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5岁。主诉右胁胀痛,口干不苦,纳食减少,乏力,大便不爽。舌质澹红,苔白厚如积粉,脉缓。中医诊断胁痛,证属湿热之邪伏于膜原型。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湿热疫毒相困,结而不散,湿热助长疫毒,疫毒滋生湿热,互为因果。病变脏腑涉及肝脾,脾失健运,湿浊内生。
肝脾不和湿热疫毒脾失健运湿浊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女性。长期腹痛即泻,泻后痛减10年余。腹痛即泻,日5~6次,纳差恶心,胃脘痞满,痛苦面容,身体消瘦。舌澹红,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便溏,证型肝脾(胃)不和,升降失常。病因病机情志致病,脾受肝制,失其健运,土壅木郁,清阳不升,浊气不降。
肝脾不和慢性结肠炎升降失常脾虚肝实
查看详情 →
廿六岁,右胁刺痛年余,时发时止。肝脾不和,气郁结。右关滑数,左部沉弦。舌薄白质绛,苔橙黄,转为薄白。胁中似有结块,行路伛偻。脉弦滑不柔,弦滑亦除。病因为嗜酒伤脾,郁怒伤肝。
肝脾不和胁痛气郁结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主诉脐腹部隐痛、下泻粘液不爽、腹胀、食欲不佳、全身乏力,病程2年余。面色苍白,舌红少苔,脉弦缓。辨证为足太阴脾经虚寒,足厥阴肝经气亢盛,形成上热下寒,寒热交错之证。
肝脾不和过敏性结肠炎脾经虚寒肝经气亢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心慌10余年,加重1年。心慌、乏力、胸闷、气短、纳差、嗳气。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心气不足、肝脾不和。病因病机为劳累过度、情志不遂、喜食咸味,导致心脾虚弱,气血亏虚,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肝脾不和。
肝脾不和心气不足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29岁,婚后五年无子,曾流产一次,嗣后三年未孕,月事正常,临经下腹胀痛觉冷,大便不实,腰酸肢软,经行头晕作恶,形寒肢麻,少腹冷痛,腰腿酸软,月经如期而至,不爽,临经少腹迸痛,神疲,腰酸形寒,月经先期四天,基础体温无排卵,腰酸带多,纳少作恶,神疲乏力。肝脾不和,下焦受寒,冲任失司,气血不和,脾肾两亏,冲任虚损。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濡、细弦、虚。
肝脾不和脾肾阳虚冲任失司下焦受寒
查看详情 →
男,19岁,肝功能异常6月余,肝区隐隐撑胀不适,偶刺痛,胸胁背部不适,叹气则舒,脾气急,睡眠一般,午后疲劳,咯痰黄白,口粘干,食欲时好时差,大便1~2日1次,质软色淡黄,出汗正常。舌质尖边偏红,苔黄根稍腻,脉弦稍滑,关上偏旺。诊断为肝着,证属少阳膲膜厥阴肝痰湿热,气机不利,痰热偏盛,兼犯太阴脾。
肝脾不和乙肝小三阳肝功能异常肝区胀痛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右侧少腹痛10余年,痛如抽丝,重时拒按,眠差,纳呆,心情急躁,手足心热。舌红苔腻,脉弦细。肝脾不和,湿邪内蕴。腹部平软未及肿物,无局限性压痛、反跳痛。肝气不疏,气血运通不利,肝血不足,阴虚生内热,肝侮脾土,运化无权,脾胃不和。
肝脾不和腹痛湿邪内蕴肝气不疏
查看详情 →
男,29岁。腹泻伴食欲下降、小腹憋胀、下肢浮肿、尿量减少。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慢性肾炎。面色黧黑,舌绛,苔稍腻,脉弦细稍数。脾脏肿大,皮肤有出血点,蜘蛛痣,颈静脉怒张,腹壁静脉怒张。
肝脾不和肝肾综合征脾功能亢进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慢性肝炎3年,胁肋持续疼痛,口苦不欲饮,纳少腹胀,恶食油腻,呃逆,心烦急躁,头晕乏力,大便不畅,小便黄。舌边红,苔黄腻,脉沉弦滑。中医病名属胁痛,证型为气郁肝热,肝木乘土。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脾失健运,湿热内蕴。
