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1岁,男性,主诉反复上腹部疼痛2年,加重伴呕吐宿食、便秘2月。主要症状为上腹部胀痛,午夜及中午为甚,呕吐酸臭不消化食物,大便干结如羊屎,口干苦,纳差。体征见面萎黄,体瘦,上腹部胀,有震水音。中医辨证为胃热气滞血瘀。检查提示幽门排空延迟。病因病机属胃中热结,气滞血瘀导致幽门梗阻。
幽门梗阻胃热气滞血瘀腹胀疼痛呕吐宿食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吞咽困难,咽物滞涩而痛,呕吐,疲倦消瘦,脘痛堵闷,食少腹胀,睡眠欠佳,面色无华,肩背及胸骨窜痛,不欲食。舌体胖嫩,苔水滑。脉沉弦。中医病名噎膈,证型湿热蕴结,结毒盘踞,幽膈滞碍。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正虚邪盛。四诊信息包括望诊面色无华,舌体胖嫩,苔水滑;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吞咽困难、呕吐、疲倦消瘦、脘痛堵闷、食少腹胀、睡眠欠佳、不欲食;切诊脉沉弦。
贲门癌噎膈湿热蕴结结毒盘踞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饭后2~3小时呕吐,吐物为涎沫夹不消化食物残渣,遇寒加重,病程3年余。伴有脘腹闷胀、纳呆、乏力、头晕心悸。舌质淡,苔白滑,脉弦滑。中医病机为寒犯胃腑,水饮内结。
幽门梗阻消化性ulcer寒犯胃腑水饮内结
查看详情 →
女,45岁,咳嗽1月余。咳嗽,阵发性干咳,无痰,咽痒则咳。脉三五不调,舌澹暗苔薄腻微黄。病机为饮食生冷,脾胃受寒,阳气受伤,寒气上逆,肺寒气逆,影响肺气宣降。
咳嗽肺寒气逆脾胃受寒
查看详情 →
患者胃脘疼痛,食入即吐,腹胀体颤,耳鸣如蝉,形体日瘦,口干口苦,小便灼热,大便干结,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苔微黄腻,脉弦数,上腹部可摸及包块,质地稍硬,有压痛。中医病名胃癌,证型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病因病机气滞血瘀,痰凝湿聚。面色无华,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苔微黄腻,脉弦数。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腹痛、呕吐、消瘦、大便干结、小便灼热、汗出、口干口苦、耳鸣、形体消瘦。脉弦数。
胃癌气滞血瘀痰凝湿聚胃寒口苦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胃脘痛3~4年,探查术后1个多月。面色憔悴消瘦,舌红无苔,口苦咽干,脉细弦数,上腹板状硬,有5cm×6cm质硬包块。既往好生闷气,经常酗酒。肝郁气滞,湿热壅郁。
胃癌肝郁气滞湿热壅郁脉细弦数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间断性胃脘胀痛1年,加重1月,伴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嘈杂、口苦、少寐多梦、便溏、小便黄、左侧头痛。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胃脘痛。病因病机涉及情志不畅及饮食不节。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为体、窦中度浅表性胃炎。四诊显示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
胃脘痛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反复上腹部胀满3年,加重7天,满而不痛,食欲欠佳,饭后加重,嗳气吞酸,神疲困倦,大便质稀软。中医诊断为痞满,证型为饮食积滞兼脾虚。舌淡红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滑细。病机为饮食积滞,气机阻滞,脾胃虚弱,运化失常。
