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心悸反复发作4年余,劳累后加重,伴有胸中憋闷、心痛时作、心烦少寐、畏寒怕冷。中医诊断为心悸。辨证为气阴两虚,心阳不振。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缓。二诊脉沉缓无力,三诊脉沉缓较前有力。
心悸气阴虚心阳不振畏寒怕冷
查看详情 →
81岁女性患者,主诉股骨手术后高热、神昏、谵语、腹胀3天。病程25天,术后出现发热、腹胀、疲倦,暴食后高热、神志不清。腹坚满,3日未排便,无矢气。左侧患肢极度肿胀不可动弹。舌老红少津,苔黄燥起芒刺,脉弦细数。辨证为热瘀交结、邪热上扰、宿食与糟粕交阻肠道。右下腹有压痛、反跳痛明显包块,肠鸣音高亢,白细胞升高。
肠梗阻热瘀交结邪热上扰宿食内结
查看详情 →
39岁女性,耳痛、耳鸣伴动脉搏动感半年,耳痛绵绵掣痛隐痛,耳鸣时大时小不休,伴闷胀、畏寒、月经量少色淡、大便溏、寐欠安。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中气不足、中气下陷,清窍失养,病机为脾胃虚弱、卫外不固、脾阳不足。
耳鸣耳痛中气不足清窍失养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诉腰骶部僵痛2年,双臀交替性疼痛1年。中医诊断大偻,证型肾虚督寒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沉。体征见腰骶部、脊背、双臀酸痛,畏风寒,喜暖。查体示枕墙距4cm,指地距13cm,胸廓活动度2.5cm,腰椎活动度3cm,脊柱活动度30°。HLA-B27阳性,血沉45mm/h,C反应蛋白2.37mg/L。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变窄,边缘模糊,局灶硬化,虫蚀样影,诊断为骶髂关节炎Ⅲ级。
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寒湿痹阻腰骶部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白带如米泔状,量多如崩,病程2年。主要症状包括中脘寒冷、肠鸣便溏、食少乏力、面色萎黄,伴肺气肿10年,冬令或食生冷则咳嗽、吐清稀痰、气喘。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细弱。中医诊断为脾虚湿盛,中阳不足,寒饮内停,下注为带。
白带如崩脾阳不足寒饮内停中脘寒冷
查看详情 →
女,36岁。右肩疼痛伴右臂麻木发凉、浮肿,胸闷气短,腰酸腿软,畏寒背凉,不思饮食。病程半年。中医诊断:气血两虚,心气不足,肾阳亏损,命火式微,寒凝血滞,脉络痹阻。舌淡苔薄,左脉沉细,右脉无。血压左手110/65,右手无。血色素9克,血沉15mm/小时,抗“O”弱阳性。心电图无特殊变化。
右肩疼痛右臂麻木右臂发凉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女,57岁,胸胁不畅数月,伴心悸、心烦、汗出、嗳气、纳食欠佳、口干、偶泛酸、右上肢酸痛。舌质暗红,舌苔薄白,中间有裂纹,脉沉弦。中医诊断为郁证,证属肝胆气郁,兼犯胃腑,经气不利。
郁证肝胆气郁胃腑受犯经气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昏、四肢沉重、筋骨酸痛、全身汗出如雨、手足冰冷、气闷欲呕、恶风、小溲短少。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伤湿,证型为湿胜伤阳,病因病机为久浸水中,寒湿伤阳。望诊见舌苔满布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病前曾入水捉鳖,冷水中浸渍多时。切诊见脉象沉伏而实。
湿胜伤阳寒湿困脾湿重困表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女,43岁。项背强紧、汗出恶风、右臂麻木疼痛、头痛、睡不安、纳呆食减、便溏羸瘦、神倦力衰。病程一年。风邪客于太阳经俞。风邪滞于经脉,经气不舒,气血瘀滞,津液敷布失常。面色淡,舌淡苔薄白。脉寸浮尺弱。
颈椎病风邪滞络气血瘀滞阳明受犯
查看详情 →
女,29岁,主诉结婚4年未孕。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经行腹痛,心烦易怒,腰酸,乳房作胀,形体肥胖,毛发浓密。B超提示双侧卵巢多囊性,右侧增大。中医辨证为肝郁痰凝,胞脉瘀阻。舌苔薄腻,脉细。