肝脾不和慢性肝炎肝郁气滞肝经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黏液鱼胨样便7月余,受寒后加重。主要症状为少腹隐痛、腹部怕冷、腹鸣,大便日行1次,有黏液如鱼胨,有泡沫。舌澹红,苔薄白微腻,脉细弦。腹部检查腹软,小腹轻度压痛,肠鸣音无亢进。中医诊断为痰泻,证型为肝脾不和,气滞湿留。病因病机为脾阳不足,痰湿内蕴,兼有肝郁气滞。
肝脾不和痰泻脾阳不足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胃中鸣响如振水声反复发作半年。症状包括多饮水加重,嗳气,泛酸,大便先硬后溏。舌象澹红,苔薄白。脉象弦弱。中医病名为胃鸣,证型为肝脾不和证。病因病机为肝气疏泄太过,横逆犯脾胃。
肝脾不和胃鸣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主诉中脘胀闷伴有腹泻1年余,排便前腹痛,便后痛除,每日2~3次。舌质红,苔薄,脉小弦。中医诊断胃痞、泄泻。辨证脾虚肝乘,肝脾不和。病史提示工作紧张时易发作。舌象舌质红,苔薄。脉象脉小弦。
肝脾不和胃痞泄泻脾虚肝乘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少腹胀痛1年,行经时间延长,带下量多,食欲不振,下午双手瘀胀。面色澹黄无华,声低少气,舌暗苔白腻,脉弦缓。中医诊断腹痛,癥瘕(肝脾不和)。病机为脾肾虚寒、肝郁气滞、血瘀内阻。
肝脾不和少腹胀痛脾肾阳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女,42岁。胃脘胀满、反酸伴嘈杂10余年,加重1个月。舌质淡,苔薄腻稍黄,脉细。寒热错杂,肝脾不和。胃中嘈杂、胀满,口中干苦,嗳气频作,大便时干时稀,伴有少量白色黏液。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HP(-)。
肝脾不和慢性胃炎胃脘胀满反酸嘈杂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面色萎黄,皮肤粘膜轻度黄染,精神不振,肝右肋下可扪及2cm,脾左肋下可扪及3cm。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数。证属肝内血瘀,湿热内生。病程较长,既往有肝破裂病史,后出现黄疸、乏力、纳差等症状。
肝脾不和肝内血瘀湿热内生脾失疏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主诉右胁胀1周,周身无力,低烧,胃脘痞满,食欲差,肠鸣便溏,色青黑。中医病名湿热阻滞。证型肝气郁结,湿热阻滞。病因病机湿热阻滞。舌苔黄腻,脉沉迟无力。复诊舌苔薄微黄腻,脉寸尺沉细,两关弦细微数。三诊脉濡,左关微弦数,舌苔减。四诊脉右三部和缓有力,左寸尺弱,左关弦大,舌正苔黄白腻。
肝脾不和无黄疸型肝炎湿热阻滞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金某,50岁,月经不调,两胁胀满,肌肤热麻,矢气多,心区不适,口干,尿频不尽,血压140/100mmHg,脉濡细,舌质偏暗。中医病名属绝经前后诸证,证型为肝脾不和,肾虚不固。辨证为肝脾不和,肾虚不固,病因病机为肾气渐衰,阴阳失调。望诊见舌质偏暗,舌象质暗。闻诊未提。问诊见月经不调、心区不适、口干、尿频等。切诊脉濡细。
肝脾不和月经不调肾虚不固肝区热麻
查看详情 →
患者周身浮肿,肝脾不和,脘次作痛。脾湿入于经络,肝家抑郁,湿邪未尽,气机郁滞。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弦滑。
肝脾不和周身浮肿气机郁滞湿邪未尽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反复皮肤紫斑2个月余。皮肤紫斑,触碰处明显,情绪兴奋,精神紧张,失眠,胃脘隐痛。舌红,苔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血证(紫斑),证属肝脾不和。病因病机为外邪传经入里,气机郁结,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木郁乘土,肝郁化火,迫血妄行。
肝脾不和血证肝肾阴虚阴精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