痞满饮食积滞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呕吐食物反复发作三年,加重一月。胃脘嘈杂,食后饱胀,时有疼痛,食后即呕,噫气泛酸,身体消瘦,神情疲惫,面色痿黄。两胁及背部胀痛,大便颗粒状。舌边尖红,薄白苔。脉濡细无力。诊断为幽门梗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气上逆中气虚饮停胃肠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男,42岁,胃脘痞满、胀闷不适、寐差、头晕、疲乏、纳呆、口黏、恶心、泛酸、灼热感、心情抑郁、胸胁窜通、多汗、耳鸣,病程1年,体重下降15千克。胃痞,肝郁气滞,湿热互结,壅滞胃府,胃失和降。面色萎黄,舌苔黄腻,脉弦滑。主诉症状包括胃脘痞满、纳呆、口黏、恶心、泛酸、灼热感、失眠、头晕、疲乏、胸胁窜通、多汗、耳鸣。病史包括1年前因心情不畅、饮酒过度起病,体重明显下降。
胃痞肝郁气滞湿热互结脾虚肝旺
查看详情 →
男,29岁,上腹部不适,进食后呕吐,胃脘灼痛胀满,嗳气频作,大便秘结,舌体齿印,苔白黄相兼而腻,脉细滑,肝胆失疏、胃失和降,肝胃不和,土虚木克,气机郁滞,升降失调。
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胃失和降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胃脘疼痛3月余,下午发作或加重,喜温喜按。双脉沉细数,舌澹白苔有齿痕。中医诊断胃痛,辨证中焦虚寒。
胃痛中焦虚寒喜温喜按苔白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主诉幽门梗阻,得食则吐,口干口苦,腹胀满,大便三日未解。脉弦,苔腻黄。诊断胃热肠结。
幽门梗阻胃热肠结口干口苦食入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上腹饱胀疼痛,呕吐加重,朝食暮吐,吐酸腐食物或清水痰涎,时夹苦水,水食不能入,入则即吐,面色萎黄少华,唇澹,上腹部有振水声。舌红,苔薄白滑腻,脉沉细。体征示慢性病容,形体消瘦,贫血貌,剑突下压痛明显,左上腹部可闻及气过水声。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梗阻。辨证为中虚饮停。
幽门梗阻中虚饮停胃脘饱胀呕吐清水
查看详情 →
男性,54岁,主诉食管癌复诊。现症见胸部闷塞,口稍干,二便尚可。舌苔薄腻,舌质紫暗,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胃虚气滞,津气两伤,痰瘀交阻。中医病名包括胃反、胃脘痛、伏梁、噎塞、积聚。病机为本虚标实,脾气虚,气结、痰湿、血瘀等。
食管癌胃虚气滞津气两伤痰瘀交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包括胃纳不香、嗳气泛酸、干咳胸闷、肛门作胀、大便不成形。舌苔澹黄厚腻,舌质偏红,脉搏濡细。中医诊断为胃炎(脾虚夹湿热)。辨证为素体脾虚,湿热内蕴,气机失畅。
胃炎脾虚湿热气机失畅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胃痛、烧心、吐酸水二十余年,因情绪波动及饮食不当诱发,春秋加重,近期因生气发病。现症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物酸腐粘液夹少量食物。体征见吐物酸腐粘痰,大便三日未行,畏食拒饮,声低息微,体质消瘦。舌苔黄而腻,脉沉滑。中医诊断反胃,痰热型。
胃痛烧心吐酸水反胃
查看详情 →
女,56岁,烧心、反酸1个月,咽中如有物梗阻,餐后胃脘饱胀,食欲减退,两胁胀满,时恶心、呕吐,嗳气频作,失眠,大便不成形。情绪易怒,烦躁。舌苔白腻,脉弦滑。证属胆胃不和,胃气上逆。
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胆胃不和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胃脘部隐痛14年,加重1年,伴嘈杂、烧灼感、呕吐、口干、纳呆、大便稀溏。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略滑。中医诊断胃脘痛。病机属胃阴不足,气滞湿阻。四诊信息提示舌红苔黄,脉弦滑,胃脘部压痛,大便稀溏,纳呆。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痛肝胃郁热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感染10年,上腹隐痛,空腹为甚,近10余天加重,食后作胀,嗳气频频,倦怠乏力,胃纳不馨。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小弦。中医诊断中虚气滞,胃气不和。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气不和中虚气滞
查看详情 →