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男性,胃脘疼痛半年,因情志不遂或劳累诱发。胃痛、得食作胀、嗳气泛酸、纳食欠馨、神疲乏力、腹胀矢气缓解、大便时结时溏。舌苔薄白而腻,脉弦细。中医诊断胃痛,证属肝郁脾虚、肝气犯胃。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虚失运,气机阻滞,胃失和降。
胃痛肝郁脾虚肝气犯胃脾虚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胃部疼痛连续发作,呃逆作酸,嘈杂饮食减少,头昏,四肢无力,全身消瘦,颜面苍白,眼睑无华,爪甲发白。脉沉细,舌质澹红,少苔。萎缩性胃炎(胃脘痛),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土壅木郁,寒热虚实夹杂。
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肝气郁结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主诉头发稀疏脱落9年,伴头油、头皮屑多、瘙痒,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时加重,头部烘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夜尿多。前额角及头顶部头发脱落殆尽,头顶毛发稀疏、纤细、干枯。舌澹红,苔白厚腻,脉弦滑。中医诊断发柱脱发,辨证肝肾亏损,湿热熏蒸。
脂溢性脱发肝肾亏损湿热熏蒸血热风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头面红斑、水肿、渗液糜烂、瘙痒,眼睑肿胀,夜寐不安,口苦,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濡数。证属湿毒外侵于肌肤,瘀热互结于面首。
接触性皮炎湿毒外侵瘀热互结便干口苦
查看详情 →
女,56岁,左腰臀部、下肢疼痛5天,起疹3天。左侧腰臀、下肢红斑、水疱,伴疼痛,肢体沉重,疲倦乏力,食后腹胀,小便黄,大便干。舌尖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脾湿内蕴,蕴久生毒,阻滞气血。舌象为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象为脉滑。
湿热蕴结脾虚不运舌体胖大苔白腻
查看详情 →
张某 男 65岁 劳累后突发左小腿红斑疼痛伴恶寒发热 小腿变粗肿 近2年发作频繁 红肿热痛发胀 下床活动加重 发热 纳呆 精神欠佳 夜寐欠佳 小便黄 左小腿红肿皮温高触痛 舌红苔黄腻 脉数 湿热素盛 下注于腿 复感邪毒 蕴结肌肤 丹毒
丹毒湿热外伤感毒正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胃脘胀痛反复发作近3个月,伴呕逆、反酸、口臭、气短乏力、纳差、恶寒、肠鸣、大便溏泄。舌质暗红,苔澹黄而腻,脉弦细。辨证为脾虚肝郁,湿热瘀阻。胃镜示糜烂性胃炎(中度)、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食管炎。
胃痛脾虚肝郁湿热瘀阻反酸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糜烂性胃炎病程八年馀。症状包括上中脘疼痛,空腹及夜间痛甚,得食稍安,痛处觉冷,喜热喜按,胃纳欠馨,大便溏薄。舌淡,苔白滑,脉濡细。中医诊断为脘痛,病因为中阳不振。辨证为脾阳不振,中州虚寒。
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脾阳不振中州虚寒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胃脘隐痛半月,空腹灼热,饥而不欲食,食后隐痛,嗳气,口燥咽干,体倦乏力,大便干结。胃阴亏虚兼肝郁。舌淡红,苔薄黄,脉沉弦。
胃阴亏虚肝郁气滞胃灼热口燥咽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病史2年余,经行前后口糜反复发作,每于经前一周出现口腔糜烂,迁延至经后4~5天方愈。刻下症状为口糜复发,局部涩痛,进食尤甚,小便黄,大便干结。体征见表情痛苦,形体消瘦,上腭、口唇内侧、舌尖部有糜烂点,局部潮红或灰白,唇红,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经行口糜,辨证为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阴血不足,阳气偏盛,相火内动,火热上炎,熏蒸上窍。
经行口糜阴虚火旺舌红苔黄腻
查看详情 →
69岁男性,双下肢间歇性跛行,双足静息性疼痛、发凉、怕冷,右足第2趾外侧皮肤溃破、渗液。高血压病20年,糖尿病13年。右足前半部潮红,第2、3趾肿胀、触痛,第2趾干黑坏死,第3趾紫绀、瘀斑,外侧有浅表溃疡,皮温低,右侧股动脉以下搏动消失,左侧股腘动脉搏动减弱,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脱疽(湿热下注证)。舌质淡红,苔白,脉沉。
