHg。
眩晕病脾肾不足肝郁血瘀痰热交阻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活动后气短间作3年余。主症包括气短、喘息、神疲乏力、胸痛、畏寒、小腹胀满发凉、四肢厥冷、口干口苦、痰难咯、纳差、脘腹胀满、大便困难、寐欠安。舌暗紫,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证属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血不养心。四诊信息包括舌暗紫、苔薄白、脉沉细。
胸痹心痛病气阴两虚证痰阻血瘀脾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反复右胁疼痛两年,加重3天。胁痛,肝郁脾虚。舌红,苔黄,脉弦。肝气郁结,脾虚运化失常,痰湿郁结,气、血、痰、湿、瘀阻滞胁下。病位在肝,治在脾。
胁痛肝郁脾虚脂肪性肝病痰湿郁结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反复咯血,痰多黄脓,每日痰量60~100mL,头晕,胸闷,苔薄白,脉细弦。支气管扩张症病史30年。证型为肝肾阴亏,肺内痰火未清。
支气管扩张咯血肺内痰火肝肾阴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3岁。脘腹不适,上腹部疼痛,右肋及剑突下可扪及巨块,坚硬疼痛,全身黄疸,腹水。面色灰暗,形体消瘦,肌肤枯藁,中脘症块隆起,腹大如鼓,身目皆黄,每日食量150克,小溲短黄,大便时结时溏,舌苔白厚,质暗,脉涩滞。证属气机不畅,血瘀积聚,脾不健运,土不制水,发为“癖黄”。
肝癌气滞血瘀脾不健运水臌
查看详情 →
女,59岁,胃脘隐痛2年,加重2周,进食后胃脘痞满、嗳气泛酸、纳呆乏力、胸闷喜叹气。舌澹黯,苔黄薄腻,脉细涩。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中)、局部萎缩(中),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脾虚瘀热互结证。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瘀热互结胃脘痛痞满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头晕、心慌、乏力、耳鸣七年,伴气短、腰痛、易感冒、易发烧,面色不华,唇甲淡白,腰膝足跟酸软。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属肝肾亏虚证。舌淡红,苔薄,脉缓。二诊舌体胖大,质红,苔薄,脉沉缓。三诊舌淡红苔薄,脉沉缓。病机为肝肾亏虚,虚火上扬。
虚劳肝肾亏虚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男性。心前区疼痛间作10余年,伴胸闷、憋气、汗出、头胀、周身乏力、畏寒、口干、耳鸣、下肢静脉曲张、双下肢肿、入睡困难、夜尿频、大便干。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证属阴阳两虚。舌象未提,脉象未提。病程长,病情复杂,涉及心、脾、肾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水饮内停,气血运行不畅。
胸痹心痛病阴阳两虚证脾肾亏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胁痛10年,腹胀1年余。现症见畏寒恶风,纳差,乏力,牙龈出血,腹胀如鼓,尿少,肝区隐痛。体征见面色晦暗,目睛黄染,胸前蛛丝纹,手掌鱼际赤红,腹大如鼓,足踝微肿,舌质淡紫而暗,舌苔白腻,脉虚而缓。中医辨证为肝脾肾虚惫,阳虚内寒,瘀毒湿邪互结。西医诊断为肝硬化并腹水,慢性活动性肝炎。
肝硬化腹水慢性肝炎肝脾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术后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乳腺癌,证型正气亏虚,毒邪留恋。舌澹有齿痕,脉浮取稍数,沉取不足。
乳腺癌正气亏虚毒邪留恋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