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7岁,男性。反复胸闷气憋1年,频繁发作2个月。心悸、胸闷、气憋不舒,寐况欠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结、促交替。中医诊断心悸(阴阳两虚)。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房纤颤。
心悸阴阳两虚气滞血行不畅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腹部臌隆胀甚,大便泄泻而频,恶心呕吐,心烦躁扰不宁,精神委靡不振,头汗出,小便黄而量少,舌红苔白薄,脉数而无力,上身及头面部轻度水肿,全身散在性出血斑点。心火亢盛,湿热内蕴。面色萎黄,舌色红,苔白薄,脉数而无力。
心火亢盛湿热内蕴腹部臌胀大便泄泻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心悸、胸闷、气短、痰白黏、口苦干、喜少饮、不知饥、纳呆、夜寐呓语、多梦、小便澹黄、夜3次、大便偏干。舌澹红而暗、苔黄腻厚浊,脉细弦数而涩。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肾虚痰瘀。病因病机为肾虚、痰瘀互结。
房颤心悸肾虚痰瘀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间断胸痛16年,加重4天。胸痛剧烈,刺痛为主,放射至左上臂,受寒诱发,动则气喘,胸前不适,怕冷,白痰,心慌,双下肢水肿,口干,纳眠差,尿频尿急。真心痛,证属心阳痹阻、沉寒痼冷、血瘀湿停。面色晦暗,舌淡暗,脉沉细。
冠心病心阳痹阻沉寒痼冷血瘀湿停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反复胸闷、心悸、气促10余年,近7天加重,伴双下肢水肿。面色畏寒,动则汗出,夜寐欠安,大便稍干。舌质淡暗,苔黄白,脉细促。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阴两虚,水湿内停。病程日久,气损及阴,心气不足,心血瘀阻,水湿内停。
胸痹气阴两虚水wet内stop心血瘀阻
查看详情 →
61岁女性患者,主诉心悸不宁、胸闷隐痛、头昏目眩、头痛牙痛、颈强不和、两目干涩、易汗、下肢不温。舌质淡紫,苔薄,脉细弦滑,三五不调。辨证为心肾两虚,阴阳失调,心营不畅,心神失养。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
房颤心悸心肾两虚阴阳失衡
查看详情 →
患者,男,63岁。主诉身热、咳嗽痰多、痰黄、咯痰不利、胸闷、气短、心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口干欲饮、双下肢重度水肿、尿少、食少纳呆、倦怠乏力、颜面唇指紫绀。中医诊断喘咳,证型为痰热壅肺、水气凌心。体征见两肺呼吸满布痰鸣音,双肺底湿啰音,心尖区双期杂音,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泼水音,心律不齐,强弱不等。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肺胀痰热壅肺心悸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慌三个月。既往有频发性室性早搏病史,现病史示心胸懊侬,闷气食少,失眠多梦,大便稀薄。舌质淡且紫、体胖有津。脉滑而结代不匀。辨证为心气不足,痰湿阻滞,心脉失养。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
心气不足痰湿阻滞心脉失养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胸闷。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心肾阳虚,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气虚血瘀。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紫,滑润,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畏寒肢冷。切诊见脉迟涩,心率40~50次/分钟,后脉象有力。
心肾阳虚气虚血瘀心悸气短胸闷怔忡
查看详情 →
男,50岁,风心病12年,全身肿胀,心悸气喘,腹大如鼓,下肢烂肿如泥,卧床3月余,端坐呼吸,面色青惨,畏寒特甚,唇指青紫,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六脉似有似无,舌紫胖水滑,齿痕多。腹诊脐下筑动应衣,冷气从关元穴上攻奔迫,冲至咽喉致昏厥。神识昏蒙,似睡非睡。少阴亡阳,奔豚气。
风心病少阴亡阳奔豚气水肿
查看详情 →
