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

女,63岁,胃脘胀痛10年余,近年加重。胃脘灼热刺痛,胀满不舒,口苦而干,形瘦,纳食少馨。脉细弦,舌苔薄腻少润,舌下静脉瘀滞。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状态),脾胃不和,瘀热中阻。中度萎缩性胃炎,重度肠上皮化生,轻度不典型增生,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轻度萎缩性胃炎,轻度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消失,14C—尿素呼气试验弱阳性。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不和瘀热中阻胃脘胀痛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胃脘部堵闷1年,加重1个月,伴胃脘隐痛、嗳气、口干口苦、纳呆、心烦、寐差、大便黏腻不爽、畏寒。面色暗滞,精神萎靡。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中医诊断为胃痞病,证型为浊毒内蕴证。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病理示胃窦黏膜重度慢性炎症,中度萎缩,中度肠化。
胃痞病浊毒内蕴胃脘堵闷口干口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胃部不适、怕凉、怕进凉食已3年。体型偏瘦,精神状态尚可,腹部平软无压痛。舌澹有齿痕,苔白,脉细。诊断为脾虚胃弱,毒热内袭。病程3年,症状包括胃不痛、不胀,纳食正常,大便调。检查显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化,中度不典型增生。胃肠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胃弱毒热内袭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胃脘隐痛、胀满5年余。现症见胃脘隐痛、胀满、不欲饮食、神疲乏力。体征见消瘦,面色无华,舌体瘦小,质暗红而干,舌苔少,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型为胃阴夹瘀血。病因为胃阴不足,瘀血内阻。
胃痛胃阴夹瘀血萎缩性胃炎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半个月。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放射,发热咽干,口苦恶心,纳呆腹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面色青色暗,右上腹压痛明显,墨菲征阳性。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肝郁犯胃,脾失疏泄,日久化热,湿热蕴结。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气滞不舒,湿热蕴结,煎熬胆汁成石。
胆石症慢性胆囊炎肝郁犯胃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35岁男性,间断性胃脘隐痛8年,加重伴胀满3年。胃脘隐痛,胀满,进食后加重,牵及两胁隐痛,大便稀不成形,日1次。舌暗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胃脘痛。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病理报告示胃体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胃脘痛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58岁,呕吐清水,怕冷,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呕吐,证型:胃寒呕逆,病因病机:胃寒。舌淡,苔白,脉细紧。主诉呕吐清水,怕冷,舌淡苔白,脉细紧。
呕吐清水胃寒呕逆舌淡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诉胃脘胀痛间断发作3年,加重半年。胃脘部胀满、疼痛,隐痛,食后加重,偶有烧心、泛酸,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口粘。舌质紫暗,苔薄黄,脉弦细滑。中医诊断胃脘痛。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胃阴不足、湿热中阻。望诊见舌质紫暗,苔薄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纳呆、口干、口苦、口粘。切诊见脉弦细滑。
胃痛胃阴虚肝胃不和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1岁,主诉胃脘疼痛伴泛酸1年,纳少,便干,体瘦。脉弦细,舌质淡黯,苔白腻偏干。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瘀血阻络,脾气不足。
慢性萎缩性胃炎瘀血阻络脾气不足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5年。饥而不能食,纳入饱胀,食物难下,嗳气呕恶,形寒四肢清冷,消瘦骨立,大便闭结,每周一行,舌中红润苔薄净,六脉皆沉细。中医病名为萎缩性胃炎,证型属胃阳久败,耗及胃阴,阴阳并伤。望诊见舌中红润苔薄净,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食欲差、嗳气呕恶、形寒、便秘,切诊见六脉皆沉细。
萎缩性胃炎胃阳衰败肾火不足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上腹隐痛间作5年,再发2个月,痛位于心下及偏左,伴痞塞感、嗳气、纳谷不香、大便稀溏。舌暗红,苔薄白,脉小弦。精神紧张,有恐惧心理,肝脾肋下肿大。末次月经量少色暗,伴烘热心烦。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幽门螺杆菌阴性。中医辨证为肝胃气滞,久病入络。
肝胃气滞胃阴亏虚围绝经期
查看详情 →
女,47岁,反复胃脘胀痛2+年,复发半月,胃脘胀痛间歇性发作,餐后、夜卧时加重,疼痛牵及两胁,呃逆、嗳气,不思饮食,大便稀溏,3~4次/日,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黄,脉沉弦,胃脘痛(肝脾不调证),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缓,舌质淡,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
胃脘痛肝脾不调脾胃虚弱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男性,67岁,慢性胃炎史6年,胃脘隐痛不适,纳呆,易怒,口干,大便干结。舌体偏小,舌红无苔,脉细弱。中医诊断为慢性胃炎,证型为胃阴不足,气机不畅。
慢性胃炎胃阴不足气机不畅脾运不健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胃脘部痞满隐痛1年,伴烧心、泛酸、呃逆、大便不调。舌质暗红,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虚痞,属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为土壅木郁,气滞血瘀,郁久化热,耗阴伤气,脾胃阴阳俱虚。舌质黯红,脉弦细。胃镜见贲门小弯侧黏膜粗糙糜烂,病理示萎缩性胃炎,结肠腺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阴阳俱虚气滞血瘀湿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男性。主诉胃脘疼痛持续3周不愈。疼痛时剧时缓,痛势隐约如刺,痛涉胸胁,胀结不舒。食少,喜食酸甘,肠鸣,大便不实,色黯,隐血试验强阳性。舌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肝气横逆犯胃,胃虚肝少滋荣。
胃虚肝少滋荣肝气横逆犯胃酸甘合化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胃脘部痞满不适30余年,加重1周,伴烧心、口腔异味、大便欠成形。舌质淡红,薄黄苔,伸舌颤,脉沉弦。中医诊断为心下痞,病因为脾胃湿热兼脾虚。病因病机为脾胃湿热、脾虚。舌象见薄黄苔,脉象沉弦。
脾胃湿热脾虚慢性胃炎肝囊肿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胃脘胀满、疼痛8年余,加重1年。现症包括胃脘胀满疼痛、纳差、食后胀甚、口干、口苦、嗳腐。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胃脘痛。病因病机为食滞内停,胃腑壅滞,气机不行,胃络失养。病程8年余。
胃胀痛口苦口干嗳腐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反复胃脘胀闷2年。胃脘胀闷,纳一般,寐差,口干,二便尚调。舌稍红,苔黄,脉弦滑。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小弯全层胃窦型黏膜重度慢性萎缩性炎伴重度肠化。中医诊断胃痞,证属脾虚气滞、化热成瘀。舌象稍红,苔黄,脉弦滑。
胃痞脾虚气滞化热成瘀胃阴虚
查看详情 →
男性,46岁,上腹部胀满不舒,食少半年多。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胃粘膜活检示中度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面色㿠白,形体消瘦,上腹隐痛,食后饱胀,午后或黄昏加重,轻按则舒,重按则拒,纳极少,疲乏无力,大便溏薄,手足心热,舌淡白有齿痕,苔白而腻,脉沉弦。证属脾胃气虚,湿阻中焦,损伤胃络。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湿阻中焦损伤胃络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反复嗳气5年,再发3月余。主症为嗳气、胃脘嘈杂,得食则舒,口中黏腻,纳欠,寐欠,大便艰涩,小便黄。中医病名呃逆,证型脾虚气滞、湿热内蕴、兼夹痰瘀。望诊见舌暗红,舌下络脉增粗、迂曲,苔白厚、浊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纳欠、寐欠、大便艰涩、小便黄。切诊脉沉弱。
呃逆脾虚气滞湿热内蕴痰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