脱疽湿热下注气血亏虚脉络瘀阻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间断排稀便3月余,再发10天,大便黄褐色质煳,偶有黏液,体重减轻5kg。舌质澹红,苔黄腻,脉弦细。腹软,左下腹轻压痛。中医诊断泄泻,证型脾虚湿热血瘀。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活动期),结肠黏膜糜烂、溃疡,血管纹理消失,肠壁增厚。大便潜血阳性,血沉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泄泻脾虚湿热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急慢性腹泻14年余,支气管哮喘病史20余年。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沉细而弦。血常规示嗜酸性白细胞显著升高。诊断为肺肝脾不和久泄,病位在肺肝脾。证属肝郁化火,木火刑金,脾虚木侮,肺失肃降。病机为情志不舒,劳倦伤脾,肺与大肠相表里,传导失司。
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支气管哮喘肝胆郁火脾虚失运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反复中上腹胀痛1个月,偶有胁痛。舌红苔黄腻,脉滑。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脾虚湿热血瘀。胃镜示隆起糜烂性胃炎,病理提示浅层胃窦型黏膜慢性非萎缩性炎。病机为脾胃虚弱,湿热内生,壅结气血,气滞血瘀。
胃脘痛脾虚湿热胃络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黑便3天。面色苍黄,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体征示胃脘部压痛,肠鸣音略亢,血色素低。中医诊断血证、远血(湿热蕴结肠胃)、便血(气虚夹瘀热)、脱证(气不摄血、热迫血溢)。西医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病程3天,病情危重。
上消化道出血便血脱证气虚夹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男性。主诉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3年余,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病史包括胃脘部隐隐疼痛,咽痛,腹部胀痛,便秘,口腔溃疡,口干,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神疲乏力。既往有糜烂性胃炎病史。中医诊断胃脘痛,口疮。辨证气阴亏虚证。病机余邪未尽,肺胃阴伤。舌象未明,脉象未提。
气阴亏虚肺胃阴伤胃脘痛口疮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右下腹抽痛,腰骶酸楚,经前尤甚,月经周期不调,经量少,色紫黯有血块,带下频频,色黄有腥秽气。舌质红,舌尖有紫点,舌苔薄黄根腻,脉弦。妇科检查示宫颈中度糜烂,子宫活动差,右后穹隆有条索状物,抬举痛。诊断为继发性不孕,慢性宫颈炎,慢性盆腔炎。辨证为湿热下注,胞脉瘀阻。
输卵管梗阻慢性盆腔炎湿热下注胞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伴胃脘嘈杂,病程半年余。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脾胃不和、气郁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胃失调、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质澹红,舌苔白,中心黄厚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胸骨后疼痛,痛窜后背,伴反酸、胃脘嘈杂、喜暖怕冷、口不渴、舌边痛。切诊见脉弦。
胸痹脾胃不和气郁血瘀胃脘嘈杂
查看详情 →
刘某,39岁,男性。泛酸、胃脘灼热、口苦反复发作1年,加重1个月。舌暗红、体略胖、苔黄腻。脉弦细滑。胆瘅,病机为胆热挟持,胃气上逆。主症为泛酸、胃脘灼热、口苦、胸骨后灼痛、呕吐酸苦水、胸脘胀满、嗳气频作、失眠多梦、大便干或不爽。
胆瘅肝胃不和胆热挟持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31岁,月经频至,一月二至三次,血崩量多,病程三年。面色苍白,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痠身倦,血崩量多,白带多,血红蛋白6克。舌略澹,苔白,脉沉弦细。宫颈重度糜烂,子宫体前位稍小。阴虚血亏,冲任虚损。
功血症阴虚血亏冲任虚损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