57岁女性,发作性心慌、胸闷、气短3年余,加重10天。头晕昏蒙,失眠多梦,形寒肢冷,大便溏薄,面色㿠白,舌质暗红,舌苔厚腻,脉沉细而结。胸痹心悸,眩晕。证属心脾虚弱,阳虚湿瘀。心脾虚弱,阳虚湿瘀,气血不畅,脉行不续。
胸痹心悸眩晕心脾虚弱阳虚湿瘀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左侧肢体偏瘫8个月,伴头晕、乏力、肢体水肿、怕冷、失眠。慢性病容,舌边尖红,薄白苔,脉左小于右,关弦大,尺沉弱。中医诊断中风偏瘫,证型为肝肾阴虚、阴虚血瘀、痰瘀阻络。病机为气虚、阴亏、肝风、痰阻、血瘀,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
中风偏瘫肝肾阴虚痰瘀阻络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全身反复出现红色肿块、结节,伴发热三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面色红,皮下结节红肿热痛,下肢浮肿,肝区疼痛,心悸气急,发热起伏,畏寒,胸闷,嗳气腹胀,咳呛。肝阴不足,脾运失健,湿郁化热,挟痰瘀交阻。脂膜炎,恶核。
脂膜炎肝阴不足脾运失健湿郁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心前区隐痛,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胸骨后刺痛,时作时休,心悸,胆固醇偏高。舌质淡紫,脉细涩结代。中医诊断为胸痹,辨证为胸阳不振,气血痹阻。随访3年,病情稳定。
冠心病胸痹胸阳不振气血痹阻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活动后气短1年,加重2个月,呼吸困难,干咳,间断发热,汗多,双侧小腿下部及脚踝、脚面浮肿,满月脸,微胖。舌淡红,苔白,脉沉滑。双肺底可闻及爆裂音。肺CT示双肺弥漫性病变,多发淡片状磨玻璃影及索条影。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 61%,FEV1/FVC 76%,DLCOSB 43%。中医诊断肺痹。
肺痹肺气虚肾气虚气短
查看详情 →
杨某,74岁,主要症状为咳嗽频作、喉间痰声辘辘、大便秘结、意识昏昧,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痰瘀同源、心气不足、经络闭阻。病因病机为风火相煽、痰瘀交搏、气血逆乱。望诊见舌紫暗、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意识昏昧、语言謇涩、口眼歪斜、肢体活动障碍,切诊脉弦滑而结代。
脑梗死痰瘀阻络心气不足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患者,神情呆滞,精神萎靡,发热,咳嗽咯痰,喉中痰鸣,四肢活动不利,偶有肢体抽搐,大便干稀不调,小便失禁。中医诊断为咳嗽病,痰热壅肺证。舌嫩澹,少津,脉右浮弦大,沉空虚,左弦不明显,中取力不足。体表轻按有热,久按不热。病程半月余,有脑梗死、癫痫、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
痰热壅肺证里寒外热阳气虚气虚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胸闷心慌20余年,加重3年。胸闷心慌、头晕乏力、腰酸膝软、足下如踩棉絮、失眠多梦、大便干燥。血压26/13.3kPa。舌暗红,苔白,脉弦细,脉律不整。中医病名冠心病,证型心气不足,肝肾阴虚,瘀阻心脉。病因病机气阴两虚,瘀阻心脉。望诊舌暗红,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胸闷、心慌、头晕、腰酸、失眠、大便干。切诊脉弦细,脉律不整。
冠心病心气不足肝肾阴虚瘀阻心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胸胁痛,病程数月。中医病名胸胁痛,证型气虚,病因病机胃气大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有痛处位于左乳下,饥则痛,食后痛止,痛时喜手按,口舌作干,口渴甚,小便过多。切诊脉迟数不调。
心房颤动胃气大虚气虚无津液虚里跳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左前臂红肿流脓疼痛1个月,加重3天。左前臂多处皮肤红肿流脓、疼痛,中段皮肤局部发黑破溃流脓,近肘局部皮肤颜色暗红,表面破溃,伴少量脓性液体流出。发热,精神差,纳差,小便少,体重明显减轻。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痈病,溃脓期,辨证属热毒炽盛证。
痈病溃脓期热毒炽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