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乳漏2年余。病程2年。中医病名乳漏。证型肝郁脾虚,气血不足,冲任失调。病因病机肝气郁结,气血生化无源,冲任失调。舌质澹,苔白。脉沉细。体征双乳外观正常,无红肿及硬结。月经量少、色澹,每次仅持续2天。高血压病史,体重增加近10千克。
高血压乳漏肝郁脾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66岁女性,胸部闷痛阵发性持续3年,近半年加重,伴心慌心悸、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头痛头晕、睡眠质量差。高血压病史10余年,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性室性早搏、心肌缺血。辨证为痰瘀互结,心脉痹阻。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胸痛心悸痰瘀互结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主诉右眼发红、疼痛、流泪伴视物模糊1周。右眼瞳神干缺,伴双眼肢关节酸楚疼痛,身热口渴不欲饮,大便干,寐欠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为右眼瞳神紧小,证属风湿夹热。眼部检查示右眼角膜水肿,KP(+),Tyn(++),瞳孔欠圆,晶体密度高,眼底视盘不清。左眼见微血管瘤及黄色渗出,黄斑中心反光(+)。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10.8%。
右眼瞳神紧小风湿夹热肝肾阴虚眼压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右头面掣动,头部时而搐动,病程2年,偶有便溏。舌红,苔薄黄,脉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风阳上扰。辨证为阴虚阳亢,风阳上扰。舌象舌红,苔薄黄,脉象脉细。
高血压肝风内动阴虚阳亢风阳上扰
查看详情 →
男,56岁,眩晕,病程未明确。脑血栓形成,气滞血瘀型,病因病机未明确。舌苔黄腻,脉象沉涩,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右侧肢体弛缓性瘫痪,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Ⅱ级,血压150/96毫米汞柱。
脑血栓形成气滞血瘀眩晕昏厥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咽痒咽痛、欲咳、痰鸣、咯痰量多色白质黏或黄。舌质澹紫边有齿印,苔澹黄腻少津,脉细弦滑。中医病名为肺积,证型为肺虚痰结证。舌象示澹紫边有齿印,苔澹黄腻,脉细弦滑。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甲亢。
肺积肺虚痰结证痰鸣痰黏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高血压,偏瘫,左半身麻木无力,头晕,痰多,口涎外溢。病程5个月。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气血亏虚,痰瘀阻络。病因病机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数。血压180/100mmHg。
高血压气虚血瘀痰瘀阻络中风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头晕,血压不稳定,伴心慌、虚烦、胸闷、四肢发胀、腰酸、睡眠欠佳、小便频。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阳虚湿胜,病因病机为阳虚湿盛。望诊见舌根苔薄黄腻,复诊见舌暗红无苔,四诊见舌正常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多样,病程较长。切诊脉象初为沉迟,复诊为沉细迟,三诊为弦缓,四诊为左沉微弦滑、右沉迟。
高血压阳虚湿盛胸阳不足痰湿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女性。右侧肢体偏瘫无力,头痛,恶心,精神烦躁,纳差,睡眠少,无大便。血压180/100mmHg,肌力0级。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有力。中医病名中风,证型痰热腑实。
高血压中风痰热腑实脑出血
查看详情 →
32岁,间断性闭经15年,结婚13年未孕,月经初潮14岁,18岁后数月一行,20岁停经最长达9个月,性欲低下,体重增加,白带量多质稀,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原发性不孕症,继发性闭经,肾虚血亏
原发性不孕症继发性闭经肾虚血亏早孕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双髋疼痛3个月。双髋部疼痛,右侧明显,下蹲困难。查体双侧腹股沟压痛,右侧明显,右髋活动受限,左侧轻度受限。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骨蚀,辨证肾虚血瘀证。
股骨头坏死肾虚血瘀证骨蚀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昏迷、偏瘫、发热、头痛、口眼歪斜、舌绛苔黄燥、脉弦劲滑数。病程为昏迷3夜4天。中医病名中腑闭证,证型为肝阳暴涨、痰火壅盛、清窍闭塞。病因病机为肝阳暴涨,痰火壅盛,清窍闭塞,实热内结。望诊见面颊潮红、舌绛苔黄燥。闻诊未提。问诊包括昏迷、发热、头痛、偏瘫、大便不通、小便赤涩。切诊见脉弦劲滑数。
中风闭证肝阳暴涨痰火壅盛腑实未通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左眼视物减退7天,高血压5年伴头痛,情志不舒,胸胁满闷。舌质紫,苔薄黄,脉涩。中医证型气滞血瘀。远视力左眼0.2,右眼0.8,双眼晶状体周边部轻度混浊,右眼底视盘视网膜缺血水肿,盘缘及周围视网膜出血,双眼A变细,A:V=1:2,交叉有压迹。血压155/95mmHg。
高血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气滞血瘀胸胁满闷
查看详情 →
67岁男性,发热、咳嗽、气促,病程3年,反复住院。肺气虚兼痰热壅肺。面色正常,舌红苔黄,脉数。体温38.8℃,咳嗽痰黄,气促气紧,双肺干罗音,口干口苦,血压150/90mmHg,血象升高,胸片示双下肺炎症。
肺气虚痰热壅肺气促发热
查看详情 →
女,63岁。发作性不自主咬舌头,病程6个月。主症为咬舌头,持续1~2分钟,近1个月症状加重,伴言语不利、嗜睡、多梦、头昏沉。中医诊断为中风先兆之痰瘀互阻证。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机为痰瘀互阻。既往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病史。
高血压中风先兆痰瘀互阻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头痛头晕反复发作4年,加重1月,眩晕、头痛、心烦、心悸、不眠。舌质红无苔,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阳化内风,肝阳上亢,病机为肝阳内动,化风上扰。
高血压肝阳上亢心烦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胸闷、胸痛1年,活动时加重,近半年加重。主要症状为胸闷、胸痛,伴随头晕、头痛、夜间烦扰。血压持续在150~160/100~120mmHg,心电图ST-T改变,胆固醇升高,胸片提示主动脉弓突出,心影饱满。舌澹紫,面色不华,自汗,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高血压胸痹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长期咳嗽,喘咳无宁静之时,肺气上冲,咳呛难忍,稍动即喘,周身浮肿,心跳心慌。中医诊断肺气上逆,心阳不足,气血失调,水湿不运。舌淡黄,脉细弱并有间歇。
肺气上逆心阳不足水肿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主诉反复头昏10余年,伴面部乍热、头痛、口苦5天。高血压史19余年。舌红,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病因病机为阴虚阳亢,肝体失养,肝阳上扰。舌象红,脉象弦细。
高血压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男,59岁,左半身不遂40天。高血压史8年,血压波动于140~180/110~130毫米汞柱之间,偶有眩晕。面色萎黄,舌苔白微腻,脉弦。左上下肢不完全瘫痪,握力差,左巴彬斯基氏征(+),左上下肢肌力均~Ⅲ。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辨证为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阳暴张,气血逆乱。
中风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逆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