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77岁,腹胀一月余,纳呆,大便不畅,或3~5日一行,或一日腹泻数次,大便不下时腹胀满甚,大便下则腹中空坠难忍,夜间3、4点钟大便,头晕,睡眠差,急躁易怒。腹胀(胃肠功能紊乱),肾精亏虚,脾气虚。舌淡红,脉阳弱尺弦细。
胃肠功能紊乱肾精亏虚脾气虚
查看详情 →
张某,女,10岁,间断性腹痛20日。腹痛时发时止,喜温按,腹胀,纳呆。舌澹红,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腹痛,证属中焦虚寒,寒凝气滞。病机为阳气不振,温煦失职,阴寒内盛,气机不畅。
腹痛中焦虚寒阳气不振阴寒内盛
查看详情 →
女,45岁,胃脘胀痛、胸胁闷胀、呕吐、失眠、眩晕,病程3年。中医病名:郁证,证型:气机阻滞,病因病机:更年期生理改变,情绪不稳定,忧思恼怒,致气机阻滞。舌质红,苔白厚少津中黄,脉弦滑。
郁证气滞肝郁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大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感3年。慢性结肠炎病史,大便粘液便,偶见少量白细胞。舌质红,苔薄黄,脉细。肝气郁结,心阳偏亢,碍及脾土。中医诊断泄泻(肝郁伤脾)。病程3年,情绪不安、忧郁、寐差。大便每日3次,矢气频频,口干,纳可。
慢性结肠炎肝郁伤脾心阳偏亢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呕吐7天,每日呕吐10余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食入即吐,吐酸苦水及食物,口渴喜冷饮,头晕,恶心,脘腹不舒,胃纳不佳,倦怠乏力,精神欠佳,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呕吐,辨证胃热气逆。
胃热气逆脾气虚弱痰湿内阻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呃逆频作1周。主症为呃逆,声音洪亮,伴胸腹胀闷,矢气少作,大便不通5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有力。中医病名为呃逆,证型为胃肠积热、胃气上逆。病因病机为胃肠积热,胃气上逆。舌象红苔黄腻,脉弦有力。
呃逆胃肠积热胃气上逆肝气不疏
查看详情 →
49岁,腹部胀气,打呃嗳气,口干舌燥,腰背酸痛,腰部弯曲活动腹部不适,食欲差,睡眠差,心烦,大便干,少放屁,遇冷腹胀加重,月经量少色暗紫。面色苍白,舌苔稍黄干燥,舌尖红刺,脉弦细。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机为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胃肠胀气肝胃不和气滞血瘀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腹泻1月余。腹泻每日3~4次,稀溏便,无腹痛、腹胀,四肢沉重乏力,腰部酸痛怕冷。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肌肤少华,眼睑微浮,舌质澹嫩,苔白厚,脉沉缓滑。中医诊断为泄泻,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病因因进食寒凉过多,耗伤脾阳,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导致腹泻。
泄泻脾肾阳虚四肢沉重腰痛怕冷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主诉长期睡眠不佳,易惊醒,全身疲劳,食后腹胀,嗳气酸臭,受凉则上腹隐痛,右侧背腰部及腿麻木酸痛,大便秘结伴异臭,体重下降。面色光白,形体消瘦,精神疲乏,腹部压痛,脊椎压痛,臀部及腿部压痛,脉弦滑,舌质红,舌尖红刺,苔根黄腻中剥少苔。中医诊断为脾胃不和(肠胃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失眠
查看详情 →
男,45岁,腹胀腹痛2年余。脘腹胀满,喜温喜按,胃有振水音,不欲饮水或热饮不多,或饮入易吐,恶心呕吐清水痰涎。舌苔白厚。饮停胃肠,脾胃阳虚。舌苔白厚,脉象未详。
腹胀腹痛饮停胃肠脾胃阳虚舌苔白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5岁。左少腹隐痛连及腰部,肛门坠胀疼痛1年,近月加重。腹痛连及腰部,肛门坠胀疼痛,口干,小便频数,排尿灼热,余沥,双下肢无力,纳差,大便不成形。舌淡,脉沉细。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气机失调,脾虚湿困。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肛门坠胀,腹痛,尿频尿热,纳呆便溏。
腹痛中气下陷肛门坠胀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病程10年,近2年发作频率增加。口腔溃疡,疼痛,口干,夜寐安,二便通畅。舌尖红,苔薄白,脉细。舌底脉络正常。病机为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中医病名复发性口疮,证型阴虚火旺。
复发性口疮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口腔溃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男性。主诉大便烂,时夹粘液,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为泄泻,证型为脾胃虚弱。病因病机为中焦脾胃虚弱,运化无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望诊见面色光白,舌质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神倦乏力,大便偏烂,时带粘液,睡眠尚可,饮食尚可。切诊示脉细。
泄泻脾胃虚弱肝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全身疲倦、食欲缺乏、饭后腹部不适、大便溏软、面色萎黄、失眠、心慌、健忘、身体瘦弱、时有浮肿。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渐成虚劳之证。望诊见面色萎黄无泽,舌象未提。闻诊无描述。问诊见疲倦、食欲差、便溏、失眠、心慌、健忘。切诊脉象未提。
虚劳之证心脾两虚身体瘦弱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诉反复胃脘痞闷17年。中医病名胃痞,证型脾虚不运,气滞湿阻。舌质黯,苔薄白腻,脉弦。症状包括胃脘痞闷,进食生冷后加重,偶有嗳气,大便稀溏,畏冷,精神萎靡,面色少华。
胃肠功能紊乱胃痞脾虚不运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2岁,女性。主诉便秘1周,腹痛、腹泻2天,加重伴头颅颤动半小时。刻诊见大便干燥,肛门下坠,腰痛,头晕,纳差,下肢凉,小便不利。舌澹红苔白,脉沉滑。中医诊断为便秘,证型为阳虚证。病机为阳虚则阴寒凝滞,津液不足,大肠传导失常。
便秘阳虚证肾阳不足阴寒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要症状为脘腹胀滞,上腹有痞块,按之可消散,肠鸣有块状物转动,大便时烂时坚,饮食少进,呕泛,精神痛苦,形体消瘦。舌苔微黄,脉弦急。中医诊断为痞块,病属胃肠功能紊乱。病因病机属气机阻滞,痰湿内蕴。望诊见舌苔微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症状复杂,切诊脉弦急。
胃肠功能紊乱气滞痞块食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为饮食难下,大便不通,不渴不饥,皮肤麻痒,腹中鸣动,病程13天。中医病名肠痹,证型湿热郁阻。望诊面红,舌白苔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饮食难下、大便不通、不渴不饥、皮肤麻痒、腹中鸣动。切诊脉实。
肠痹湿热郁阻饮食难下大便不通
查看详情 →
男,36岁,胃痛胀满食少,病程自1956年起。胃隐痛胀满食少,脐下右侧硬闷痛拒按,大便不调腐臭,体质消瘦,皮肤粗糙不泽,呼吸气短,面色苍白,两目青暗,精神苦闷。舌质淡红,苔薄白。寸微、关弦滑无力、尺弱。肝气郁结,累及脾脏,运化无权宿食证。
胃痛胀满食少消化不良脐下右侧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反复腹泻2年余,加重6个月。消瘦,面色无华,水样便日十余次,眼冒金花,怕冷,纳呆,胃痛,心悸,手抖,夜尿频,睡眠差。舌暗淡,脉虚弦。中医诊断为腹泻,证属脾肾阳虚,湿困中焦。
腹泻脾肾阳虚湿困中焦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