不孕症肝郁痰凝胞脉瘀阻月经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闭经3月。月经推后,量少色暗,夹血块,痛经,带下量少,小腹胀闷,胸胁刺痛,体倦乏力,腰酸肢凉,毛发旺盛,纳可眠差。BMI26.17,胰岛素水平升高,B超示右卵巢多囊样改变。中医诊断闭经,证型为先天不足,血行乏力,瘀阻胞络。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闭经先天不足血行乏力瘀阻胞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形寒、咳嗽不止、神萎乏力、下肢发冷、纳食不馨、泛恶频频、大便完谷不化、月经逾期未至。证属外感失表,寒邪直入太阴,表邪未净,营卫不和。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脉细缓。咳嗽、纳呆、便溏、月经不调、肢冷、神疲、纳差、泛恶、完谷不化。
外感失表寒邪入太阴营卫不和阳气受损
查看详情 →
女,64岁;主诉血糖升高5年余,伴全身浮肿加重1周;病程5年余。消渴病,水肿;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脾肾阳虚兼血瘀证。面目浮肿,舌暗红,苔白,脉沉涩。口干乏力,畏寒,头面四肢浮肿,胸闷憋气,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咳嗽喘息,痰少,四肢沉重,手足麻木,尿少,大便偏干。
糖尿病气阴两虚血瘀证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双膝部疼痛7年,加重15天。双膝关节压痛,活动受限,小腿肌肉萎缩,脉弦滑,舌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辨证为肝肾不足,风寒侵袭,气血瘀滞,脉络阻滞。病机为肝肾亏虚,痰湿瘀阻,经络不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气虚血瘀痰湿阻络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全身浮肿反复发作8月余,伴咳嗽2天。体温38.2°C,脉搏132次/分,血压125/80mmHg,体重23.5kg,库欣面容,全身高度浮肿,按之凹陷。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肿大,双肺呼吸音粗,腹部膨隆,腹水征阳性,双下肢高度凹陷性水肿,阴囊水肿透亮。舌质红,苔白腻,脉数。实验室检查示大量蛋白尿、血尿、高胆固醇血症、低蛋白血症。中医诊断水肿,辨证水湿困脾,风热犯肺。
肾病综合征水肿肺热脾虚
查看详情 →
36岁男性,周身起风团样痉痒色红,反复发作近十年。主症为皮肤发痒,红色风团不退,伴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腰酸,下部寒凉感。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瘾疹,证型为气血两虚型。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闭塞腠理,导致营卫失和。
瘾疹气血两虚脾阳不振肾囊寒凉
查看详情 →
男,50岁,大便不爽,里急后重,病程9日。痢疾,脾阳不振,寒湿内盛。舌体偏大,舌质澹,舌尖红,苔秽腻,脉沉细。腹痛绵绵,痢下清稀,便有黏液,日行4~5次,左下腹绵绵作痛,体重减轻,形体消瘦,倦怠懒言,食欲减少,大便稀薄,四肢欠温。
痢疾脾阳不振寒湿内盛气血阻滞
查看详情 →
63岁,胃痛时作,遇寒加重,纳呆,食后胀甚,恶心,大便稀溏,每日1~2次。舌质澹胖,苔薄白,脉沉弱。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
胃痛脾胃虚寒纳呆食后胀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气喘心悸多年,近一周加重。临床表现包括胸闷、心悸、头昏、四肢麻木酸痛、畏冷、咳痰稀白、痰中挟血,夜半胸闷难忍需坐起缓解。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诊断为寒滞血脉,营血运行不畅。
风湿性心脏病寒滞血脉营血不畅心悸
查看详情 →
女,34岁。间断低热3年,夏热时体温37.2℃~37.7℃,胸闷憋气,呼吸不畅,心慌乏力,纳差眠差。冬天怕冷,后背及左腰部汗多,稍活动后腿肿。舌淡红,苔黄白,脉细涩。二诊时舌淡偏暗,苔花剥有裂纹,脉沉弱。辨证气阴两虚,兼有湿热内蕴。
结缔组织病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胸闷憋气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